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羽独自守卫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定的计策是“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是由于关羽没有落实好既定的方针,导致走麦城。东吴本来就对荆州贼心不死,日夜觊觎。随后,张飞、刘备两兄弟,也先后因为对东吴用兵而去世。
自此,东吴跟蜀,基本上就是结下了生死之仇。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敢提出联合东吴,抗击魏国。联合东吴,就是联合刘备的死敌。诸葛亮也不敢提。在古代,说错一句话,可能全家就要被问斩了。尤其是,当时蜀国,应该实行的是“军管”,气氛是很紧张的。
就算是联合了东吴,孙刘两家再次成立董事会,谁出任董事长,谁出任董事,谁任总经理,谁一边呆着去?诸葛亮非常聪明,但是也会有私心的。火烧赤壁,基本上就是东吴的杰作,刘备起到的作用,并不很明显。诸葛亮被托孤后,就是总经理,刘禅虽然是董事长,但是,基本上不过问世事。诸葛亮事必躬亲,过得很辛苦,但过的也很高兴。如果,孙刘两家再次联合,诸葛亮可能会干个军师的差事,其他的休想了。
吴国也是不思进取,他们就是守卫好他们既有的土地,就够了。吴国世家很厉害。孙策的死就是因为触动了世家的利益,导致被刺身亡。孙权到死,也没摆平这些世家。这些世家,强敌来了,可以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御。强敌一去,立即一盘散沙,为各自的利益而战。他们也不会和蜀国联合,一起图谋魏国。吴国的世家,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土地、财富。
最后,最重要的是,魏国比蜀国、吴国加起来,都要大。从人口上,从地域面积上,从物产上,从人才储备上,都远远超过蜀和吴。拿什么跟魏国打?不能总是出奇制胜吧?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为了在军管中,以动态的方式,维持军管。不军管,蜀地本土官员就要尥蹶子,还有不服的后来才跟刘备的荆州派系。最早跟随刘备的那些人,干不过蜀地派系和荆州派系。只有军管,才能让这两帮人老实。不服就干掉,因为军管。
军管不应该是常态,但是,总出兵,就演变成常态。
诸葛亮是非常聪慧,博学的人,也是自认为汉臣的人,但是,他并不愿意辅佐刘备。他也不想辅佐曹操和孙权,就想着躬耕南阳一辈子,闲云野鹤了。刘备三顾茅庐,让他无话说,古人很在意名节,刘备总是去请他,他不去刘备那里任职,从道理上说不过去。还有就是诸葛亮的老师怂恿他,让他去。还有一批荆州本地的人,看不上刘表,愿意跟刘备的,也在窜都诸葛亮。诸葛亮没办法了。更有单福(徐庶)先行尝试了。
东汉末年,诸侯并起,战事纷乱,几经沉浮,渐渐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一时多少英雄豪杰!而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吴、蜀、魏凋零,三国归晋呢?答案可能有许多,本文考证了相关史料,从三国军事实力、武器装备、统一天下的人选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三国归晋的历史必然。
一、三国军事实力分析
三国时期,魏强,蜀弱,吴半强半弱。所以,蜀吴一直是处于一种联盟状态。换句话说,蜀吴只有连起手来,才有战胜魏的一点希望。
在蜀灭递给邓艾的文簿中,蜀国的领土只有益州一州,蜀户只有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将士十万两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两千斤。
在这里不难看出,蜀国当兵率是九分之一,由于蜀国本来人口少之又少,常备士兵一般只有十万左右,最多时十五万左右。蜀国的领土只有益州一州,在汉中留守两万,永安留守两万,成都守三四万,那可供调遣的部队只有两三万,最多不过五六万。显然光靠这点兵力是无法实现北伐胜利的。在蜀国前期,诸葛亮主政,蜀国还比较富裕,有充足的财政供给一支强大的部队。所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还略有起色,但由于氓山小道粮草运输十分困难,战争时间一长,粮草就供应不上了,只得退兵,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大的进展。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好不容易凑足了一只十万人的大军,准备和司马懿一决雌雄。但司马懿严格实行坚守不出的政策,不管诸葛亮百般辱骂,司马懿始终坚守不出。最后只得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的失败是必然的。首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策中说:“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军将荆襄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但到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荆州已归东吴。两路夹击根本不可能,但诸葛亮仍然坚持孤军北伐。由于东吴的军事行动和蜀的行动不是十分吻合,该牵制兵力的时候东吴没有起到作用,导致诸葛亮孤军奋战。尽管诸葛亮谋略过人,但曹魏方面一直实行坚守不出的政策,诸葛亮就没有办法了。另外,诸葛亮不会用人,像魏延这种智勇双全的大将诸葛亮却疑其心不诚,恐后造反而不予重任。还有,诸葛亮的打法过于谨慎,只求步步前进,不能出奇兵偷袭。如魏延提出的取路褒中,循秦岭以东,从子午谷偷袭长安的正确计划,诸葛亮却以太过冒险而一口回绝。此后诸葛亮一直采取稳打稳进的战略,和曹魏以逸待劳的精锐大军交锋,是十分吃亏的。因此诸葛亮尽管多次北伐,但没什么进展。尽管这样,诸葛亮北伐还是有收获的,至少他以攻为守,暂时保住了蜀国政权。尽管剑阁很险,但单凭这点防御是不足以守卫蜀汉政权的。所以诸葛亮屡次北伐,其实是有保卫政权的意思的。诸葛亮死后,蒋琬,董允,费袆等佐政,只求安于现状,因此蜀国没有进行大的战争,只是姜维率一万兵北伐无功而返,蒋腕、董允、费袆死后,蜀国就没有什么能臣了。姜维是一个武将,七次北伐,导致蜀国不堪重负,青壮年都参军了,税收也越来越少。到了邓艾、钟会伐蜀的时候,曾经鼎盛一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
吴国有四个州:交州,广州,荆州和扬州。其中荆州的襄阳郡,上庸郡,扬州的寿春郡,九江郡和庐江郡的一半还在魏国的掌握中。东吴共有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两千,将士二十三万。男女二百三十万,粮食二百八十万解,船五千余艘。
在地图上看,东吴的领土似乎和魏国差不多。但由于南方人口稀薄,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导致东吴的交州和广州十分荒凉,只有东吴的扬州和荆州经过孙权的精心管理,政绩很好,发展迅速。因此,尽管东吴的土地和魏差不多,但无论人口、部队数量还是财政收入都远远比不上中原。所以,东吴要想问鼎中原,必须守住江东这块地。于是东吴凭借三面临水的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业,凭借着长江天险,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阵地。由江夏起,沿着长江,直到建业,曹丕屡次南征东吴,始终没有跨过大江。在荆州,孙权派陆逊领五万大军镇守,魏国始终没有攻下荆州一寸土地。有了坚实的防御,孙权就准备进攻魏国,前面有两条路线,一是进攻襄阳,二是打合肥或新城。曹魏也知道这一点,派司马懿镇守襄阳,诸葛诞镇守扬州,孙权曾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只是用周鲂的反间计在石亭大破过曹休的十万大军,可也没有获得一点土地。打中原不行,孙权就设想派大军从海上直到襄平,和公孙渊一起进攻曹魏,再从南方出兵,两面夹击。但是公孙渊出尔反尔,把孙权的使者杀了,计划失败。其实如果公孙渊守信用,南北夹击的风险虽然大,但是真的从襄平进军的话,曹魏必败。因为这时曹魏的东北守军将弱兵少,打下应该不成问题。孙权死后,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死伤惨重后退兵。后东吴内室干戈,东吴衰落。
在三国当中,曹魏的实力是最强的,光户口都有四百多万户,人口一千多万。将士众多。拥有统一中国的兵力和将领。诸葛亮北伐时期,曹魏一直采取守势,先派夏候牦镇守长安,又命曹真、张合等守祁山陈仓,坚守不出。后调司马懿镇守,诸葛亮一直没有打下魏城。对于东吴,曹魏修了很长的防御体系,西起襄阳,司马懿镇守;连着寿春,文钦镇守;东到合肥、扬州,诸葛诞、曹休镇守,让东吴不敢轻易来犯。其时曹魏这样是非常有远见的。首先,蜀国和东吴的众多大将还在,如陆逊等大将,军民和睦,曹魏贸然进攻,只会受到同仇敌忾的军民的顽强抵抗,不仅城打不下来,损失一定会非常惨重。别以为曹魏这时很悠闲,其实是在养精蓄锐。蜀国是一个靠战争才建立起来的国家,人才基本上都是刘备带来的,当这些人都去世了之后,就必需依靠本地益州出产。益州只有几十万人口,出产一个人才十分困难。到了蜀国末期,已经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迫境地。可见后期的蜀将一定没有什么才干。东吴也是一样,人口少,相对出产的人才也少,只有陆抗还算一个人才。但曹魏就不一样了,地大物博,相对地,后期出产的人才也很多,如钟会、王浚、羊祜、杜预等大将。事实证明,曹魏采取的政策是明智的。相反,像蜀国两位大帅诸葛亮、姜维那样无止境的北伐,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尽管这样,历史还是给吴留下了许多灭掉魏国的机会。
第一,当曹操率大军平定汉中时,孙权应当不失时机地大举北进。然而,孙权在逍遥津被张辽打败后就立刻龟缩江东,再也没有回头。
第二,当孔明五次北伐和司马懿鏖战于五丈原时,孙权在东方却没有作为。他们只采取了骚扰边境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率大军北进。
此后,还有司马懿北上打公孙渊和曹魏灭蜀两次历史机遇,可东吴怎么也不愿出兵。
有人说:“孙权有谋略却没有野心只愿作守江东,保住基业。”这样说是值得探讨的。孙权的理想本是按照鲁肃的东吴版隆中对严格执行的。但是东吴没有料到曹操统一北方如此之快。当曹操准备南征时,东吴也只仅仅完成了计划的一小步,灭了黄祖,夺取了江夏,而且没有占领,还是退回了江东。等曹操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时,天下形势已经大变,逐步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鲁肃计划中的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的梦想也因刘备的一句去山中当野人的话而失败。尽管这样,孙权仍不甘心,屡次攻打合肥,和曹操呈胶着状态,不久刘备就自取了益州。这可激怒了东吴,东吴不顾联盟破灭的危险而让吕蒙袭取了荆州,这难道不代表孙权的雄才大略吗?而且当吴蜀魏三足鼎立时,孙权竟出险招出兵襄平。尽管没有成功,但说明了孙权的政治抱负。对于上面讲到的出兵北上的机会,还有待争议,并且东吴主要的兵力是水军,步兵很弱,骑兵由于没有好的战马,比步兵更弱。如果北上和曹操精锐的骑兵交锋,是十分吃亏的。所以东吴久而久之就练成了一套战术,就是“上岸击贼,洗足入船”。这种战术只适合于对曹魏边境城市进行骚扰,最多抢点财务,掳掠点百姓,吓吓曹操的守将。东吴对曹操最大的军事行动是诸葛恪对新城发动的。诸葛恪倾国之兵二十万(这时东吴总兵力不过三十万),和新城守将张特打了一百多天的僵持战。损失十分严重,再加上瘟疫流行,二十万大军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饿死的饿死,死了十分之七,只好撤退。这样东吴兵就损失了十几万。从此东吴开始同室操戈,东吴从此衰落。
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任何机遇给东吴吗?答案是否定的,早期的东吴实力非常强,拥有周瑜等名将。孙策准备进攻许都,正在筹办军粮时,被许贡门客暗杀。孙策是一代明帅,拥有超凡的军事眼光。由于当时曹操正和袁绍等战,许都空虚,孙策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很遗憾,历史不能让这两位明帅(曹操、孙策)一决雌雄,也没能让周瑜和郭嘉及二荀斗智。等孙策一死,孙权即位后,需要大量时间稳定内部,和曹操一决雌雄的梦想破灭了。
二、影响战斗实力的武器
战争中,另外一个影响各国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武器。
众所周知,三国最著名的武器莫过于诸葛连弩和楼船。
诸葛连弩是由蜀相诸葛亮设计发明的精巧武器。以铁为矢,矢长八寸,可连发十矢,自动装填,堪称是古代的机关枪,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攻击武器。
诸葛连弩作为蜀国的先进武器,后被姜维所用。多用于守城,攻击力超强。一千人的连弩队守城可以阻挡几万人的攻击。
楼船是晋将王浚发明的高级战船。船长三层,可以大大提高攻击力和侦查力。三国后期,东吴孙皓当政,残暴不仁,导致东吴水军久不操练,战斗力十分薄弱。尽管这样,王浚的水军还远远不能战胜东吴的水军。王浚就发明了楼船,然后让自己的士兵在楼船上训练。王浚就用这只水军灭了东吴。
三、统一天下的人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除了武器和军事实力,谁最有机会一统天下呢?
刘备是一个有很大政治野心的人。早年的他既无兵又无地,先投靠公孙瓒,又投靠陶谦,然后被吕布打败后又投靠曹操,然后又借讨袁术之名脱身杀了曹操安排的徐州太守车胄又自立,被曹操打败后又投靠了袁绍,然后悄悄借和刘表联盟之名开溜到汝南,自立。又被曹操打败后投靠了刘表。东汉末年诸侯纷争的这十多年中,刘备更像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当了新野太守后,刘备三请诸葛亮和周瑜在赤壁大破曹军之后才夺了荆州,这才成了气候。
那袁绍呢?袁绍四世三公,在士人中有很大的威望。手下号称谋士如云,武将如雨。他是关东军的头领,虎踞北方,仰望中原,拥有冀幽并青四州,带甲将士十几万,手下有颜良、文丑、张合等大将,又有田丰、沮授等智囊。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优柔寡断,不果敢,导致他在官渡之战中失败,再加上他手下的谋士们勾心斗角,窝里斗。因此,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占很大优势但拒绝许攸偷袭许都的正确的建议,错用人,被曹操偷袭了乌巢,退回北方后又废长立幼,导致他死后袁氏内部自相残杀。不久袁氏灭亡。
公孙瓒雄踞北平,和黑山贼张燕交厚,兵力充足,但他不会用人,刚勇有谋的赵云却疑而不用。而且还对百姓实行暴政,搞的人民怨声载道。不久被袁绍灭。
马腾、杨秋等固守西凉,和羌族人交厚,士兵勇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但是这个政权是由各个军阀组成的,有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韩遂和杨秋,共十支部队。有十支部队就有十颗心,最终导致后院起火。
张鲁本是五米道教的教长,固守关中,地势险要,不容攻破。但此人胸无大志,不能成就大业。手下又有杨松等小人。最后被曹操所灭。
还有一个重要势力是袁术。他屯兵淮南,手下也有纪灵等能战之将。本来他也有大志,也有成就大业的实力。但他得了个传国玉玺后就头脑发热,错误地早早背叛大汉正统,在淮南称帝,让天下所有诸侯都把他当做敌人,连老部下孙策也写信断交。不久他就在各诸侯的夹击中死了。
刘繇、刘岱无谋也无帅气,只是凭借汉室宗室混个一官半职。各被孙策和曹操杀败。
严佰虎、王朗、乔瑁、张邈,张扬,孔秀等是乱世中的小诸侯,兵力少,能将少,早早的就被孙策,吕布和曹操消灭了。
韩腹屯兵冀州,兵多粮足,手下能征善战之将多,运筹帷幄的谋臣也多,但他不顾手下人的劝阻,引狼入室,把袁绍引入冀州,中了他的反客为主之计,导致他丢了冀州不说,投了张邈后还被逼自杀。
孔融只注重思想教育和商业发展,军事实力十分薄弱。两下就被消灭了。
徐州的陶谦尽管是个狼子野心的枭雄。但年龄太大,又招惹了曹操,导致曹操率大军打徐州,不久陶谦就匆匆把徐州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刘备。
襄平的公孙度、公孙康等没野心没实力。只求当独立管政。
吕布本是一个武夫,不会用智谋,,内部有有陈登父子等内奸,只有一个谋士陈宫又不好好用,最终导致白门楼殉命。
经过分析之后,只剩下孙坚和曹操没有被评判了。这两股势力非同小可,孙坚曾是长沙太守,刚勇有谋,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的功,在讨董卓时在其他诸侯都没有出击的情况下,孙坚毅然亲率长沙精锐士兵攻下汜水关,杀了董卓的大将华雄,吓得董卓魂飞魄散,劫持了献帝逃往长安。一时威镇中原,实力绝不在曹操之下。后孙坚在渡江击刘表时,被乱箭射死。
因此,得出结论,孙坚和曹操在实力上不分上下。可惜孙坚英年早逝,让历史垂青于曹操。
当这些都已经分析完后,得出结论,只有曹操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可是大家还是有一个疑问,曹操也是小将出身。他怎么能让那么多的猛将谋臣归附他的门下呢?
据史书记载,曹操讨董举兵时,靠陈留巨富卫弘的资助,组成了一只部队。起初曹操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有阳平卫国人乐进,山阳巨鹿人李典来投曹操,曹操宗室的夏候敦和夏候渊以及曹仁、曹洪也来投曹操。曹操讨董卓,不顾自己兵微将寡,率六千兵士单独追击董卓,大败。独自去扬州招兵去了。后来曹操在兖州,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有荀彧、荀攸叔侄来投,有东郡程昱、郭嘉,淮南刘晔,山阳满宠,武城吕虔,陈留毛玠和泰山于禁来投,又收得典韦和许诸两位猛将,这些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和运筹帷幄的谋士。由于曹操有极高的魅力,以至来投的人都十分忠诚,同袁绍手下窝里斗的谋臣们不同的是,曹操手下的谋士彼此都十分和睦。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曹操打下了最初的地盘。后来曹操不失时机地率军进京勤王,奉天子以讨不臣,为以后的争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曹操伐杨奉,讨吕布,征张绣,打袁术,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带。又收得大将徐晃、张辽,谋士贾诩。曹操和袁绍官渡大战后灭了袁绍,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时的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只有袁术部将等一点残余势力还在征讨之中。
此时,曹操已经有带甲兵士二三十万。天下孙权、马腾、张鲁、公孙度、刘表、刘备、刘璋和吴巨等都不能与之抗衡。曹操在降服了荆州后,将士增加了十万,实力又增强了不少。尽管在赤壁受到了很大损失,但元气未损。此后,曹操又相继灭了马腾,平了张鲁。孙权灭了吴巨,和刘备共同夺了曹操的荆州,又从刘备的手里夺了荆州。然后和曹操在合肥一带屡战,未分胜负。刘备西夺益州,夺了曹操的关中,但失了荆州。曹丕篡了汉献帝的皇位。从此,三国鼎立,三方互有征讨,后蜀被魏灭,魏被晋篡位,吴被晋灭。
综上所述,三国争雄,天下归晋,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偶然,无数的偶然就成了必然。正如那滔滔江水一样,历史的长河不知淘尽了多少三国英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鼎立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只能在那残缺的史书中去品味那一段段被遗忘的历史。
拜托LZ精简下。。。^_^
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表
国别户数(万)人口数(万)
蜀2894
吴52.3230
魏103443.28
合计183.3767。28
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表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
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28万人;三从两点变化得知蜀国每户大约有3。
4口人,;吴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魏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四通过比较三国人
口统计,得知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吴国其次,蜀国最少。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得知魏
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当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魏国也是最具
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事实上三国时期各国的常备兵维持一般都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是一个基本
的规律,只有蜀国例外,却也相差无几,蜀灭时只有二十三万户,九十四万人,只有兵十
万多一点。吴灭时约四十余万户,二百三十万人,有兵二十余万。
蜀汉在三国后期军事上比较活跃,但蜀汉发展至后期,人口不足百万。也就是说要用10
万兵的话,则10个人中要有一个当兵,老幼妇女去掉,只选青壮年,比例要达多少?还要
不要发展生产?历史上(正史)的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此时孙吴有兵23万(
230万人口)。曹魏有兵50万(443万人口)。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正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
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蜀国人口不过百万,能拖
起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魏国的西线防御
兵力在20万左右。(曹真一路近10万,司马懿和张颌领另外10万。活动兵力在15万左右。)
我只能按正史回答你,你第一点说的很对。三国时期蜀汉和吴国地方不算小但多是蛮荒未开发的地方,人口稀少。人口稀少则兵源税负都少,以上数据表明蜀汉和吴国的综合国力和魏国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不是吴国不愿出兵或不明白,从历史上看还是无力出兵或出兵无用。不要看三国演义上多是以少胜多的战例,看看军事史就明白古代战争由其是国家战争兵力钱粮是根本因素,只能说魏国完全有能力两线防守。
诸葛亮很早就明白这点(隆中对)所以要把荆州拉进来增加国力,失去荆州后他自己也知道没什么希望了,诸葛亮文集中有很多和诸葛瑾的通信,直到他病死,几乎北伐的每一步诸葛亮都告知了东吴,从诸葛瑾的回信看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东吴多次派兵协助,但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演义并不是正史没有详细记录。
吴国实力强于蜀汉是正确的,但与魏国比还有很大差距(参看资料),三国经历多年,老百姓已不愿打仗且魏国的政治还是很好的,老百姓有饭吃(参看曹操的政治改革)都愿服从曹魏政权的管理这也是两国伐魏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诸葛亮隆中对说的是待“天下有变”说明他也知道如果魏国不内乱政治一直清明,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即便武力出兵也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诸葛亮北伐期间吴国是多次出兵的,但规模都不大,诸葛亮规模也不大,根源还是国力问题。但还有一个史料就是吴国在孙权中后期政治开始混乱,因为皇子众多争斗不休导致派系林立内政堪忧和蜀汉诸葛亮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完全不同。在如此内忧的情况下吴国还是多次派兵伐魏以呼应诸葛亮说明吴国大抵领导阶层还是头脑清楚的,无奈实在是兵少将寡,加上内部问题都自顾不暇哪能专心打仗?应此不是吴国不想实是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