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比三国演义要更真实些,如果只是想找点乐趣就看三国演义,如果想了解历史就看三国志
区别如下:
1、两者的性质不同:三国志是史书。而三国演义是小说。
2、作者不同:《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书。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3、内容不同:《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4、文学体裁不同:三国志是国别体,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5、创作年代不同:三国志创作于280年-290年(西晋时期),三国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洪武年间。
扩展资料: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a)三国演义为小说(白话章回小说) 作者罗贯中,共一百二十回,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专演说三国故事,字汉灵帝中帄元 年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止,共九十七年。
罗贯中,号湖海道人,元末太原人,着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三遂帄妖 传、隋唐两朝志传、说唐、残唐五付史演义、粉妆楼等。
(b)三国志,晋朝陈寿撰,六十五卷,南朝宋裴松支注,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分 为魏、蜀、吴三志,二十四史之一。
作者 1 陈寿(西元233~297),字承祚,晋朝安汉人(今四川省南充县),少举孝廉, 除著作郎,撰三国志。
作者 2 裴松之(西元372~451) 自世朝,南朝宋文喜人,注本有三国志、又着晋纪、文论等。
B。差异性比较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 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要比刘备大)。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 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帄了(演义中,华雄为汜水关的守将,连续斩杀俞涉、武安国、 潘凤、穆顺等大将)。
3。三英战吕布于∶吕布实被孙坚击退 (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 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轴,衮州刺史刘岱,河内 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别
3
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 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 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 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证。
5。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演义中,文丑、颜 良及张郃为袁绍底下三位最骁勇善战的,只是张郃并未像其他两人受到袁绍重视,反 而是较为注重文人的意见如审配、郭图等…)。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演义中,为了要夸大刘备的功绩,所以常常罪名推给别 人)。
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董卓的昏乱终将招致亡国,没有动手的必要,而且,古时 候根本没有人可以携刀接近君主百余公尺,更没有机会让曹操有机会趁董卓睡觉时以 七星宝刽偷袭。
10。连环计∶无记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
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 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 “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 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 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 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12。过五关斩六将∶ 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 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 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 刀。
14。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石及流矢射 死。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别
4
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后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 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使 孙策骁勇善战,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16。徐庹之智∶徐庹在正史上记载太少,会让其拥有单福之称亦是为了要衬托出诸葛亮的 卧龙称号在四位智者(司马徽、诸葛亮、徐庹、庞统)中最为厉害。
17。徐庹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庹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庹 告别刘备,进曹营。
18。火烧博望∶非诸葛亮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超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 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演义中,此为要夸大赵云的神通广大所做) 。
20。长板桥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帄淡(演义中,为了要夸大赵云的神通广 大,还让他单手抱阿斗,单手提青虹刽,请问哪只手驾驭马?)。
21。怒吼长板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是演义的夸张手法,为了凸显出张飞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厉害所做,实际上,曹操不敢向前是因为张飞早已派人以山林中 动静作为假象,让曹操以为张飞有伏兵。
22。苦肉计∶正史上确实有黄盖诈降曹操一事,但曹操会相信实乃阚泽的诈降成功。
23。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并无其他吴国文官在场让诸葛亮批评。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 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 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 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 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 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 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至于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 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 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 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5。智激周瑜∶此诗(锁二乔)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别
5
26。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演义中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 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庞统连环计∶并无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28。草船借箭∶非诸葛亮之计,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顸 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帄话】中借箭的是公瑾。)
29。草船借箭∶在唐付时,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仙狐潮几十 万只箭,看得出来是作者自作主张所加的。
30。乞求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为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 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 生战斗。
33。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34。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自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 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 后,蜀国吊唁的付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借刘备之力抵抗曹,事实上,主张蜀吴同盟的也是鲁肃。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同是凉州人,并没有参加讨董联盟,不过也没有帮助董卓镇 守长安就是了。
40。马超兴兵∶实乃叛乱(至于马腾、马铁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而是马超起兵 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41。取蜀攻略∶计划是由诸葛提起,但皆由庞统完成。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别
6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 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还有和乔玄并不是同一人。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几岁∶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遂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 了。
47。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 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 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 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 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关羽有隙,和糜芳一起叛逃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 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49。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 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弖不自安。如此看 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 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付。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 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 蒙算到,半路截之。
51。关羽亡命:《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 么,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演中,关羽自述说∶ “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别
7
52。五虎将:刘备并没封什么【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的军职是最高的,关羽(前 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后将军),赵云(翔军将军,最低), 而且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53。《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吕蒙当时为都督,自也有公务在身, 操劳过度。
55。八阵图石伏陆逊∶实际为吴军朱然、凌统火计成功。
56。七擒孟获∶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 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 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书的没演义那么漂亮。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熟虚构。
59。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 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61。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用兵并不是强项。
62。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弖虚。“死诸葛走生 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 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 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 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 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 而退兵。
63。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 全是为丑化他。许褚也没有裸衣斗马超(马超绰号锦马超,因为打仗时总是披上一件 金兽衣,且武功高强,即使虎痴许褚也不敢脱下上衣跟他对打),实际上,潼关大战, 曹操是赢家。
64。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别
8
65。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 228 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66。马超战张飞∶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
67。空城计∶纯属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 (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 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 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帄时,司马懿还是 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 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68。魏延反叛∶其实魏延才是受害者。
69。落凤坡落凤∶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70。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又怎会 有“义释”,且两人根本没有交过手。综合以上的 70 个论点可以看出,罗贯中特别偏爱蜀国,大部分都是牺牲掉他国来让蜀 国变得更完美,功劳都往刘备揽。另外,三国演义中的角色比较像现付一样具有很多的 感情。实际上,以前的君主和大臣们关系是分得很清楚的,再怎么恩重如山,也不可能 轻易得向臣子低头,不过罗贯中掌握到了这个诀窍,他也成功了,三国演义的内容有比 较现付的兄弟情谊、夫妻之爱或有能力的臣子还需要君主再三的请求才肯出主意。看你 不爽就把你劈了!不过,这也确实抓到大家的口味,事实上,我也觉得应添了这些故事, 虽然离正史不一,不过也别是一番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