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
建造佛塔的功德很大,但你救一条性命所得到的功德,胜过建造七座佛塔的功德。
浮屠是一种上有七层塔盘,中有倒扣半圆苍窿,下有刻有各种雕刻的底座的建筑。
浮屠的作用是存放高僧舍利子的地方(对印度教他具有同样的功能)。偶在国内看到过‘塔林’那是存放中国古代高僧舍利的地方,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可惜都是‘塔’的建筑形式,没有一个‘浮屠’;当然这也怨不得他们,不知道又如何建造?但是如果你有幸瞻仰塔克希拉,就会发现那里至少两千年前的高僧墓地,整整齐齐全是浮屠,而塔只有寥寥几座。
中国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于这个成语,一般人的理解是:与其你花大价钱造一个有七级之多的浮屠(一般人理解就是宝塔)来讨好上帝(五级,六级当然就更不在话下。)还不如救人一命来的更实际些。
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除了法显、唐僧等少数取过经的中国僧人以外,这一千多年来,不要说普通中国人了,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见到过浮屠的高僧都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知道浮屠的样子和它的作用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因为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的诞生地,即坎大哈文明已经毁于一旦,当地人转信其他宗教,而接受了佛教文明的其他国家,如泰国、中国、日本等还没有来的及学习浮屠文化,它的发源地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从此,起码在中国人的心中,只知道一个浮屠的名字,而它真正的样子和作用都不曾被人们所真正了解。
《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浮屠,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后人们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浮图(杂语)Buddha,又Stu%pa,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秘藏记本曰:‘浮图,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图也。’新译家以为窣堵波(即塔)之转音。智度论十六曰:‘诸聚落佛图精舍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瑜伽伦记十一上曰:‘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图者,音讹也。’梵语杂名曰:‘浮图,素睹波,塔,制怛里。’世多通用后义。
“浮图”是汉语外来语,佛教语。梵文 Buddha 的音译。现代多译为“佛”。在佛教中,成了佛后的名号。这个字是动词“ budh” (觉)加上语尾“ta”构成的过去分词(意为“已经觉醒”)。历史上,“佛”这个字在汉语里有种种不同的译名:“佛陀”,“佛徒”、“浮陀”、“浮图”、“浮屠”、“佛图”等,都是音译。“佛”最早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佛教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并取代“浮图”等译名。
不过,这句话里的浮图,指的是“塔”。
古人也称佛教为浮图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图(常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句中的“浮屠”解作佛塔)。古印度佛教徒筑佛塔是为了埋藏佛之舍利,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塔在中国也扮演补全风水、镇压妖邪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