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佛宗贝叶上常刻有这样一诗:
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槃。
其中芥子须弥一句阐述的就是学无止境。融会贯通的佛理。后世可在创作中用作相同的含义。也可以用作形容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大小关系。有时要从事物表面说,有时要从道理上去领会。
芥子:芥菜子;须弥: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佛家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比喻小中也有大。其实须弥、芥子都是个比喻,主要是来开发吾人智慧,去认识「自心」。
这种「大小无碍」的论点,用于华严经中来显示华严境界,这个不可思议的法界,意在说明法界的体性广大,无所不包而大小无碍,所以有云:「心容妙理虚空小,道契真如法界宽」。
一花一念无量劫---花开花落和一念头生起的时间如同无量劫(劫时间单位)一样
大千具在一毫端---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它跟一根小草的尖差不多
我纳须弥入芥子---须弥指的是一个世界的中心须弥神山,我把须弥神山纳入芥子草明悟四谛证涅磐---四谛指佛家的苦集灭道四真谛,涅磐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 明悟就是证悟
般涅槃:
佛教术语,译为入灭。常略曰涅盘。(参见:涅盘)。
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梵云般涅盘。般,此云圆。涅盘,此云寂。”。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也就是说,离开了生老病死的苦,中文也常常翻译成灭度、圆寂,就是指智慧和福德都达到了圆满的成就,达到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寂静、安乐状态,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涅磐也分为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烦恼与肉身完全灭尽之状态,称作无余依涅盘,或称无余涅盘。反之,如果还有烦恼或者肉身留存,则称为有余涅磐。 究竟,佛学大词典的解释是:梵语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盘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盘。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
涅盘是修证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证结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种涅盘可为修行人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以及无住处涅盘。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证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不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与无住处大涅盘。小乘修行者由断我见后,修行断除我执,能够证得的最高境界名为阿罗汉境界。此境界是指灭尽七转识,唯余第八识。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尚存,因为还有五蕴色身存在于人间,尚要承受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等人间的微苦,因此所证境界称为“有余依涅盘”;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为抛弃五蕴色身的缘故,所入境界则称为“无余依涅盘”。然而不论是有余依涅盘或是无余依涅盘,阿罗汉都因为消灭自我的缘故,实际上再没有此阿罗汉存在[6]。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只有修证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证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称为菩萨。在整个成佛之道的修证过程中,凡夫从发起愿意成佛的菩提心时,一直到将来能够成佛,总共须要经历五十二个阶位不同层次的修证阶段,历时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在这整个过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于证得第一十七阶位时,亲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能够得知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之中道真实境界。一般来说,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于第四十一阶位时,亲证“有余依涅盘”;于第四十八阶位时,亲证“无余依涅盘”。菩萨于证得第五十二阶位时,亲证“无住处涅盘”。菩萨以有大智慧故,断离烦恼障、所知障,不住于生死迷惑的世间。由于怀有大慈悲,积极救护众生,因此也不住于涅盘,独自享受安乐。迷惑染污的世间固然不住着,常乐我净的涅盘也不住着,因此名为无住处涅盘。得四智圆明,完全了知第八识真如的所有体性与功德力,具有无边法力,能够随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缘众生。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行人所行法门;换句话说,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灭,得少为足,出于三界,无有度众的慈悲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无边法力,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广度众生,以是不论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与功德,各种方面来看,阿罗汉的修证远不及菩萨的修证结果。
一朵花是集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一个念想拥有无穷的能力。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
所以,要知道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地理禅理了。
出处:《大乘佛法》。
扩展资料:
须弥是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芥子纳须弥,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比喻小中也有大。 其实须弥、芥子都是个比喻,主要是来开发吾人智慧,去认识自心。
这种大小无碍的论点,用于华严经中来显示华严境界,这个不可思议的法界,意在说明法界的体性广大,无所不包而大小无碍,芥子须弥一句阐述的就是学无止境,融会贯通的佛理。
- 上一篇:一败涂地是什么意思_2
- 下一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