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和行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字型结体上:
字型结体,章草的字型基本平正,大小几乎相等,字与字中间无牵连,比较好认。今草的字型大小参差,结字连惯。删繁就简,字的相同偏旁可以代表不同意义。结体逛放,竟严谨又自由。识字难度大。
而行书虽然也大小参差,但幅度没有今草大。行书字型基本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字体相对平正。结体非草非真。识字容易。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俯(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作文章要不拘一格
什么是“离方”、“遁圆”?这就要求文学 创作不要拘泥于事物的表面形象, 创作不要拘泥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应充分发挥自己 的文学想象。就像王元化解释的那样: 的文学想象。就像王元化解释的那样:“方者不可 直言为方,而须离方去说方;圆者不可直言为圆, 直言为方,而须离方去说方;圆者不可直言为圆, 而须离圆去说圆。也就是说,不求其形似而求其神似。 只有做到了“离方遁圆” 才能“穷形尽相” 只有做到了“离方遁圆”,才能“穷形尽相”,即 准确、艺术地表现事物的形象。 准确、艺术地表现事物的形象。 清人刘熙载说: 按实肖像易,凭虚构象难, 清人刘熙载说:“按实肖像易,凭虚构象难,能构 象乃生生不穷。
- 上一篇:“而立之年”是指什么?
- 下一篇:“老态龙钟”中“龙钟”是什么意思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