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妄说之】非己所安不加于物2018.9。6
无责附 网搜出处经文节录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
自爱身命不应杀生。
自重资财不应偷盗。
自护妻室不应侵他。
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
何以故?
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
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本处乃至本文以下一切引用经文,皆属网络搜索,若有错漏,概不负责)
---------------------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其实字面意思,师兄们应该都大概明白,
至少‘非己所安’是明白的:
————不能令自己安稳、安住的/令自己不能安稳、安住的。
主要在于“不加于物”不知道指什么。
那么正好,需要细细分析,这个“物”。
“物”,
从范文正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粗知:
物、己相对,物为“他物”
即,除自己以外的事物。
在本经文中,则可解为,‘其他一切众生’。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
不能令自己安稳、安住的(事物),(就)不施加在其他一切众生身上
这就是佛制一切戒法之本“己所不欲勿劝他人”。
自爱命者则不应杀。
自爱财者则不应盗。
自爱妻者不应侵他。
自爱实语不应诳彼。
自爱和合不应间他。
自爱正直不应邪绮。
自爱柔软不应恶骂。
自爱止足终不於他而生贪欲。
自爱仁恕终不於他而生瞋恚。
自爱正见终不教他令生邪见。
(他版经文)
经中原文可知其‘戒法’本意。
而
再联系更多上下文可知,在此之外还有深意:
“物”,
从《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可知
不但外物转己,更有【迷己为物】,‘物即是己’。
由此: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
不能令自己安稳、安住的(事物),(就)不施加在“我”之上
什么东西“非己所安”(令己不安),又常“加于我”,更应“不加于我”呢?
那就是我们的“妄想”!!!我们的“贪嗔痴”!!!
(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妄想、贪嗔痴,令‘本心’‘不安’‘迷失’。
所以
不能让‘妄想、贪嗔痴’加于‘本心’
断诸妄想,安住本心
就是
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
凝住壁观
就是
入流亡所
就是
妄尽还源
……
(所谓无明。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2018-09-06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责附经文上下文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
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
自爱身命不应杀生。
自重资财不应偷盗。
自护妻室不应侵他。
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
何以故?
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
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
何以故?
如来觉者无所觉故。
善男子,
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
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
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
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善男子,
诸业自性是如来觉。
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
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
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
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
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
云何一相?
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
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推荐阅读《大佛顶 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 首楞严经》
推荐阅读《大般涅槃经》北凉译本40卷
有缘听闻《妙印法师-成佛之路》
佛家禅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象,六十四象生宇宙万物。”,是指万物的源头就是那个一,那个无,我们全都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灵体是没有界限的,身体是有界限的。“迷已为物”是指有时以为自己的身体就是自己而忘了自己的灵体,或者是指忘记了我们都是一体的。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来自首楞严经卷第二正文。
它的意思就是一切众生。从无始〈注〉以来,失却自己的本心。为外物所转。因此在外境中,观大观小,误认为自己的本心。假若能不被外物所转,而能转物,那就同於如来。身心圆明,处於不动的真际中。离开一切大小内外等相对范畴。可以在一根毫毛端,包含十方世界。
时间是无始的,无始来即是自有时间概念以来。
扩展资料:
“一切众生”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一切众生,自有知觉以来,即以种种分别心,认识外物。而不明白自己的本心本性。以外物的生灭变化为真实,迷失自己的真心。
正如阿难错认外境的大小舒缩为自己的见有大小舒缩一样。这就是随物所转。因此一个修行人,首先必须在六尘境界外认识自己的本性,达到“理无碍”的境地。
唐朝杜顺大师的“漩复颂”说:“世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身心一如,故言身心圆明。所以毗卢遮那,名遍一切处。又名光明遍照尊。虽然遍照法界,然而一切不离自性。自性即是法身佛,故言不动道场。道场即佛所在处。此时,已离一切相对概念,无小大之分,无内外之别,因此,於一亳毛端,便能含受十方世界。
- 上一篇:一个整字全部由圆圈组成打一成语
- 下一篇:一个半小时等于多少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