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自招 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问,自己就招认了罪行。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不攻自破 破:毁坏。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不能自拔 拔:摆脱。比喻限入很深,不能从痛苦、错误等中解脱出来
不自由,毋宁死 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从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从容自若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独立自主 自主:自己作主。自己做主,不依赖别人,也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按自己的主张和权利行事
各自为战 指各自独立行战
各自为政 指各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故步自封 故:过时的,旧;故步:老步子;封:限制;自封:自我封闭。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抚躬自问 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
膏火自煎 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
悔过自责 悔:追悔。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矜功自伐 以为功高而自我夸耀
开合自如 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茫然自失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喃喃自语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按行自抑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悲不自胜 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闭关自守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操纵自如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超然自得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超然自逸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沉痼自若 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蹉跎自误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登高自卑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杜门自绝 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杜门自守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短垣自逾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反躬自省 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躬自问 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放任自流 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
夫子自道 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抚心自问 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高傲自大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高自位置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高自标置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刚愎自用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功到自然成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顾盼自雄 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顾影自怜 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固步自封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孤芳自赏 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好自为之 为:干,做。喜欢自己亲手去做。
挥洒自如 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好自为之 为:干,做。喜欢自己亲手去做。
骄傲自满 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悔过自新 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洁身自好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监守自盗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计过自讼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咎由自取 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1、废话连篇
2、以德报怨
3、一鸣惊人
4、大吹大擂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怨;不能读作“yuān”。
【辨形】怨;不能写作“冤”。
【近义词】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
【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例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他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暗淡无光】: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黯淡无光】: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黯然魂消】:心神极度沮丧,好像失去了灵魂。
【黯然无光】:失去光彩。
【黯然无色】: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百身可赎】:百身:指己身死一百次;可:能够;赎:抵偿。指不惜自己死一百次,只要能够抵换回失去之人。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悲观厌世】:厌世:厌弃人世。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不省人事】: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怅然若失】: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怅然自失】: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
【逞己失众】: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池鱼笼鸟】: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处堂燕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摧志屈道】: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打光棍】:指单身成年男子适婚年龄后仍未结婚或婚后又失去妻子的男子。
【大事去矣】: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单鹄寡凫】:鹄:天鹅;凫:罢鸭。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当面错过】:面对面地失去了机会。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荡然无遗】: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荡然无余】: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荡然一空】: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悼心失图】:悼:悲伤;图:谋划。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
【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得失参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得失相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不相上下。
【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颠倒错乱】: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废物利用】:使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发挥其尚有的效用。
【孤儿寡妇】: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孤鸿寡鹄】:孤:孤单;鸿:鸿雁;寡:失偶的妇人;鹄:天鹅。孤独失伴的天鹅。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孤鸾寡凤】: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寡凫单鹄】: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过时黄花】: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海翁失鸥】:翁:老人。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寒气刺骨】: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胡孙入袋】:胡孙:同“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中计而行动失去自由。
【猢狲入布袋】: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虎落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黄金失色】:黄金失去了其明亮的色彩。旧时比喻人的命运不佳,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显示出来。
【恍然若失】: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恍然自失】:自失: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的迷惘惜恋的的心情。
【灰心短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同“灰心丧气”。
【灰心丧气】: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灰心丧意】:犹言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毁不灭性】:毁:旧指居丧过于哀痛。指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
【昏迷不醒】:昏昏沉沉,失去知觉。
【魂不负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魂不附体】: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魂不赴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魂不着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魂不著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魂颠梦倒】: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魂飞天外】: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芒:锋芒。剑用久了就会失去锋芒,人衰老之时也失去刚性。
【江山之恨】:江山:指疆土。指失去疆土的仇恨。
【蛟龙失水】:蛟:传说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进退失据】: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进退失踞】: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同“进退无据”。
【进退亡据】: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同“进退无据”。
【进退无据】: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惊惶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礼失则昏】:失去礼义就必然导致昏乱。
【利令志惛】: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利令智惛】: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笼鸟池鱼】: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麻痹大意】: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盲者失杖】:杖:手杖,拐杖。瞎子失去了拐杖。比喻失去依靠。
【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梦魂颠倒】: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梦寐颠倒】:梦寐:睡梦;颠倒:错乱。指人由于思念情切,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梦想颠倒】: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名誉扫地】:指彻底失去声誉。
【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木朽蛀生】: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难:困难;时:时间;机:机会。难得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军事上指要抓住战机。
【皮不存而毛焉附】: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屁滚尿流】:形容惊慌到极点而失去自禁。
【强得易贫】:指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秦失其鹿】: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琴瑟失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青黄不交】: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青松落色】:松树失去了青翠的颜色。旧时比喻世道衰败时人情的冷落、淡薄。
【屈节辱命】: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去食存信】: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人离乡贱】:指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人事不省】: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人事不醒】: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同“人事不省”。
【人事不知】: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同“人事不省”。
【人之云亡】:人:贤人;云:助词;亡:失去。贤人死亡了。旧时用来怀念那些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
【日月无光】: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荣辱得失】: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失左右手】:好像失去了左手和右手一样。比喻失去了得力的助手。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丧胆消魂】:丧:丧失;消: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丧胆销魂】: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丧魂落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
【丧魂失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或心神不宁的样子。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丧身失节】: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丧失殆尽】:全部失去。
【稍纵则逝】: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失去主导或羽翼,就办不成事情了。
【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
【神魂失据】:神魂:神志;据:依托。形容神志失去常态。
【神经错乱】:①指精神病。②指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失去常态。
【神龙失势】:比喻失去权位。
【神色仓皇】: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神色张皇】: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失而复得】:指失去而后又得到。
【失林之鸟】: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
【失鹿共逐】:失:失去;鹿:指帝位;逐:追赶。失掉帝位,天下大乱,人人争着追逐。比喻失去政权后,天下大乱,各路英雄争夺帝位。
【似醉如痴】: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手足失措】: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
【寿陵匍匐】:寿陵:古地名;匍匐:在地上爬。指胡乱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失去了原来的样子。
【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随珠弹雀】: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痰迷心窍】: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脱缰之马】: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玩人丧德】: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罔极之哀】:罔:无,没有;极:尽头;哀:悲哀。哀伤以了极点,没有更悲哀的了。指失去父母的悲哀。
【惘若有失】: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忘乎其形】: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瞎说八道】:失去理智说胡话或毫无根据地瞎说一气。
【瞎说白道】:失去理智说胡话或毫无根据地瞎说一气。
【销魂夺魄】: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虚实失度】: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
【旋得旋失】:很快得到,不久又失去。形容得失都很快。
【言多失实】:话讲得多就失去了真实性。指说话不实在,浮夸严重。
【燕雀处堂】: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燕雀处屋】: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同“燕雀处堂”。
【义不屈节】:节:节操。为了追求正义,决不失去节操。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英雄难过美人关】: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恋女色而失去斗志,身败名裂。
【欲令智昏】:欲:欲望,贪欲;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心太大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战栗失箸】: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张皇无措】:张皇:慌张;无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智以利昏】: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坠欢可拾】:坠:失掉;拾:捡起。失去的欢乐或宠爱的对象可以重新捡起。比喻重归于好。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捐:舍弃,抛弃。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走火入魔】: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坐失时机】:坐:徒然,白白地。白白地失去好机会。
1、蛮触之争
2、大吹大擂
3、眼高手低
4、惊慌失措
5、临危受命
6、一目十行
蛮触之争
mán chù zhī zhēng
【解释】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近义词】蛮触相争、蛮争触斗
【例句】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下卷:“蛮触之争,要于兴、观、群、怨,丝毫未有当也。”
- 上一篇: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阳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打一字
- 下一篇:一道语文题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