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中国戏剧怎么产生的

中国戏剧怎么产生的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8-15 18:10:05
阅读: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1、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 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 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140多年的历史。
京剧的产生要从徽剧说起。1790年清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时,征集全国各地著名的戏曲班子赴京做庆贺演出。之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继续留京献艺,他们的精彩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与徽剧出于同源,因而时常合班演出,汉剧是西皮调的唱腔、徽剧以二黄调为主,这两种腔调同台演出取长补短,并且不断吸取当时流进北京宫廷和民间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戏曲的精华部分,同时又根据北京观众的要求和北京的语言特点,创造出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戏剧语言——韵白。这样京剧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最初称为“皮黄”又称“京调”。1840年前后,京剧便成为了继昆曲之后在全国风行的主要剧种。到了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京剧便盛行全国。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表演时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节奏感。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樊果 一、何为戏剧和戏曲? “戏曲”一词,首见于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明人称 戏剧常用“北曲”南曲“传奇”“乐府”至王国维直承陶宗仪之说,用“戏曲”一词来泛指中国传统戏剧。 王国维先生于《戏曲考源》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对于这个概念:任中敏先生在《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中认为:王国维模糊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单呼戏曲所取太狭,所失太多,以戏曲概括戏居,难免陷入但要唱不要白之嫌。周华斌在《中国戏剧的起源及“戏剧发生学”》中认为:“传统戏剧形态,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除了作为“戏曲”的主体以外,还呈现包括原始性戏剧)宗教仪式戏剧,节令民俗戏剧(如傩戏、庙戏、社火戏剧)在内的多种形态。刘桢在《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中认为:“如果拘泥于戏曲研究理论,所失更多。事实上也是,中国戏曲特征不断被强化而同时我们的研究视界则呈萎化之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又下定义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戏剧概念同戏剧形态直接相连,对于戏剧形态,许多学者尝试过不同的界定,洛地将戏剧划分为:“戏弄”“戏文”“戏曲”三种形态。周华斌将戏剧划分为“戏”“戏剧”“戏曲”三种形态,他说:“戏是意味着拟兽的、持戈的、伴有鼓声秦的议式性舞蹈,这种舞蹈表演泛见于原始狩猎时期的图腾议式。后世亦有于战斗操练、战前示威、战后庆功、以及种种祭祀性议式。其中,除了“力”和“武”的展现外。不乏“扮演”、“表演”因素和两两相斗的“矛盾“冲突,亦即戏剧的萌芽……诸艺杂陈的“百戏”来源于原始拟兽舞蹈的“戏”,又是后世“戏剧”和戏曲“的母体”周华斌生先生所讲的“戏”是洛地先生所讲的“戏弄”的来源。《戏、戏剧、戏曲》,见《艺术学教育与科研》1999年第2期。叶长海则按时间顺序将从古到今的戏剧划分为原始戏剧、上古戏剧、古典戏剧、近代戏剧、现代戏剧五个阶段,他认为:“要探素戏剧的起源就要主要研究第1阶段,兼及第2阶段,如果要探索戏剧的成熟就要求主要研究第2阶段,兼及第3阶段。”从以上三种分类来看,戏剧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概念。从发生到成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艺术形式上也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比如说汉代以后,曾产生过角羝戏、歌舞戏、参军戏、滑稽戏以及受到印度梵剧影响的西域戏剧,宋代以后,曾产生过杂剧、目连戏、傩戏、南戏、明代产生传奇,清代产生京剧等大批地方戏,清末产生文明戏,20年代有了话剧、歌剧,建国后产生不少秧歌剧、花灯剧、采茶剧以及曲剧、影调戏等等。王廷信老师认为《在中国戏剧之发生》中认为戏剧是以“扮演”为形式本体的艺术。“扮演”之中“潜藏着”戏剧四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和剧本。扮演中的演员:扮演指的是一种“戏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演员”来进行的。所以,“扮演”实际指的是“演员”的“装扮表演”人进入“扮演”行为之时,恰就是他成为“演员”之时,所以,进行“扮演”的人当然就是“演员”了。 扮演中的观众:扮演行为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自演自赏,二是为他人观赏而扮演。前者可说扮演者身兼演员与观众二职,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后者将演员与观众分开,演者自演、观者自观。故云扮演中潜藏着观众。扮演中的“剧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剧场是一种专门用于戏剧表演的“观演”场所,当戏剧走向成熟之后,才有专门性的演剧场所—剧场的出现。但在此之前,许多场所都有扮演行为出现(如宗教祭祀场所、广场空地的撂地作场等)这些场所都是正式剧场的前身。正是因为扮演行为而赋予了一个场所的“剧场”意义。扮演中的“剧本”:剧本是剧作者用来进行戏剧创作的文学体裁,剧本的出现也是戏剧成熟之后的事情。但在剧本出现之前,戏剧扮演忆经开始萌生,甚至有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这时,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剧本,但剧本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之一—故事情节已蕴涵其中了,因为扮演是一种“叙事”行为,它自身就是对某事情的叙述,当一个演员扮演成外在于自己的对像时,他就转化为这个对像,他所叙述的事也是在这个对像身上发生的事,所以扮演行为的出现,意味着故事情的萌生。 因此,戏剧的四要素是建立在“扮演”基础上的,扮演是戏剧之“根”,四要素乃戏剧之“枝叶”。 二、对戏剧发生形成的概念理解。 戏剧是一种由诗歌、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成分长期交融聚合、不断积淀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式。其兴起因素不应当是单一和孤立的。麻国钧《中国戏剧的发生》:如果我们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戏剧,戏剧,是由若干个了系统构成的一系统的整体,各个子系统如演员、行当、观众、剧 场、化妆、服饰、唱曲、道白、音乐等处于彼此关联、互相交错、不可分割同时又是不断运动的构成状态中在讨论戏剧起源的有关问题时,必须时刻关注着这种整体的构成状态,不能顾此失彼。 任何子系统——单一的构成因素的起源都不能替代系统——整个戏剧的起源。戏剧也决不会从某一个子系统——单一的因系中发生,只能是在其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收其它因素而形成。它的综合性特征是从娘胎中带来的,是一种先天的属性。 对于戏剧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统计如下: 一、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两种: (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 (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有贵族,恐怕就是年轻武士了,用乐舞去教年轻武士,不是锻炼他们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原始人狩猎动作的模仿。 既然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这也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表演了。 原始的舞蹈总是和歌相伴的,他们决不是闷声不响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欢呼歌唱。《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阕。”略可想见当时的情形。 在原始社会,歌舞不止狩猎舞一种,还有战争舞,它的性质和狩猎舞是差不多的,到了进入农耕时代,又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农事的祭典,如“蜡”如“雩”。蜡是在年终时,为了酬谢与农事有关的八位神灵而举行的。在这一天,公社的成员是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唱歌跳舞的。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春秋时代。《孔子家语。观乡》说:“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劳动农民一年辛苦后的欢乐。 相传“蜡”是伊耆氏所首创,一说伊耆氏就是神农氏足见这是与农业发达时期密切相连的风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记》的记载虽然是奴隶社会的事,但显然是原始时代的遗留下来的风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许多节日也举 行舞蹈。例如男女相爱,也有一个节日,大家会合在一起来唱歌跳舞。这个节日在汉民族就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日子,所跳的舞据说就叫做“万舞”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所谓“跳月”“摇马郎”“歌墟”等可能就是这种节日遗留下来的形态。 原始歌舞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全民性。到了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在艺术上的情况也就起了变化,这时祭祀仪式已经不复是全民性的节日歌舞,它成了只是奴隶主贵族所专有的了,第一个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的禹,当他治水成功,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后,立刻“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见《吕氏春秋。古乐》这里的乐舞已经开始失去全民的意义,而成为夸耀个人功绩的手段了,禹的儿子启也学习他这一手,用歌舞来夸耀,并装点自己的威严。据传说他三次上天,从天上偷来了《九招》(即《九韶》)歌舞,在“大穆之野”举行表演。从此以后,奴隶主贵族们便把本是属于全民的歌舞拿来歌颂自己的功德,《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而《大武》之舞却又是歌颂周武王和周公灭商及平定奴隶叛乱的武功的,这是所谓“武舞”它是手执盾牌和武器而舞蹈的,还有歌颂周朝统治者治国如何有秩序、如何天下太平的《韶舞》,这就是称为“文舞”。 现从《史记。乐书》中引一段关于《大武》之舞的记载如下: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子曰:“……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狭。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 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候之志也。” 从这段对于《大武》之舞的解释来看,他包涵着一段故事的内容,舞虽不足以表现它的内容,但演故事的倾向却也存在了。 (3)西域歌舞说,陈村、霍旭初《论西域歌舞戏》中指出:汉唐间,随东西方交通之开拓、经济文化交流之频繁,西域文化艺术的一支——歌舞戏,逐步传入中原,成为我国戏剧的重要源流之一。无论汉代的百戏,唐代的乐舞,西域成分都占相当比重,尤其在唐代,戏剧的因素渗入乐舞之中,西域歌舞戏与中原传统戏剧的融合,不仅出现了唐代兴盛的歌舞戏品种,并对后世的戏剧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任半塘先生指出:唐代歌舞戏“纵面承接汉晋南北朝之渊源,横面彩纳西域歌舞戏之情调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许地山先生就阐述了六朝时候西域诸如龟兹,康国等及伊斯兰或印度乐舞的东来,有“杂戏”也进入中土 的见解。 关于唐代歌舞戏,《旧唐书。音乐志》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垒子等戏。任半塘先生认为凡唐人“俳优歌舞杂奏”皆为歌舞戏。他在《唐戏弄》第二章《歌舞戏总》中还指出:“一旦内容有故,或技艺涉说白,虽记载简略,表现模糊。亦非认为歌舞戏不可。”属西域歌舞戏者,《旧唐书》中仅举“拨、 头”一戏,曰“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任半塘考歌舞戏,涉受西域影响的戏剧很多,明确指出为西域歌舞戏“剧录”者有“西凉伎”、“苏莫遮”、“舍利弗”等,属“戏体”者有“钵头”、“弄婆罗门”等。“苏莫遮”是西域歌舞戏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对苏莫遮的记载,以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四十一为详细: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以泥水沾沥行人,或持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苏莫遮,又称泼寒胡戏,从文献上看,苏莫遮在中原,大都是供统治者娱乐的,自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到唐玄宗开元元看130多年,常列为宫廷内玩赏的节目,这自然要经过无数次的改造,并随政治风云而变易。最清楚的例子是唐中宗时中书令张说为投中宗喜欢“泼寒胡戏”所好,作“苏莫遮”歌辞五首,每首辞后附和声“亿万岁。”同一张说, 到了玄宗开元元年却又上疏曰:“泼寒胡戏未闻典故,裸体跣足,盛德何观,挥水捉泥,失容斯甚。”求禁此戏,玄宗本爱各族乐舞,因政治需要乃崇信道教,至天宝年间,推行“改佛为道”“改胡为汉”的政策,泼寒胡戏便遭禁止,但苏莫遮的曲牌被保留下来,唐代宫廷的泼寒胡戏,突出了“献忠祝寿,永庆万年”“夷邦归顺”的政治说教和玩耍气氛,把民俗内容,西域生活内涵完全抹掉。因此,对苏莫遮歌舞戏仅从见诸史籍上的记载去研究分析是不足取的,“苏莫遮“中的泼水沾沥行人,为波斯民俗供奉不死之神的活动,清水象征着“苏摩”圣水。张说的苏莫遮歌辞第三首有油囊取得天上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亿万岁”之句,岂不正与“苏摩”不死之酒的含意相印证吗?由此可见,泼水沥人是苏莫遮的最关键情节,为此戏的精华所在,亦为此戏原始形态的基础,故在传播中虽经增删变异,但此核心情节始终保留着。 “苏莫遮”表演者戴各式面具,是此戏的又一特点。《酉阳杂俎》中的“并服狗头,猴面”都明确记录了龟兹“苏莫遮”歌舞戏的面具表演,面具既刻划了剧中人物性格,又是演绎内容的手段,为戏剧化的重要标志,龟兹“苏莫遮”的面具多样化,表明戏剧的发达,亦即“能感人”教化功能的发展与成熟。据 《一切经音义》所载,龟兹以面具表演的戏剧形式,除苏莫遮外,还有“大面”“浑脱”“拨头”,关于“大面”,唐代剧名有“兰陵王”,大面是面具之称,“大面出于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庸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的剧情主要为颂扬“指挥击刺之容。”加以面具之角色装扮,当然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戏剧性的表演。“兰陵王”大面是受西域影响又按西域大面之称为歌舞戏,早有学者论证过。王国维先生曾说过:“如使拨头与拨豆为同音异译,而此戏出于拨豆国,或由龟兹等国而入中国,则其时自不应在隋唐以后,或北齐时已有此戏,而《兰陵王》《踏摇娘》等戏,皆模仿而为之者欤。”唐代,崔令钦《教坊记》载《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弃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迭,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 故谓这“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踏摇娘》实为歌舞戏,而非单纯的舞蹈。 二、巫觋说 我国周代盛行的蜡祭,是祭祀仪式中颇具戏剧性的一种。此说较早见于宋人苏轼《东坡林志》(卷二)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仪,亦曰不徒戏而已,祭必有尸,无尸曰“奠”……今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谁当为之?置鹿与女,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 带榛杖”,以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尊野服,皆戏之道也。 明人杨慎在《升庵集》(卷四十四)中针对楚辞之《九歌》谓“女乐之兴,本由巫觋……观楚辞《九歌》所言巫以悦神,其衣被情态与今倡优何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及少皋之衰,九黎乱德,明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巫之事神,必用歌舞。他认为古代的巫觋是以歌舞娱乐鬼神为职业的,同时,古代祭祀鬼神要用人来装扮成“灵保”或“尸”作为神鬼所凭依的实体,则装扮成“灵保”的亦即为巫,他断定‘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这一做法就是’后世戏剧之萌芽'。由此王国维认为“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 闻一多在《什麽是九歌》中认为:“严格的讲,二千年前《楚辞》时代的人们对《九歌》的态度,并没有什麽差别,同是欣赏艺术,所差的是,他们是在祭坛前观剧——一种雏形的歌舞剧。我们则只能从纸上欣赏剧中的歌辞罢了。”他还将《九歌》“悬解”为一部大型歌舞剧。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序》:“戏曲肇自古代之乡傩”傩是古代的一种逐鬼趋疫的仪式,特别是在每年除夕时最为盛大,舞蹈者都戴着面具。 “巫觋说”与“宗教仪式说”相类。较早系统论述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的《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他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种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还仍然还活跃着。”周育德在〈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中认为:原始宗教开辟了戏曲的源头,先秦宗教孕育了戏曲的胚胎,秦汉宗教产生了戏曲的雏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宗教在戏曲发生阶段的作用。 三、俳优说 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说到,在西周末年出现了有贵族篡养起来,专供他们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优”,有时也称为“倡优”或“俳优”。“优”都是由男子充任的。据说,夏桀时代就有了倡优。刘向《古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喜》中记载:“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关于优的记载,最初见于《国语。郑语》史伯对郑桓公说周幽王“侏儒、戚施实御在侧”韦昭说:“侏儒、戚施皆优笑之人,可见就是当时的俳优。春秋时代,优孟扮为孙孙叔敖而与楚庄王相问答一事,向来被人为是中国戏剧的开端。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俳优》引《列女传》说:“夏桀既弃礼仪,求倡优侏儒,而为奇伟之戏。”清人焦循亦持此说:“优之为伎也,善肖人之形容,动人之欢笑,与今无异耳”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除认为“巫”为戏剧之源头之外,还认为“巫以乐神,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至若优孟之为孙叔敖衣冠,而楚王欲以为相,优施一舞,而孔子谓其笑君,则于言语之外,其调戏亦以动作行之,与后世之优颇复相类。”由此推出,“后世之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的结论。 四、傀儡说 此说见于孙楷弟《傀儡戏考源》,他将傀儡戏的源头溯至西周傩礼中方相氏所佩戴的“黄金四目”面具,因为方相矢是用真人来扮饰,而丧家出殡时每用方相氏先就柩开路,由是联系到《旧唐书。音乐志所载“窟垒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等语,乃认定傀儡戏当即由方相氏的驱疫蜕变而来。但因方相氏系用真人扮饰,于是悬断“当代傀儡戏有二派:一以真人扮饰,一以假人扮演,二者性质不同,而皆谓之傀儡。”书中还说“余此文所论,以宋之傀儡戏、影戏为主,以为宋元以来戏文杂剧所从出,乃至后世一切大戏,皆源于此”。 五、外来说 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从中、印戏剧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共性出发得出结论:“中国戏剧变化底陈迹如果不是因为印度的影响,就可以看作是赶巧两国底情形相符了。”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季羡林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均持此说。 六、民间说 唐文标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中认为:“我认为中国戏剧的主要起源来自民间,古剧所以晚起,所以搀杂无数民间杂艺,它的通俗内容和大众化的语调外形,它的平庸思想,人情世故的主题,它之所以跟世界上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大异的地方,完全由于它自民间来,以满足平民阶层的娱乐消闲为第一要点,因此它的成熟期也非要等待中国农业社会演化的结果。宋代出现一个具体而微的大众化市民社会不可了。” 七、文学说 这一说法认为,文学才是诱发中国戏剧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1、讲唱文学。任光伟《北宋目连戏辨析》云:“中国戏曲艺术是由多门类的艺术综合而成的,它的产生固需要各种因素之成熟,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则在于文学,北宋的大型杂剧产生,来源于讲唱文学》”。 2、黄天骥在“中国戏剧起源研讨会”上的发言,云:“谈中国戏剧离不开叙事因素……敦煌变文是诱发戏剧的一个重要因素,……细细考察,它实际上是中国戏剧一个很粗的源头。” 3、自小说脱胎说。刘辉在乌鲁木齐市“中国戏剧起源研讨会”上的发言云:“中国戏曲的缘起与中国的宗教、民俗、歌舞特别是说唱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戏曲与小说区分后,必然是以第一人称而不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演出,没有这个,谈不上中国戏曲,必须有角色行为,没有这个,也不是戏曲”。 八、百戏之摇篮说 祝肇年、彭隆兴《百戏是形成中国戏曲的摇篮》一书与云:“戏剧是在‘百戏’中间孕育形成的,“角羝戏”又是直接孕育戏剧的母体。吴国钦在《瓦舍文化与中国戏剧的形成》中明确说到:“我认为戏曲形成于汉代,在汉代百戏中已经出现了戏剧实体,像《东海黄公》、《总会仙唱》这类节目,就是初期的戏剧,它们都是一种戏剧演出,有演员表演、有故事贯穿、有观众参与。张衡《西京赋》是这样记载的:东海黄公,赤刀粤祝,靠厌(伏)白虎,卒不能救,狭邪作盅,于是不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上也有记载: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御蛇虎……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伏)之。术既不行,乃为虎所杀。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羝之戏焉。东海黄公的演出形式属角地羝戏,演员通过戴白虎面具进行角力相扑表演故事,它显然已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而是“戏”,因为角羝是在戏剧规定情景中完成的,输赢早已内定了。汉代的百戏也叫散乐,是当时民间演出的歌舞、戏曲、杂技、杂耍节目的总称。戏曲就孕育在这种“百戏杂陈”的演出环境中,它吸取了各种姐妹艺术的长处,在母体中形成自己的基因。 九、 综合而成说 1、李刚《试论我国戏曲艺术综合性的特点及其规律》一文云:“我国戏曲艺术既然是包括歌唱、念白、舞蹈、乐队伴奏种种因素的综合性艺术……这几种艺术各有各的特性,它们综合在一起之后,其各自的特性又各有变化和发展……” 2、周贻白《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云:“中国戏剧的起源,我个人的看法,认为是用“俳优”和“倡优”装扮人物而作故事表演时开始,然后进而结合其它艺术构成一种综合的发展。 3、任光伟《北宋目连戏辨析》云:“中国戏曲艺术是由多门类的艺术综合而成的。”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徒木为信的故事是什么 但是三年还是没让我忘记一个人 翻... 上联:? 下联:相亲相近水中鸥 歹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顺天者亡 逆天者生 这句话对不? 臂能组什么词语 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原文 这个易经是上上卦吗? 带汤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小惩大诫是什么意思 郭德纲 偷斧子台词 颇,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带昌字的成语 为什么现在女人那么高傲,什么原因 关于“腾”的成语 “烧”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死”的委婉说法,是词语的,越多越好 成语接龙 出头露面 找了个女朋友她说话很尖酸刻薄.而且很顾娘家的人.脾气暴躁这样...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歇后语 形容心里忐忑不安,平静不下来 带卧.的成语有哪些 基督教的人不杀生吗? 一动不动得近义词是什么? (每)加偏旁组成新字组词语? 和飞黄腾达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中国承受的千灾百难有哪些? 求相声《八扇屏》全本的台词 笨蛋勿近 我想找首亲兄热弟的歌曲 好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一生当中 数的组词有哪些成语 一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一动不动 类似这样的词语 干大事而惜身 见小利而忘义的整个诗句,我想知道这首诗的诗名及... 成语什么死什么渣 随珠弹雀的寓意 成语 什么死什么悲 带铁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上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 有关与人的成语 团花簇锦是什么意思 怎样才能飞黄腾达?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是什么人说的?出自哪里? 形容什么都没有的成语有哪些? 有什么比较有名的长篇诗词? AACC式成语 红旗上面腾腾腾打一成语 《李卫当官》里的李卫,历史上究竟怎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还是1921年7...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前面有我字的成语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 古田临水宫的简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 带外字的成语有哪些 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 什么深浅的四字成语 什么成语带腾的 摸可以组哪些词语 这是什么成语 形容目标和理想的成语有哪些 热字开头有什么成语 形容心神不定的成语 20岁了一无所有,没文化,没技术,现在找工作都不知道做什么好... 不张嘴的花蛤能吃吗? 猜五个成语,急谢谢 厚字开头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