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被超人世的幸福所蒙蔽,而不知道人世的实际。
出自战国荀子的《荀子·解蔽》。
节选原文: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译文:
墨子蒙蔽于只重实用而不知文饰,宋子蒙蔽于只见人有寡欲的一面而不知人有贪得的一面,慎子蒙蔽于只求法治而不知任用贤人,申子蒙蔽于只知权势的作用而不知才智的作用,惠子蒙蔽于只务名辩而不知实际,庄子蒙蔽于只知自然的作用而不知人的力量。
扩展资料
《解蔽》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所以,人们必须以“虚壹而静”的方法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治国之道,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这样,就能“明参日月”而不会再被蒙蔽了。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是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解蔽
“人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这句话是对的。
意思是:人苦的是永远不知道满足,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出处:西汉班固《后汉书·岑彭传》
原文:‘’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译文: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扩展资料
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得陇望蜀
意思: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做了什么事,你最好不要去做(一般是指做坏事的人)。
引申意思:为人处世要光明正大,不要耍小聪明搞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自以为别人都不会知道的坏事。 要想别人不知道你做的事情,就除非你自己不要去做。这个主要说的是别人做的不好的事情,含有贬义。
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白话译文:
想要让别人听不到自己说的话不如自己保持沉默不说一句话,想要让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事情不如干脆不去做。
扩展资料:
《上书谏吴王》作品背景:
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
人不穷不知苦 人无智不知情 双重否定
意思是 人穷才知道苦 人有只会才懂控制感情
- 上一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谁说的?
- 下一篇:“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