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花萼楼,始建于开元八年(720年),位于唐长安城兴庆宫(今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内。盛唐时,花萼相辉楼位列四大名楼之前(即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山西鹳雀楼),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
花萼相辉楼位于帝都长安皇宫之中,是唐长安城内大型娱乐活动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唐玄宗与万民同乐、交流同欢之处,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遗憾的是,战火将这座名楼摧毁殆尽,后来就少为人知了。
按照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继承唐睿宗帝位的当是嫡长子、李隆基的哥哥李宪。但是,李宪深知在父皇继位的过程中,李隆基果断出兵平息内乱,功不可没,
所以果断请辞,但数次劝立不果。李隆基感念哥哥李宪的德行义举,继位以后在兴庆宫里专门为诸兄弟修建了花萼相辉楼,他携兄弟们时时登临,一同奏乐坐叙,一起吃饭、喝酒、下棋,赠金银丝帛取乐。他还下令制作了长长的枕头和宽大的被子,与兄弟们在此同床共寝。
兴庆宫是唐玄宗朝的政治中心,花萼相辉楼虽是他特意为兄弟们盖的,但也是兴庆宫内的宴会娱乐场所。花萼相辉楼西街道的对面分别是安兴坊和胜业坊,宁王李宪、岐王李范、薛王李业的宅院就建在这两个坊内,有时候唐玄宗登上花萼楼后听见诸王宅中飘来阵阵乐曲声,就将兄弟们召来共奏一曲。
有专家表示,望楼在唐代是有的,但它只是野战时军营里搭建的瞭望塔,一般是由木头搭建的。电视剧里的情节应该是作者虚构的,它可以起到瞭望作用,但不叫望楼,也没有那么复杂的信号系统。旗亭一般或挂着旗子,告诉人们市场在哪里,没有通过旗子来传递信息的功能。在唐代的长安城,一旦遇到紧急信息需要传递,远距离有官方的驿站系统,近距离就是人力传递。“像旗语这样的信息传递系统唐代肯定有,但究竟是怎样的系统就不清楚了。另外一种报警设施就是烽火台,不过这是战争时才会出现的东西。”
在我们大唐,常见的通信主要方式有: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旗语等。每种通信的方式都有它最适合的场景,综合考虑之下,我们选择了旗语加击鼓的方式。
每座望楼上的四面都设置了旗语装置。旗语装置通常是三乘三或二乘九的木头格子。每个格子内可放置白、紫两色不用的彩布。明显的色差足以让间距为三百步的望楼及时的读取到彼此的信息。将灯放入格子里,以光亮代替彩旗显示。虽说没有宵禁的那几天长安城夜晚灯火辉煌,但是这个高度上还没有谁能与望楼传信亮光媲美。
除了视觉上的传递,我们还让望楼配以声音传递信息。为了让鼓声能在嘈杂的长安城里轻易的被分辨出来,我们特意从波斯进口了蜥皮鼓。蜥皮鼓的鼓声很具有特色,低沉且清晰,传播的距离也很远,绝不会和节鼓、街鼓、登闻鼓之类的声音混淆。这样一来,不论是正在待命的武侯,还是在外办案的旅贲军,望楼的鼓声一旦响起,他们也能马上作出响应,大大的提升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发送设备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的是信息加密。作为安防严密的靖安司,传递信息必须要加密,这是我的强制性要求。于是我给徐宾下达了任务,编配出一套合理的加密语言。并且,非靖安司特定之人,绝对不能读懂我们传播信息的含义,以此来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
有,但在历史上并不叫望楼,而且其作用也没有电视剧里面的那么大。
惊心动魄的《长安十二时辰》每一集出现都让人惊讶,这部电视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大唐盛景,所以这部电视剧的口碑也非常高。而在其中用来传播民间百姓生活以及敌人信息的望楼,它通过每一个格子的变化来传递信息。在剧里面望楼的作用,除了用来传递信息以外,也用于监控敌情。
当一行狼卫进入长安城之后,望楼上就将狼卫的一举一动全都传给静安寺,望楼窗格之间的变化让人觉得非常奇妙。通过其格局的不断变化,每一次所传播出来的消息都是不同的,而这些消息也都被传播到了另外一个望楼。在剧中张小敬抓捕朗为的每一个动作,能够第一时间传送给静安寺,传送给李必,这都是望楼的功劳。
作为长安之外的人要想了解望楼变化的含义,那是非常难的,不仅要熟悉其中的规律,另外还要知道这些规律背后的密码。而在古时候确实有这样的监控系统,但它并不知道望楼,它叫做旗亭,它的用处也没有望楼那么强大,只是在作战时用来监控敌方情报的,而且是由木头搭成。它也没有那么多的密码用来传递消息,只是通过插旗来获得情报。
而在古时候的唐朝,其边防所的消息都是通过骑兵以及烽火台,可以说全靠脚力,并没有那么强大的望楼存在。
- 上一篇:一个人在两个公司拿工资个税问题
- 下一篇:《西游记》中 唐僧师徒去了哪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