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古文观止》中《辨奸论》的翻译

《古文观止》中《辨奸论》的翻译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6-14 16:28:37
阅读: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时任参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变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关於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阶级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在民间由於改革推行难度大,反而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又遭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敌视,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现江苏南京)。20世纪俄国共产党领导人列宁称赞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为人特立独行。据载,他常不梳洗就出门会客,看书入神时则会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也不知道。普遍认为苏洵的“辨奸论”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写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轼和王安石也历来不睦,王安石好做惊人之言,苏轼曾作文讥讽。民间也有不少两人斗智的故事。

◆学习重点: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参考资料:百度搜索

苏洵《辨奸论》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译文
事情有它必定要达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显著的结果。月亮四周出现光环,预示天要刮风;柱石回潮湿润,表示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于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因果关系,它的抽象渺茫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又怎么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对此也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爱好和憎恶扰乱了他心中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从今天来说,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依我看来,王衍的为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然而他不妒忌、不贪污,追随大流。假如晋朝不是惠帝当政,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怎么能扰乱天下呢?象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足以使国家败亡,然而此人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打动别人,言谈不足以影响社会,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又怎能受到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预料,也或许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
现在有人嘴里吟诵着孔子和老子的话,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的读书人和郁郁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自以为是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阴险凶狠,与一般的人志趣不同。这真是把王衍、卢杞集合于一身了,他酿成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得完吗?脸上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却不是这样,他穿着罪犯的衣服,吃猪狗般的食物,头发象囚犯,面孔象家里死了人,却大谈《诗》、《书》,这难道合乎清理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种人。这个人借助最崇高的名声,来掩盖还没有暴露的祸患,虽然有愿意治理好国家的皇帝,和敬重贤才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这个人的。这样,他是天下的祸患就必定无疑了,而决非仅仅王衍、卢杞等人可比。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功勋。”假如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发出不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灾祸会达到这种地步呢?不然的话,天下将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将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可就太可悲了!

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329328。html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只有天下最冷静的有修养的人,才能看到细微的变化便预知发展的结果,月亮周围起晕,将要刮风,屋柱石础返潮,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2)这真是把王衍、卢杞合成一个人了,他的祸害哪里说得完呢?

这个人现在却不是这样,穿的是像奴仆穿的衣服,吃的像猪狗吃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满脸污垢脏似居丧,却又满口高谈《诗经》《尚书》之中圣人的言论,难道还合乎情理吗?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散文《辨奸论》。

原文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翻译

脸脏了不忘要清洗,衣服脏了不忘要浣净,这是人的最普通的至理常情。这个人现在却不是这样,穿的是像奴仆穿的衣服,吃的像猪狗吃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满脸污垢脏似居丧,却又满口高谈《诗经》《尚书》之中圣人的言论,难道还合乎情理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倡导了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运动。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触犯了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再加上自身的不彻底性和执行中的种种缺陷,遭到不少权贵的激烈反对。后经“元祐更化”,变法终于破产,但斥骂之声几乎千年不绝。

苏洵与王安石一向不和。王安石之母死于嘉祐八年(1063年),则此篇作于王安石任宰相正式推行新法之前。此文宋本《嘉祐集》不载,见于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宋文鉴》,《古文观止》列于苏洵名下。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文章深受《孟子》《战国策》的影响,长于策论,其政论、史论辞风颖锐,行文简洁而有情致,有《嘉祐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辨奸论》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曹操战袁绍前,操十胜,绍十败是谁提出的? 请问成语“龙腾什么跃”?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全文解释是什么? 带楚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汤烧火热是成语么? aacc的成语有哪些 说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求一些成语 带有汤字的成语有哪些 推文是什么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无以是什么意思 人什么人什么的成语 圣经中化外人是什么意思? 私设公堂至人受伤,该负什么责?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梦幻西游安徽一区紫蓬山可以用别的区的号转过去么? 看天上云卷云舒"出自... 带玲和霞的对联 尽量唯美点的 谢谢了哈 推心什么什么成语 臂开头的成语接龙 “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是什么意思? 网易都出过什么游戏 说什么道什么成语 死乞白赖的同义词 以水字开头的成语有那些? “坍落度”的“坍”怎么读? 关于坚持的成语和名言警句 情感,生活,日常 新红楼梦的片尾曲的歌词! 儒为表 海海蛎子开锅煮了十几分钟还不开口为什么? 谁知道《飞黄腾达 学徒》中女考官的名字和资料? 歹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逃可以组什么词 描写晚霞的四字成语 形容满脸笑容的成语 含有汤字的成语 骨髓的髓字怎么写 带臂如成语有哪些 基督教为什么不反对杀生? 什么是骈体文 西装 里面和袖子 用的布料和外面的不一样 这样是不是正常的? 鸡人阳象能组啥成语 求一些 内涵成语 文学 人文 文化 人生 死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歪”的偏旁是什么? 别人一直抓住这句话不放我... 描写山和水的成语,5个以上 人这一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一生中能有几个知心朋友以足以 20岁了一无所有,没文化,没技术,现在找工作都不知道做什么好... 什么花什么锦的成语 "佛说 日韩中药的起源 形容一个人改变的成语 文学欣赏的角度 带有“汤”字的成语有哪些? 水什么山什么词语 以“喜”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在飞黄腾达得时候 以浪字开头的成语 初中全部古诗 要语文版的 什么风什么雨? 有什么自在 “化什么为什么”成语是什么? 忐忑不安的反近义词 徙宅忘妻是何意·出自于哪? 什么什么不动四字词语 成语最后一个字带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