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傅雷的《傅雷家书两则》,傅雷是有名翻译家,他的儿子是傅聪
谀词 :
yú cí
1。见“谀辞”。
谀辞 :
yú cí
1。亦作“谀词”。 2。谄媚的言辞;奉承话。
一、谀的读音:yú
二、释义:
1。谄媚;奉承:阿(ē)~。~辞。
又如:谀墓之金(为人作墓志所得的报酬);谀颂(阿谀奉承);谀悦(谄媚;奉承);谀墓(指替人作墓志阿谀死者);谀佞(惯于用花言巧语阿谀谄媚的人);谀言(谄媚的言语)
2。谄媚的话
又如:谀史(有溢美之辞的史传)
3。和悦柔顺 。
如:谀然(愉悦和顺的样子)
三、相关组词:
阿谀 谄谀 谀辞 谀词 谀谤 谀颂 谀行 寅谀 恐谀 谀谄 谀闻 谀儒 谀佞 谀巧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丨一フ一一ノ丶
二、笔顺读写:点、横折提、撇、竖、横、横折、横、横、撇、捺、
三、词组释义:
1、谀佞[yú nìng]
奉承献媚。
2、谀巧[yú qiǎo]
谄谀巧伪。
3、献谀[xiàn yú]
奉承阿谀。
4、贡谀[gòng yú]
献媚。
5、谀言[yú yán]
说奉承话。
谀是相同的,不同来自两个ci字。
谀
谀
yú
【动】
(形声。从言,臾声。本义:奉承,谄媚)同本义〖flatter〗
谀,谄也。——《说文》
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庄子·渔夫》
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修身》
从命病君谓之谀。——《说苑·臣术》
官盛则近谀。——唐·韩愈《师说》
诬谀之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谄谀之臣。——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谀墓之金(为人作墓志所得的报酬);谀颂(阿谀奉承);谀悦(谄媚;奉承);谀墓(指替人作墓志阿谀死者);谀佞(惯于用花言巧语阿谀谄媚的人);谀言(谄媚的言语)
谀
谀
yú
【名】
谄媚的话〖flattery〗
唯囿是恢,唯谀是信。——《汉书·韦贤传》
又如:谀史(有溢美之辞的史传)
谀
谀
yú
【形】
和悦柔顺〖bekindlyandgenial〗。如:谀然(愉悦和顺的样子)
辞
辞、辤
cí
【名】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legalcase;lawsuit〗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口供〖oralconfession〗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传》
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柳宗元《断刑论下》
言辞;文辞〖word;diction;speech;statement〗
安定辞。——《礼记·曲礼》。疏:“言语也。”
不以文害辞。——《孟子》。注:“诗人所歌咏之辞。”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说事之言辞。”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
其次不辱辞令。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辞色(言辞和容色);辞容(表情;面色);辞旨(言语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特指政令之词〖order〗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借口,口实〖excuses〗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又如:辞头(说法;借口)
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Ci,atype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楚辞
古体诗的一种〖Ci,aformofclassicalpoetry〗。如:木兰辞
辞
辞
cí
【动】
说讲〖speak;talk〗
使人辞于狐突。——《礼记·檀弓》。注:“告也。”
无辞不相接也。——《礼记·表记》。注:“辞所以通情也。”
无伤也,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辞别;告别〖bidfarewell;saygood-byeto〗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吕氏春秋·士节》。注:“辞者别也。”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北朝乐府《木兰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如:不辞而别;辞朝(进朝辞谢皇帝);辞世颂(遗书);辞年(辞岁。除夕之夜)
推却不受〖discline〗
以王父命辞父命。——《公羊传·哀公三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资治通鉴》
又如:辞让(推让);辞不获命(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
审讯〖try〗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去〖dispatch;expel〗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左传》
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解雇,免职〖dismiss〗。如:他被张老板辞了;辞馆(辞去书塾的教职)
辞别
cíbié
〖bidfarewell〗临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辞不达意
cíbùdáyì
〖thelanguagefailstoexpresstheidea〗言辞不能把思想确切表达出来
辞呈
cíchéng
〖(written)resignation〗辞职报告
辞典
cídiǎn
〖dictionary〗词典
辞赋
cífù
〖aliteraryform,sentimentalordescriptivecomposition,oftenrhymed〗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辞格
cígé
〖figuresofspeech〗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辞工
cígōng
〖dismiss;discharge〗辞掉雇工;雇工辞掉工作
她一气之下,辞工另寻他主了
辞令
cílìng
〖languageappropriatetotheoccasion〗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人忠厚,不善辞令
辞书
císhū
〖dictionary;wordbook〗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
辞色
císè
〖one‘sspeechandfacialexpression〗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辞讼
císòng
〖lawsuit〗诉讼
辞退
cítuì
〖dismiss〗停止雇用;解雇
辞谢
cíxiè
〖politelydecline〗彬彬有礼地托辞拒收
辞谢红包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行
cíxíng
〖saygood-byebeforesettingoutonajourney〗出门远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辞严义正
cíyán-yìzhèng
〖speakoutsternlyfromasenseofjustice〗言辞严密贴切,义理正大
辞藻
cízǎo
〖flowerylanguage〗精妙的词汇;辞令
故意玩弄辞藻,毫无诚意
辞章
cízhāng
〖poetryandprose〗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
辞职
cízhí
〖resign;handin(sendin)one’sresignation〗辞去所担任的职务
他向上级提出了辞职要求
词
词
cí
【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one'swords;whatonesay〗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诗文中的词语〖sentencesinspeeches,poems,writingsoroperas;speech;statement〗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状纸;诉讼〖lawsuit〗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ci—classicalpoetryconformingtoadefinitepattern〗。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
词
cí
【动】
说,告诉〖tell〗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词不达意
cíbùdáyì
〖thewordsfailtoconveytheidea〗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他的诗是如此疏忽…如此马虎、潦草和词不达意
词典
cídiǎn
〖dictionary〗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词调
cídiào
〖tonalpatternsandrhymeschemesofcipoetry〗词的格式
词法
cífǎ
〖morphology〗语法内容之一,包括词的构成、组合,词形变化等内容
词赋
cífù
〖atypeofclassicalChinesewriting〗词和赋的合称
词根
cígēn
〖root〗词的主要组成部分,词义构成的基础部分
词话
cíhuà
〖notesandcommentsoncipoetry;novelwithpartsinversecommonintheMingDynasty〗
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记载词的作者事迹的书
散文里间杂韵文的说唱文艺形式,是章回小说的前身,起于宋元,流行到明代。明代也把夹有词曲的章回小说叫做词话
词汇
cíhuì
〖vocabulary;wordsandphrases〗一种语言中所有词的总和,也指某一范围内所使用的词的总和
词句
cíjù
〖wordsandphrases〗∶词和句子;字句
空洞的词句
〖terms〗∶措辞
用热情洋溢的词句描写
词库
cíkù
〖word-stock〗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词类
cílèi
〖partsofspeech〗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通常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前者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英语,传统上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前置词)、冠词、连接词和感叹词八大类。现在语法因派别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和称谓
词牌
cípái
〖namesofthetunestowhichcipoemsarecomposed〗填词用的曲调名。如“菩萨蛮”、“西江月”
词曲
cí-qǔ
〖ageneraltermforciandqu〗词和曲的合称
词讼
císòng
〖lawsuit;legalcases〗诉讼
词素
císù
〖morpheme〗语言中构成词的要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又叫“语素”。
词坛
cítán
〖acircleinwhichtowritewordstoagivenmelody〗填词界
词坛故事
词头
cítóu
〖prefix〗构词成分之一,指词的前缀
词尾
cíwěi
〖suffix〗构词成分之一,加在词的最后,表示某些附加意义或语法意义,如“躺着”的“着”、“同胞们”的们
词位
cíwèi
〖lexeme〗某些语言学家给语言词汇的基本单位起的名称
词形
cíxíng
〖morphology〗指词的形态,印欧语系语言等词的形态随词表示的语法意义的不同而变化,汉语词的形态变化不丰富
分词或动词的词形
词性
cíxìng
〖syntacticalfunctionsandmorphologicalfeaturesthathelptodetermineapartofspeech〗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如“一瓶胶”的“胶”可以跟数量词结合,是名词,“胶柱鼓瑟”的“胶”可以带宾语,是动词
词序
cíxù
〖wordorder〗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在汉语中,词序是一种主要的语法手段。“不很好”跟“很不好”,“了不得”跟“不得了”,“房子比树高”跟“树比房子高”,词序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词义
cíyì
〖sense〗∶指词所包含的意义,即词的内容
〖acceptation〗∶也可以指某一固定词组包含的意义
词语
cíyǔ
〖wordsandexpressions〗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
运动界的技术性词语
词源
cíyuán
〖etymology〗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词藻
cízǎo
〖flowerylanguage〗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词缀
cízhuì
〖affix〗构词成分之一,附属于词根或短语之前、之后或插在词或词根中,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用以产生一个派生词
词族
cízú
〖wordfamily〗在单一语言中的一组同源词
所属的词族
词组
cízǔ
〖phrase〗指两个以上词的语法和语义的组合;亦指速记中短词组的符号或字母的常规组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