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是一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为政》,原文表述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篇文章将探讨“三十而立”是不是人们口头上常说的“立”,真正“立”的又是什么。
1、成家立业?
按照传统社会观念讲,30岁的人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也稳定下来。若未此,一些父母长辈们往往会拿出“三十而立”的道理来,施压或勉励他们的后辈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成熟起来并且尽早减轻家庭的负担。否则,“幼稚”、“啃老”的意识恐怕要生起了。80后与90后成长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2019年是80后最末一批30岁的一年,之后再无30岁,转而90后继续奔三。现今30岁的未婚青年比比皆是,虽有事业但无成家,也可能立业不稳,那是否就“立”不起来?古代的“立”字是否同现代汉语的意思?传统观念里的释义是否合孔子的本意?况且,古人对具体数字往往存在虚指约数,是否为绝对的30岁,不可知也。
2、立的是谁?
原文出处的首字是“吾”,换作现代汉语意思为“我”。说此话的主语指孔子,换而言之,“三十而立”是孔子本人的“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于自己30岁时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而非他人。作为孔子的自我报告或人生总结,这更恰当也合时宜。诸如“你们都应该学习我”、“你们都要对照我的言行举止来”的话,孔子可从来没有说过。只是后来人认可赞同并推崇传播,把这当作看齐圣人的一句格言。至于谁推崇的,并无据可考,可能是孔子的学生,也可能是古代的某些文人贤达,甚至帝王将相。三十而立”有孔子的思想,确有道理,但如果非得30岁而立,是否显得有些牵强,就如应试教育般,每个人必须如此?20多岁立过早?30岁后就立不起来?若非如此,则是非常值得讨论的命题了。
人生哪有什么规划而言,每个人境况不一,规划自己在哪个年纪必须成功做到什么事和做到什么程度,本就荒谬。谁都无法预见未来之事,何必执意于“三十而立”的焦虑,给自己的人生拷上无形的目标枷锁。
3、要立什么?
关于“立的是什么”,历来学者大家都有不同认识或不同程度的认识。前面所述“成家立业”是最普遍于民间市井的一种,还有说法是“坦然面对一切困难的能力和态度”,或“立德、立言、立身”,或“外能立足社会,内能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自我人格独立的自觉意识”也是其中一种。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解说:孔子十五岁时立志作学问,再经过十五年的阅历经验与人生磨炼,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为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下来,就走这条路;但仍有怀疑和意志摇摆的现象,所以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注:形而下是儒家哲学中指有形质的或已成形的东西,与形而上对称);到了五十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达到一定人生境界,“天命”为哲学概念,就是形而上的思想范围了。六十岁,对外界毫不动心,不生气,心理平静却明确是非善恶。七十岁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仍旧保持合理的社会关系,同时能够从心所欲解释和传授人生思想。
四十而不质疑三十的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人的思想境界逐步提高,孔子的15岁至40岁仍旧是学习领会的人生阶段。所以得知,“30岁就要如何”并非孔子的本意。
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1、“志于学”——孔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习周公之礼,亦即立志于继承中国文化。
2、“而立”——孔子30岁就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仁”学思想体系基本成型),独当一面,自成一家(开始招收弟子,逐渐形成儒家学派)。
3、“不惑”——孔子40岁就已经对于各种人生问题深入思考而没有疑惑了。
4、“知天命”——孔子50岁就已经体会上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而勇敢承担了。
5、“耳顺”——孔子60岁就已经能够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立场的观点而分别肯定其合理之处。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70岁就已经修养纯熟,心中念头纯善无恶,完全合乎规范规矩了
是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
是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
- 上一篇:三国演义第46回
- 下一篇:三国正史中,赵云长坂坡杀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