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 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个到处都能找得到的。意思嘛:简单地说,就是林妹妹自感身世凄凉、寄人篱下,孤单无友,无可倾诉之人,有如花瓣飘落。
指的是: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表达了林黛玉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作品出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葬花吟》。
【朝代】:清朝
【作者】:曹雪芹
原文: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译文: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几时。一朝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
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与黛玉同看《西厢》,宝玉说自己如“多愁多病”的张生,黛玉如具有“倾国倾城貌’’的莺莺,这等于是那个时代最直白的爱情表露。
碍于当时的礼教,也怕宝玉把自己看得太“轻薄”,所以黛玉竟“眼圈儿红起来”。有尊严的大家小姐,谁敢对她们表白爱情?在那时,表白爱情一方面固然是喜欢对方,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尊重对方。
所以黛玉竟有些委屈,怀疑宝玉利用“淫词艳曲”来“欺负”自己。黛玉毕竟是了解宝玉的,听了宝玉这样的表白,心里毕竟是喜欢的。所以宝玉刚一发誓,黛玉就“破涕为笑”,也随即引用了《西厢记》中的词语,说宝玉“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黛玉同样引《西厢记》,就等于接受了宝玉的爱情表白。通过共阅《西厢》,宝黛爱情前进了一步,“朦胧度”有所减少。
在《葬花吟》中,有这么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闺中女儿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可见,她是以花代己,葬花也是另一中的对自己的爱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葬花吟
出自曹雪芹《红楼梦》27回里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字面意思是花儿在每一年的日子里,一年三百六十天(农历每年是360天)里,没有一天不禁受风或霜的摧残,正因为如此, 花儿才过早的凋谢了。后来,人们用它来形容生活在非常艰难的环境,没有一天好日子过。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更包括社会环境。
意思: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
节选:《葬花吟》清代·曹雪芹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翻译:
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飘零,李花纷飞。待到明年大地春回,桃树李树又含苞吐蕊。只是明年的闺房,里面住的又是谁?
新春三月燕子的巢儿刚刚垒成,可是为了垒窝你糟蹋了多少鲜花?明年百花盛开时节,你还能叼衔花草。可是房主人可能早已死去,旧巢也已倾落,只剩下空空的房梁了。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多长的时间。一旦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
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扩展资料
赏析:
《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
- 上一篇:“一叶知秋”的下一句是什么?
- 下一篇:OppoN3广告的主题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