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是种有意识行为。
出处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近义词:听而不闻
反义词:置若罔闻、漠然置之
语 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一、释义
眼睛贵在辨别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智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没有什么听不到。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
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二、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三、出处
春秋管仲《管子·九守》。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
耳聪目明
【解释】: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引证】: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
【近义词】秀外慧中、心明眼亮、目达耳通
【反义词】耳聋眼花、愚不可及、头昏目眩、昏聩糊涂、不省人事、麻木不仁、闭目塞听、蔽聪塞明
二、作者简介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姜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病逝,谥号为敬。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贵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仲
方略一,领导风范与职业操守。鬼谷子用四个字来证明:安、徐、正、静。
安是指领导者要安详,有很强的自我性格的稳定性,遇到任何事情从容不迫。安详是一个人情绪没有大起大落,从容是凡事都在把握之中。遇到事情领导都惊慌了,员工更感到没主意、没主心骨了。
故事
诸葛亮在失街亭了以后,失去了打胜仗的根基,知道撤退了,把其他的部门各领数万人马,驻阵在不同的战略要地。诸葛亮亲自带了两千五百人去守着粮仓那个地方,司马懿突然地探到这个情报亲自提了十五万人马去攻打诸葛亮。诸葛亮手里只有两千五百人,也没有时间调兵回来了,那如何打得过司马懿?诸葛亮把城门打开,让军士们扮演成洒扫街道的清洁工,自己携着琴童在城墙上弹古琴。司马懿来到城门下面看诸葛亮在上面弹琴,神态自若、安之若素。用心去听,琴心不乱。司马昭都说了:“父亲,我断定诸葛亮里边的城里边绝对没有人,只有两千多人,十万人进去,怎么也没有问题。”但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神态自若、旁若无人、琴心不乱,说:“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他从来不做冒险的事情。此时他大开城门,里面一定有埋伏,于是撤走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诸葛亮内心有一点紊乱,敌人马上就会辨认出来。
安详从容、正直沉静、宽宏大度,则国家清平,天下丰腴。如果一个领导者宽宏大量,安详从容,正直而沉静,与他打交道的人无不会因为他而受益,叫“天下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这段话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说是善于参与,老是搅和、掺和,什么事情他都做,授权不彻底。而且虚心没有大志,那等待去死吧。还有一个版本对它的翻译是这样的:善于亲近民众,有很强的亲和力。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而组织还不够稳定,这时候领导者就要加强自己的修养,虚怀若谷,怀柔天下,用仁德之心去赢得大家的,以德服人,赢得大家对你的心里的认同,避免意气用事,免遭颠覆。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解释。
方略二,领导者要学会集思广益、明智之举。
鬼谷子谈到了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之,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之,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之,则无不知。”一个领导者,不要闭塞视听。当你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就失去了做决策的依据,容易犯错误。你应该让天下所有的人,你的臣民,你的手下,他们的眼睛变成你的眼睛,他们看到什么事情汇报给你,都跟你自己看到的一样。用天下之心体恤天下,那么则无不知,天下所有的事情都知道了。这就告诉做领导的,眼睛要亮,看得穿。耳朵要灵通,要听得真。心思要睿智,想得透。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天下就会辐辏而进,都会向你倾着强大的向心力。
姜太公也说过:“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自己把天下利益占尽了。”天下为公,是姜太公最早提出来的。为有义者得之,所谓以心换心,天下归心。以心换心,天下归心。所以领导者只是自己还不够,如果属员一起帮他听,帮他看,帮他想,他才能变成做大事的人。
方略三,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就是“听其术”。
在这个过程当中鬼谷子告诉我们两个原则:第一勿轻而许之,第二勿坚而拒之。
轻而许之就是很轻易答应别人一件事情,轻诺者,必寡信。尤其做领导的不要轻易地给大家许诺,不要失信于民。领导很轻易地做个许诺,很轻率地把它忘掉了。员工却记得很清楚,如果不能兑现,那么员工就对领导丧失信心了。
勿坚而拒之,别人提到事情,不要马上断然拒绝。不要听到什么建议,就断然拒绝。马上拒绝对方,让对方感觉你这个人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 “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高山再高可以达到,水再深可以测量。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听得进别人的话,能够采纳别人的建议,博采众长。那么你的思想是没有人知道你的深浅的。
方略四,赏罚分明。
鬼谷子告诉我们,“赏者贵信,用刑贵正”。赏给别人重在说到做到,要想处罚别人贵在公平合理。“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如果赏他罚他,必须要调查清楚,做对了赏他,做不对了罚他,要有事实依据。奖是遵循着人们追求快乐的原则,罚是人们忌讳恶、忌讳阴的结果。“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奖罚分明的团队,是不可战胜的。
方略五,善于提问,采纳雅言。
领导者会听建议很重要,因为一个人不见得什么都知道,但一定要有学习的精神、领教的精神。《鬼谷子》说:“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有主问。”如果你能把前后左右的事情都了解到了,你就不会有顾虑了。但是谁能把这些事情全都了解呢?所以,鬼谷子说,不知道不要紧,最重要的要学会向那些知道的人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方略六,遵循事理。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奖励的奖励,该晋升的晋升。“心为九窍之智,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团队做贡献了就要进行奖励。
“为非者,君与之罚”,违背了团队的价值观就要受到惩罚,只有遵循了管理的基本规律,团队才能够长久。
方略七,使用时要周密,绝不要厚此薄彼。
团队里最忌讳的是一碗水端不平,厚此薄彼,做事情不周密,考虑不周到,有遗漏。就像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父母过分疼哪一个,另一个都会不舒服,所以说做事要公道,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企业赏罚分明,是按照规矩来走的,而没有私利在内。企业员工才会合力、合拍,才会走到一起,才会有向心力。
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
译文
人君如果能用全天下的眼睛去观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会有什么不知道的。
《鬼谷子》在这即强调了:人君要做到明察秋毫,一定要透过表面的现象去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对于现代领导者的管理也有启发。一方面要会利用各种方式与手段了解各个层面的关系,同时,也要会分析与判断事物发展的状态与联系。这样才会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 上一篇:《牡丹亭》主要讲了什么?
- 下一篇:《相见恨晚》这首歌背后有什么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