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左传》的记言文字: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炼,委曲有致,栩栩如生。《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讲读】《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
(一)、《晋公子重耳之亡》分析:
重耳出亡的原因:晋献公宠幸骊姬,王室发生内乱,申生遇害,重耳受牵连,不得不出亡。
重耳出亡十九年,历尽艰难,备尝冷落,由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逐渐锻炼成为一位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应付各种事变的胆识才干,气量恢宏、性格坚强的一代霸主。文章真实生动的记载了这一流亡过程和重耳性格的成熟过程。
艺术上,这篇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是高超的叙事艺术。本文涉及的人物多,时间长,头绪多,作者络绎写来,繁而不乱。选材布局,繁简适当。层次之清楚,几乎无懈可击。
其次是富于故事性、戏剧性。作者在叙述基本故事事件的同时,恰当的穿插了一些细节描写,如五鹿乞食、桑下之谋、薄观裸浴、馈飧置璧、沃盥挥匜、降服谢罪等等。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读之趣味盎然,又不失历史的真实性。
第三,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子犯的机智,赵衰的稳重,曹共公的委琐,寺人披的阴险狡诈,竖头须的随机应变,介之推的高风亮节等;文中的七个女性也都各具特色。
(二)、《秦晋崤之战》分析:
1、围绕中心选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秦晋崤之战》紧紧围绕秦穆公“劳师以袭远”的战略错误导致战争失败这个中心,把众多的人物、纷杂的事件组织起来,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穿插描写,以蹇叔论战为纲,通过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先轸论战等情节,来一一印证蹇叔的预言。至于战争的具体经过则不是叙述的重点,所以一笔带过。这种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手法对后世的历史散文有很大的影响,如《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写法。
2、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突出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形象。如蹇叔的忠直耿介、老谋深算,秦穆公的刚愎自用、最后能自我反省,王孙满和弦高的机智聪明,先轸的忠直急躁,文嬴的花言巧语等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3、含蓄委婉、巧妙得体的外交辞令。主要有三段外交辞令:弦高犒师的一段话语意双关,外表彬彬有礼,骨子里却虚实相间,软中带硬,句句是弦外之音。皇武子辞客一段话,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话中婉转而又严厉的揭露了秦国的阴谋,下达了逐客令,使秣马厉兵的秦军狼狈逃窜。孟明谢辞一段话绵里藏针,话中带刺,所谓“三年将拜君赐”,表面上感恩戴德,骨子里却含有报仇雪恨的誓言,点破了阳处父诱捕的企图,流露出侥幸生还的得意心理。
(三)《烛之武退秦师》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它记载了公元前630年发生在秦、晋、郑三国之间的一段史实,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复杂的矛盾斗争情形。当时三国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秦国是西方的大国,晋国是中原的大国,郑国与晋国是邻国,郑国比较弱小;而秦、晋在晋公子重耳亡命各国时就已经建立了联姻关系,世称“秦晋之好”,当时秦伯曾给重耳“纳女五人”,“文嬴(穆公之女)与焉”;但秦、晋之间虽表面上有联盟关系,实际上在争夺中原霸权上明争暗斗。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之争。秦、晋围郑,即得利益者是晋国,这一点秦穆公应该是清楚的;但贪得无厌的秦穆公经常做出利令智昏的事来,一旦晓之以利害,秦穆公会幡然醒悟的。而老谋深算的郑国老臣烛之武正是利用了秦、晋之间的这种利益冲突。这也是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服秦穆公退军的一个重要的背景。
文章首先交待了秦、晋围郑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是十足的霸权逻辑,狼吃小羊总得找个理由,实质是晋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欲兼并郑国寻找的借口。老臣烛之武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捐释前嫌,勇敢地以弱国使者的身份担负起“退秦师”的外交使命。他“夜缒而出”见秦伯(秦穆公),要劝说秦国退军。怎样开口呢?从哪个角度进入说辞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个开头太费斟酌了,如果一开口就低三下四地乞求秦国退军,太有失于国家的尊严,秦穆公也不会轻易答应;如果一开口就数说秦、晋围郑的“不义”,反而会激怒秦穆公,——因为春秋时期的那些战争无所谓正义非正义;如果一开口就说晋国的坏话,离间秦、晋联盟,这样太直露了,可能让秦穆公一开始就觉得烛之武是“说客”而拒之于门外。烛之武不愧是外交经验丰富的老臣,他深知此行干系甚大,于是一开始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他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先用肯定语气承认郑国“既知亡矣”,也就肯定了秦国必定胜利,以顺应并满足秦穆公好大喜功的心理;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表面上似乎肯定了“亡郑而有益于君”,但谦卑中已经露出了锋芒,已经触及到了秦国的利益问题。但此时还不能挑明,因为正处在利令智昏状态下的秦穆公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所以烛之武恰当而适时地用一个“若”字由肯定语气换成了假设语气,先旁敲侧击一下,让秦穆公想想帮晋国攻打郑国是否对秦国有益。然后才挑明其利害关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指出:灭郑,对晋有利,而对秦不利;相反,不灭郑,从长远利益看,对秦只能有利。烛之武从正反两方面把这个利害得失说穿了,说透了。可以想象,此时秦穆公肯定已有了松动。烛之武此番来的目的,一是要说服秦穆公退军,二是要瓦解秦晋联盟。第一个目的已基本达到,所以烛之武乘势进逼,要达到第二个目的。要瓦解秦晋联盟,也就是要挑拨离间秦晋友好关系,于是接下来烛之武说了一些晋国的“是非”: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既说晋国的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秦、晋间难以共事;又揭露晋国的贪得无厌,并且指出晋国有“肆其西封”“阙秦”的野心。句句说到了秦穆公的痛处,处处为秦国考虑打算。终于说服了穆公退军,又瓦解了秦晋联盟,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外交使命,而且又有意外的收获——秦国反过来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又成了之后秦晋崤之战的前奏),不但是一箭双雕,而且成了“一箭三雕”,真可谓“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之处在于:首先,烛之武是郑国的使臣,代表的是郑国的利益,他的目的是要挽救郑国,但整个说辞没有一句是站在郑国的利益上替郑国着想,而是处处站在秦国的利益上替秦国着想,所以能打动并说服秦穆公退军;实际上处处为郑国利益着想,这种迂回策略太高明了。其次,说辞的三层意思前后关联,层层深入,步步逼近。第一层先作谦卑态,以获得秦穆公的好感,并满足秦穆公好大喜功的心理;站稳脚跟后接着摆出灭晋使“邻之厚,君之薄”的利害得失,使秦穆公不得不警惕;最后揭露晋国的贪得无厌和野心,这样就彻底瓦解了秦晋联盟,达到了退秦军的目的。第三,整个说辞棉里藏针,柔中有刚,平和谦卑中露锋芒,曲折委婉中显气骨。而且每一层说辞都先用肯定语气再用一“若”字引起的假设语气,从正反两方面去陈说利害得失,所以说理极为透彻。烛之武不愧是春秋时代杰出的外交家。他的这段外交辞令,在当时曾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作用,无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绝妙言辞,经过《左传》作者的润色、加工、锤炼,于是成为千古传诵的美文,跟《左传》中其它精彩的外交辞令一样,代表了《左传》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平原君
忧社稷 出生入死 雄辩彰显忠义
凭智勇 临危受命 巧言说退秦师
出句:三寸不烂之舌, 胜过百万之师;
对句:四两够轻之砣,拨起千钧之物。
“四两拨千斤”之说,道家哲学,最早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原文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太极拳功深者,以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实就虚等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以敷盖、封闭等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特点。 俗语所谓“四两拨千斤”是以小力胜大力之意。
- 上一篇:三头六臂指谁?
- 下一篇:三国演义开篇词是杨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