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不借助资料,能答出这些古代文学常识吗

不借助资料,能答出这些古代文学常识吗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7-22 16:31:26
阅读: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
2、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墉风?相鼠》
二。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如《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
三。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如《邶风?北门》
C。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如《王风?黍离》
D。称颂执政者的诗
情爱诗的内容:
A。歌咏美丽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
B。《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
C。还有一些诗,在歌唱婚恋爱情的同时,也反映着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如《郑风?将仲子》

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
《大雅》五篇史诗包括:《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一。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二。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
四。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

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
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著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迭韵的连绵词和迭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所以说问题呢?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本章分五节对先秦叙事散文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记事比较简单,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文字古奥典雅并且单独成篇结构完整,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春秋》经过孔子的编篡,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记事系统,以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记录历史事件,并按时间顺序编排,“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时间观念和记事意识比较明确,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仿佛现在的标题新闻,只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没有因果过程、行为、性格,其主要思想倾向在于维护周礼反对邪说暴行。用词严谨,以一字寓褒贬。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其笔法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和人物言行举止的形象描写体现作者的道德评价,文墨直接转为议论。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国语》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形象生动,逻辑缜密,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明显。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一系列“士”的形象尤其显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大都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的刻画。辩丽横肆的语言收到感人的艺术效果。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它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的启发;其次在于它的崇高文学地位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而叙事艺术则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和个性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启示作用。
  学习本章不仅要掌握叙事散文的基本知识,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书过程和写作体例,而且要重点领会它们的思想价值、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还要学会赏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篇目。重点部分要达到口能成诵的程度。
  二、要点、重点和难点
  (一)要点
  (1)散文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叙事散文又叫历史散文,以记言记事为主。
  (2)历史散文的出现是与人类历史意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叫历史?历史是一种沉思,是一种反思。自从人猿相揖别,历史意识就和人类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人类头脑的巨大进化同步而行。自从脱离了自然界,人类的自主意识便随即展开,促进了历史意识的萌生。类的观念和人的观念成为历史意识的第一个驱动力。历史意识在产生后的一个时期内就与原始思维方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图腾、分类、逻辑、思维转换方式以及对宇宙、自然、梦境和死亡的理解致使历史意识与原始宗教难分难舍。山河、泉水、池塘、居落,在先民看来,都是祖先留下来的作品,它们本身就具有追忆的价值。先民们从中看到所崇敬的不朽生灵的生活和功绩。这样联系在时间和空间相分离的两个领域的中介环节——祭祀行为就成为历史意识产生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沉浸在祭祀氛围中的先民们主要借此祈求幸运的降临和消灾避难。而这又需要祖先神灵相助,由此便产生了对其事迹的回忆和某些夸张地叙述。历史意识脱离原始状态是在文字出现之后,尽管还在原始宗教的束缚下。脱离的标志是:历史记录成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此,便有了正式的史书,历史观念由此产生。中国历史意识萌生于旧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50万年到10万年前。原始形态的历史意识经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到早商时期迈开它脱离原始形态的步伐进入东周晚期和春秋时代,脱离的过程便基本完成。脱离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否定与高扬铸成了历史意识的基本形态。东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神的威信被剧烈地摇撼,神的意识被层层剥落。动荡的人生和社会使人道问题日渐重要,治乱盛衰、事态人情规定了史家们“寓褒贬,别善恶”的评判标准和以史为鉴的价值取向,这一切基本塑造了历史散文的大致风貌。《左传》《国语》《战国策》无不如此。
  (3)《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为传述春秋而作,记事年代基本与春秋重合,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的编定者可能是一位儒家学者,这从《左传》维护周礼、宗礼尚德、以礼评判人物和以民为本,赞扬忠良,揭露暴虐等方面就可以看出。
  (4)《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故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于战国初年。《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的思想,西周以来敬天保民的观念得到继承,在神与人的关系上,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世的重视。
  (5)《战国策》33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诸国军中大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进行辩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战国策》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都是战国后期的纵横家,最后由西汉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和他们的人生观,如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认能,追求功名利禄。
  (二)重点和难点
  (1)《左传》的叙事特征:①情节结构主要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并穿插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其它叙述方法。②左传的突出成就是描写战争。全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但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偏重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和最后的结果,对因果关系的叙述常常伴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③大量生动的戏剧性的情节是左传充满故事性,某些臆测和虚构可以看作是后世小说家运用对话的萌芽,而神秘的色彩又开了志怪小说的先河。④人物和言行大都分散在不同年代的事件描写中。作者并不集中描写一个人物,而是通过不同年代的事件描写体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也很少对人物外貌进行心理的静态刻画,注重在重大事件中突出人物性格。⑤作为记言文字的《左传》,“文典而美,语博而奥”,“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
  (2)《国语》的文学成就:①记言多于记事,没有单纯的议论或对话,而是将大小故事编制在一起,表现了巧妙的叙事艺术和构思特点,人物形象生动鲜明。②记叙某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的篇幅之内,描写人的言行,既符合国别史的特点又有向记传体过渡的趋势。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①对人物形象进行文学性的描写,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变化中通过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奇特的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②在一篇之中相对集中地编排一个人物的故事,为以人物为中心的记传体的史记开了先例。③《战国策》以文辞为胜,将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词,铺张扬厉,辩丽横肆,而且善于引类譬喻,巧妙运用寓言故事和佚闻掌故,增强说服力。
  (4)简析《晋公子重耳之亡》:主要记载晋公子初奔流亡和回国取得政权的经过。叙述清晰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别突出。行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寓处事做人于人物言行的描写之中。全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历数重耳初奔的经过:奔狄,过卫,及齐,至曹,到宋,来郑,往楚,送诸秦,一路写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通过祭土、答楚成王和降服而求的故事,表现重耳知过必改,从谏如流,善纳下言的君子风度;而季隗、姜氏、僖负羁之妻、叔詹、秦伯等人的言行,侧面烘托了重耳的不凡和大智,同时也表现了那些人物的远见卓识。第二部分记叙重耳回国继位的经过。与第一部分相比,属于略写。重点表现了子范的明智和重耳对人心的收买。第三部分写重耳不计前嫌,气度宽容。第四部分补叙在狄之事。表现了重耳内部的团结一致。第五部分缀述介子推的故事,结束重耳初奔的始末。表现介子推的远见卓识和不凡个性。
  把握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重耳初奔开始,以重耳回国告终,故事完整,首尾呼应,情节生动。②以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有些细节和场面的描写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突出。③剪材详略得当,详中有略,略中有详。
  (5)简析《勾践灭吴》:勾践是越王允常之子。允常初曾与吴王阖庐相怨而互相攻伐。允常死,吴乘越之国丧而伐越,越为勾践所败,阖庐伤指而死。临死遗言,必报此仇。后三年吴王夫差伐越,大胜,勾践以残兵五千人退保于会稽。从此之后,勾践以退为攻,卑词厚礼,与夫差求和。于是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励精图治,终于依靠民力打败了夫差,消灭了吴国。
  全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勾践采纳文种的计谋向吴求和,以屈求伸,免遭灭亡。会稽被鲁迅先生称为是报仇雪恨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一个“栖”字极言勾践危在旦夕,隐含有仇必报的意思。这一部分通过对话,文种的深谋远虑、善于辞令,子婿的远见卓识、忠于吴国,太宰嚭的贪心受贿、目光短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部分写勾践十年生聚,发奋图强,以求复仇。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勾践当众罪己更过,誓言图强,令落实处。“更”字见出勾践改过决心之大,“誓”字见出勾践图强志气之高,“令”字见出勾践说到做到之快。第三部分写勾践依靠民力,取得民心,一举灭吴。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父兄请战、国人相劝,突出越国士气旺盛,团结一心,这是灭吴的首要条件。勾践的“致其众”足以说明他心中有数,胜券在握的智者勇者的气度。而“夫差行成”则又从反面说明他的昏庸无能,必然灭亡。
  把握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对比展示人物性格。勾践以柔克强,以退为进,以屈求伸,关键时刻果断决策,他的大智大勇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夫差昏庸无能,容易蒙蔽,刚愎自用,见小利而忘大义,不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也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②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精于剪裁,详略得当。
  (6)简析《苏秦始将连横》:全篇记叙苏秦连横说秦而遭失败,约纵离横以抑强秦的经过,雄辩地说明当时“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的形式。并对世态炎凉的社会有所批判,所肯定的自我奋斗精神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品主要写了苏秦游秦失败,潦倒归家,坚韧求学,说赵成功,衣锦还乡,共五件事,选材典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细腻,在《战国策》中很有代表性。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学习提示
  本章对先秦说理散文分五节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第一节: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作《论语》《老子》,以其博大宏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特点,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走向成熟,对后世说理散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征,而巧妙灵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在孟子那里更显得得心应手,至于生动的比喻、连贯的排比则把抽象的道理能够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并使文章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这对气势浩然的孟子文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先秦说理散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体道的人生就是一种艺术的人生,它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庄子》内篇是哲理性的抒情散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新颖的语言都使它的哲学思想达到了诗意的境地。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荀子》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思想深遂、理论严整,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韩文长篇大论、博论辩难、冷峻爽利、颇有智慧,是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先秦说理散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说理散文确立的说理文的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别具特色的创作风格,高度成功的语言艺术,都使它成为中国文学殿堂中的瑰宝。
  学习本章主要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成熟的过程及其时代特征,尤其对《论语》《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编辑成书的概况和它们的理论特色、艺术特色必须重点理解和把握。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後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遗闲情的东西。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特别是当他们反对文坛上形式主义倾向时,常常以恢复风雅相号召。唐初陈子昂在诗歌革新运动中就是以“风雅不作”、“兴寄都绝”批判齐梁间诗的“采丽竞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以“别裁?体亲风雅”作?自己的创作方向。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标准,批评了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说它们“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同时,他又总结了魏晋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提出了“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的要求,这正是《诗经》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扬。

  《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真正的诗歌首先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它有力地?发和推动了後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增加了新的血液,有了新的进展。在文学史上由於作家们向民歌学习,常常形成一个时代文学的革新,形成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高潮,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由诗到词,由词到曲的文体转变,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诗经》对後代文学也有影响不好的一面。它的不少雅诗和颂诗是属於统治阶级的庙堂文学和宫庭文学,後世封建文人正是把这些继承下来,用以歌颂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和祖先的“圣明”,成?他们献媚求宠的手段,历代礼乐志中所载的郊庙歌、燕射歌,以及虚夸的赋、颂、铭、诔等都是这一类作品。

  由於《诗经》内容十分复杂,加上从汉代以来被定?儒家经典,历代经学家并作了种种歪曲的解释,《诗经》的真正面目被掩盖了,几乎完全变成了?统治阶级服务的“厚人伦”、“美教化” 的说教工具。但人民和历代的进步文人并没有完全被统治阶级散布的烟雾所迷惑,他们能够瞭解《诗经》的真正价值,继承并发扬它的传统,使诗歌成?自己的战斗武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著不灭的光辉!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郭德纲相声《偷斧子》里面的唱词(我佛耶……那段)是什么曲子?... 飞扬跋扈为谁雄说的是谁? “气”加什么偏旁可以组成字? 汤可以组什么词语 《梭》字,用拼音怎么拼 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喜悦 数的组词有哪些成语 "我自狂歌空渡日 恬是什么意思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是什么结局? 岿然不动是什么意思?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形容亲切的四字词语 上古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什么快什么活的成语 死乞白赖是什么意思? 烧字可以组什么词 请高人帮忙取名 解释一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中医养生强调阴阳平衡,身体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衡,如何做可以维... 有关理想奋斗的成语与名言 猜成语什么明什么什么成语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余光中,全文 说长不长 帮忙找一部小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是哪位帝王说的? 第一个字是道的四字成语? 形容满脸笑容的成语 无什么不什么式的词成语 一本伪叔侄的宠文 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打一字 求一副对联,对联中佛要有,药膳要有,饮食要有,是有关于养生基... 水奶的成语有哪些 鸡人阳象能组啥成语 AABB的词语有哪些? 忐忑不安的反近义词 第二个字是"修"字的成语有哪些? 像那……一样……造句 疯狂成语xx一x 摸可以组什么词语? 既然选择并肩而行 四渡赤水的故事,概括,越少越好 摸的组词是什么 表示逢人说好话的成语 带珠的四字成语 四字词语大全1000个 楚的四字词语? 水晶球研磨机现在第四代了一万两千八两台,加工不要什么押金,如... 花蛤放水里不开口是活着还是死了 回族跟汉族有什么区别? 寡欲是什么意思 滕字开头的成语 岿然不动的意思是什么 怎样才能高效学习? 袒胸露乳来自哪首诗词 这个省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为何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兴衰? 求一些成语,带有一些字的成语 猜一数:里应外合 霜蟾 “乌黑乌黑的什么”填词语“乌黑乌黑的乌鸦”对吗? ()()不动成语 鲁迅小说《一件小事》主题是什么? 两个人摞起来加个“且”念什么? 与水有关的成语 骈文是什么? 形容提前做好准备的成语有哪些? 臂开头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