以前古人都是要熟读诗书五经,然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概从诗中表达出来的,不如你可以从模仿自己比较看起来好的诗歌学起。慢慢模仿古人做诗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意思是什么?心里从诗中去理解它。作诗出口成章,那么有内涵,当然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的,要有相应的知识去支撑它,才能有可能出口成章,有内涵。嗯,只是个人意见。祝楼主能出口成章,有内涵。加油!
古代没有拼音,但这并不影响诗人写诗的。
古代人们写诗也并非“出口成章”,那时也有一种用来查找音韵的字典,古称“韵书”,古代的韵书按照声、韵、调的关系将汉字组织起来,但重点还是用来划分汉字的韵部。在古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音韵的认识不断提高,曾出现过很多韵书,其中比较正统和官修的韵书中,《广韵》、《中原音韵》和《韵略易通》很有代表性,这三种韵书对音韵的划分有所不同。
比如《广韵》是先按汉字的声调分类,再在每一个声调下划分韵部,然后再在每一个韵部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中原音韵》则是先分韵部,每一个韵部内再按声调分开,然后再在每一个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韵略易通》也是先分韵部,但每一个韵部内是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声调分开排列。
其实不论怎样排列,都是以汉字的声、韵、调为基础的,这些韵书对汉字的韵律已经有了非常细致和充分的归纳。但是,当达到这样的认知,已经是宋代了。那么,在这些韵书定型之前,人们写诗又是以什么方式划分韵律呢?
这就要说道“反切”和“四声”了,这是韵书得以出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直白一点,反切就是古代对汉字的注音,它是用两个字急读的方法拼出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比如“巨支”急读为“祗”,其中“巨”是切上字,“支”是切下字,“祗”就是被切字,换句话说就是用切上字的声和切下字的韵、调来拼成被切字的读音。
“四声”的产与古代文人对汉字音韵的追求不无关系,当时写诗讲究音律的诗人中就有人专门写过这方面的著作,《高氏小史》和《闻见记》中都有记载,分别有人创作了《四声切韵》和《四声谱》来注释汉字的四声。
这些听起来似乎很复杂。要说古代没有拼音,是不完全正确的。“反切法”能切地出汉字的读音,除了反切法之外,还有正切法、读若法,类似现代 的汉语拼音古代对汉字读音的方法。韵书,是相当于查读音了。
古代诗人举行诗会,接诗都是出口成章,并在参加之前已经做好准备了,而是长期的文化积累让他们可以出口成章。
古代诗人们从小在学堂学的就是“天对地,雨对风,南北对西东;千对万,绿对红,下降对高升”这些对子,还有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文学类作品,如果你从小学学的是古文,按古代的思维方式思考,你一定也可以出口成章。
而且古人与我们现代的知识构成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知识相信古人可以学会,但不一定能适应得和我们一样,这个就像母语与外语,一般情况下,母语总是会比外语更好。可以说古代诗人出口成章是时代的产物,在这方面你加以学习的话,也可以做诗来。但要做出一首好诗还是需要天赋与后天的努力。毕竟古代那么多人,但成为著名诗人的还是少数。
在东晋时有一场著名的“诗词大会”,是永和九年上巳节举行的,地点在山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举行,这次诗词大会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叫“兰亭之会”。参加这场诗会的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谢安等人。会上每个人都要吟诗作赋,最后由王羲之为诗集书写序文《兰亭集序》,这篇序文还被收录在了高中课文里。
还有北宋时著名的一场“诗词大会”,被称为“西园雅集”,举行时间在宋神宗元丰初年。参加的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等人,他们作诗填词,谈经论道。宋代的这次“西园之会”与东晋的“兰亭之会”一道,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两段佳话。
- 上一篇:为什么古代上战场要擂鼓,收兵时鸣金?
- 下一篇:中考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