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would rather crash & burn than lie low。
Crash like the best, rather die like the rest。
这个得看具体的语境,一般情况指的是要轰轰烈烈的活一场,活出自己的个性,也有可能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命无论长短,都要让它燃烧。
让生命燃烧,无价的生命才有意义;让生命燃烧,鲜活的生命才有色彩;让生命燃烧,生命的热能才能释放;让生命燃烧,有限的生命才不苍白;让生命燃烧,生命的火能够驱散死神步步紧逼的寒光;让生命燃烧,生命的光才能把通往幸福的路照亮。
我想起了冰心的话:“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经满足了。”
生命就是一次燃烧。不求生成熊熊大火,但也不能像湿柴一样,没有火苗,只是冒着呛人的烟。
生命就是一个闪电。不求带来惊天霹雳,但也要留给天空一道亮光,哪怕只是瞬间。
让生命燃烧,生无遗憾。
生命的意义,尽在此生漫长而短暂的过程中,在时间里,在每一个有缘或无缘的人生角落,让我们说一些平淡的话,听一些怀旧的歌,读一些浪漫的书,甚至只是想一些无边无际的小事。
在每一寸时光里跳跃,挣扎,用一个鲜活的生命向岁月证明今生自己的存在,你的存在,爱的存在。
一生便是一个完整,从起点直至终点,不要缺憾与企盼在心底酿成苦酒,年复一年重重叠叠幽闭深锁穿越轮回,渗入灵魂的永永远远。
只要今生,或长或短的几十年,用尽全力去拥有,去付出,去珍惜,去相聚去分别,即使痛苦即使伤害也要直入肺腑,彻心彻骨。
柯特科本 身高1米74,55Kg
如果说整个摇滚史是一部令人感叹的传奇故事,那么这当中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由那些英年早逝的悲剧人物创造的。他们的乐坛生涯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服药过量而身亡的“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心脏病突发猝死在浴缸内的“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上吊自尽的后朋克乐队“快乐分裂”的灵魂人物伊安·柯蒂斯,以及饮弹身亡的“涅磐”乐队主唱柯特·科本,他们的离去在他们各自的音乐成就上又增添了一份感人的悲剧色彩,甚至是一道神化的光环,而其中的柯特·科本,更被认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摇滚乐唯一的神话式人物。
1994年4月5日,柯特用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4月8日,他的尸体被人发现,他自杀的死讯传向全世界。柯特·科本在遗书中写道,我已经没有任何激情了,所以要记住“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