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提起“三军”,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实际上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后一句为: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出自《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
原文为“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解释: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拓展资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出自赵文奎整理的《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与林占财的《森林中的远征》。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拼音: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英文:Food and fodder should go ahead of troops and horses。
译文: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时代:战国时代
出处:最先出自《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为民间俗语。(南皮县志十四卷 首一卷 赵文奎修 刘树鑫 纂 民国二十一年即1933年排印本)
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扩展资料:
近义词:未雨绸缪、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有备无患
反义词:亡羊补牢、临渴掘井
示例: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千万人民除了保证前线军需弹药粮草的供应处,还不顾一切艰苦,热情地转运与看护伤员。”
史料:当时曹操正与袁绍作战,袁绍号称有百万雄师,而且粮草充足。曹操处于明显的劣势。许攸在袁绍处得不到重用,投奔曹操,曹操赤脚相迎。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粮草,结果最后反败为胜,成为一代枭雄。而曹操当时仅剩下三天的粮草可以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