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贤妒能的曹操
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杨修,特别聪明,又喜欢展露才学,多次引起曹操的不快,有一次,曹操让工匠们盖一个花园,修好之后,曹操来视察,在大门上写一个“活”字,随后扬长而去,工匠们不知道什么意思。
杨修告诉他们,丞相的意思是觉得们太“阔”了,于是工匠们又把门改小了,这次曹操比较满意,但听说是杨修的主意,心里不是滋味。
还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盖上写了“一合酥”,就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出去了。杨修看到后,竟然把酥分给众人吃了。曹操知道很生气,质问杨修。
聪明的杨修说:“丞相不是在盒盖上写着‘一人一口酥‘么?”曹操听了无话可说,但却更加嫉恨杨修了。
后来,曹操一次攻打刘备,受到抵抗,久攻不下,心里很难过。厨师给他端来一碗鸡汤,他看见其中有一块鸡肋,正好,这时部下来询问当天的口令,他就顺口答出“鸡肋,鸡肋”。
消息传到杨修耳朵里,他就对人说,鸡肋这个东西吃起来没多少肉,扔掉了又很可惜,丞相看来快要退兵了。本来将士们也不想这样无休止的打下去,杨修这样一说,他们都高兴地准备回家呢。
曹操听说后,认为杨修动摇军心,就乘机把他给杀了,可是不久之后,曹操果然就撤兵了。
扩展资料:
1、陈祚明:“德天分甚高,因缘所至,成此功业。”
2、黄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3、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4、毛泽东:“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5、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比如曹操。反抗董卓暴政是曹操发起的。这个时候曹操是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开始膨胀,但是仍然报以“天下归一”的远大理想。而赤壁之战后,曹操明显沉落,尤其是在刘备和孙权的组合拳打击之下,汉中不要了,樊城也不想要了,还打算迁都。守的意识开始占了上风,失去了当年的雄风。对于曹操自私的说法,主要是来源于三国演义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名言。但是这句话是《三国演义》给曹操加上的,并非曹操原话。
“吕伯奢事件”史书上的记载是矛盾的,《魏书》讲吕伯奢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从董卓逃亡时和几个人骑马去找吕伯奢,刚好吕伯奢不在,结果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共谋抢劫曹操一行人,结果曹操反击杀了数人。这算正当防卫,没什么不仁可言。——有美化的成分。
《世语》则说吕伯奢虽然外出,但是五个儿子都很客气,以宾主之礼对待,但是曹操因为吕家对人太好,反而满怀疑心,拿剑在当天晚上杀了八人后离开。——这个比较靠普,但是在那中复杂的情况下,很难怪曹操多疑。
《孙盛杂记》则提,因曹操听到异声(原文是食器声,不见得是刀具声),于是满怀疑心,连夜杀人,临走前悲凄的留下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成分。
如果说曹操自私的话,应该在赤壁大战前后表现的最充分。但是三国中孙刘两人难道不自私吗?刘备为了自己发展,利用刘璋对自己的信任,夺了益州,为了报复孙权,不听劝阻,倾国所有,导致惨败,从此蜀国再也没有能力与孙、曹抗衡。孙权为了打击关羽,谋得荆州,不顾北方强大的敌人,破坏孙刘联盟,导致三国最终归晋。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得以好坏来分,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分析。因此刘备不一定那么善,曹操也并非那么奸。
算啊,曹操手下那么多人为啥跟着他,还不是看中曹操这个人,最后魏国统一
- 上一篇:三国战纪人物出招表
- 下一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