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自己写的,你看看,我交给老师之后都得了很不错的分数!
一:
《论语》中孔子的等级观念
【摘要】《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论语》中不乏有等级观念的存在,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整个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作为春秋末期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仁”的学说,提倡“仁”、“礼”治国,而“礼”实质上就是划分等级。孔子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用礼划分的等级,人人都各安其分、各司其职,严守自己的等级名分。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言行的分析研究,来说明孔子的等级观念及其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性。
礼治最核心的是等级制度,孔子重视礼,其实就是用礼来为社会人群划分等级,礼的本质就是等级性。《论语》第十二篇第十一章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说是孔子关于等级秩序的经典论断,直译为“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要表达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等级上都有自己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僭越。
《论语·子路》中,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孔子这里所说的“正名”,其实就是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社会秩序井然,而当时的社会混乱,已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正名”就是要纠正这种混乱局面,来理清名分关系,它的提出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是为了维持一个好的秩序,减少纷争。
除了“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外,人们还会因年龄、辈分、学识、权力、财富等差异而形成上下之别,即所谓的等级。
在孔子的等级关系观念中,他认为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人与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如上所说,因为各种原因而划分不同的上下关系,从而形成了等级,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无不存在等级。论语中有一则,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回家应当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应当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当然也可看出等级观念的存在。父母、老师和兄长永远应当作为自己孝敬尊奉的对象,只有做到这些基本礼仪,才可以继续学习知识。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划分明晰,每个人都应当遵守,形成了一种礼的规约。
在人与天的关系方面,孔子认为主宰者是天,人们应当遵从天命,天命是至高无上的,他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另外,孔子称国王、君主为“天子”,“天子”是天决定者,可见人与天的关系中,人处于下位,这里体现了孔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但另一方面,孔子又坚信一部分人通过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即“学而知之”者,所以又有部分的唯物主义思想在里面。他以认识论的二元论来阐发了他的观念,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这种等级关系的存在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前提,是治国的基本。
从历史的角度看,孔子处于奴隶社会末年,他以等级观念作为自己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希望人们各安其分、各司其职,避免混乱以维持社会秩序,来达到治国的目的。这在那样一个时代,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这一思想就显得守旧和不进步了。他寄希望于“圣君贤臣”的光辉来给人民带来福祉,但这种本身就不平衡的上下位关系使得这一希望变得渺茫,处于上位的君主与权势只能是越发的欺压底层人士,社会亦越发混乱纷争。
所以,对于孔子的这种维护周礼的等级思想,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充分认识其优缺之处,有助于我们对孔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
浅论《论语》的语言艺术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和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离不开关系,《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独具语言艺术魅力的作品。《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文中大量运用雅而俗的语言,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言简意赅地传达出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主张,形象地刻画了诸多人物。可以说,正是由于语言的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得《论语》具有如此傲人的文学成就,并且流传千载而仍拥有无穷的魅力。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即是论纂语言的作品,其语言来自于孔子及其弟子。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本文着重从语言的平实质朴,富含感情,言简意赅以及巧用修辞等方面对《论语》的语言艺术加以探讨,希望能对《论语》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论语》语言的质朴无华、富于哲理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从“儒者崇实”的思想特征,洞察了《论语》“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的语言艺术特色。的确,《论语》语言质朴无华,有着独特的语言风貌。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自然”即指口语化和语言的通俗化。《论语》所采用的语言多为“雅言”和口头语,经过加工锤炼,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深刻但却平时的语句。如开卷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无任何粉饰之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达出了学习要时常温习的道理,并没有呆板的说教,但却使人读来庄重而又富含哲理。再如《述而》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形象简约地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对于“不义而富且贵”的鄙视,传达出了做人的道理,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二、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论语》语言的质朴无华却又端庄典雅,通俗易懂却又富含深意的性格确实是其语言艺术的一大亮点所在,纵观《论语》,我们还可见出它语言的又一个特征,它常用很简短地语言,但却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含义,用两个词概括,那便是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论语》很少见有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大多是简短的话语,人物间的对话从不冗长,文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大都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参悟其中的道理。《论语》中有很多含义深刻、发人深思的语句,历经千载仍旧为人们所争相传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有很多,这里便不一一列举,总之,读《论语》,常会为它的微言大义所折服,从一句看似普通的话中咂摸出做人之道、治学之道等诸多道理。
三、富含感情
《论语》中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加富含特色和感染力。
《雍也》中有一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安贫乐道,敦厚贤良,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孔子把他当做知音和道德学问的传人,此句为孔子夸赞颜回语句,表达了自己对颜回的赞赏之情。再有一句是颜回不幸早逝,孔子悲痛欲绝,发出“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深沉叹息,那种深厚而真挚的师生感情蕴含在这简短的语句之中,这里的语气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整个句子充满了那种哀叹之情,感染力甚是强烈。
又如《述而》中,“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也”等语气词的运用,把对自身的无限感慨和对周公的无限思慕,表达得意味深长。诸如这些例子还有很多,语言传达的情与义,爱与恨,喜与忧,使得《论语》更加富于特色。
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之前说到,《论语》语言有口语化的特色,再加上儒家崇实尚简,形成了《论语》平实深刻、言简意赅的特点,但是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的是,《论语》中还有大量修辞的运用,它常和之前说的那些特点一起表现出来,构成了《论语》语言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论语》中所用修辞很广泛,比喻、对偶、排比、衬托、借代等,手法多样,这里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借歌颂松柏的挺拔耐寒,来间接表达对正直不阿、洁身自好的人格的赞扬,将拥有这种人格的人比作松柏,巧用比喻,形象而又鲜明。再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将流逝的时间与消逝的川流联系在一起,感叹时光易逝,劝勉人们要抓住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以上两句对比喻的纯熟运用,使得文章有理有趣,自然、生动地传达出哲理,让人觉得真切、受用。再有对偶的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泰而不骄,小人娇而不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些句子巧用对偶,从形式上看,整齐匀称,从内容上说,更是用对比论述传达了事物深刻的本质。排比手法在《论语》中可谓随处可见,“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句子读来富有气势和表现力,并适应了从多角度说理的需要,为后世所广泛应用。
《论语》所用修辞远不止以上论述这些,还有诸如借代、摹状、对比等等,这里便不一一论说了。通过以上所举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见出《论语》运用修辞所展现出的另一种生动感人的形象,让人不得不为其语言艺术而赞叹。
综上所述,《论语》的语言确实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我们读它的语言,越读越能感悟出其中独特的味道,这也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不过,我所述的只是它的语言艺术的一小部分,《论语》更多的语言魅力还要待我日后继续学习,慢慢发掘。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动筒于国学》
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冯梦《杂语》编撰了这样一个故事:
或问:“孔门七十二贤人,已冠者几人?未冠者几人?”
答者曰:“已冠者三十人,未冠者四十二人。”
问:“何证?”
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评论:曾子够聪明,用“忠恕”二字概括了孔子的人生哲学。子贡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却没有悟到。而是孔子直接告诉了答案,“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当然有原则问题,但更多的时候是理解的问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恕”。把这个字拆开看,如心啊!如同自己的心,你心里喜欢的,你想得到的,别人也是如此,你讨厌的,别人肯定也讨厌。凡事都要往宽处想,并且要经常换位思考,当教师的,就想想如果我是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老师。当领导的,就想想如果我是一般教师会期盼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当父母的,就想想自己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顽皮、淘气。
是的,要想自己活得高质量,也得让周围的人活得高质量。只有双赢、平等才能赢来和平和幸福。让我们一起努力践行孔子所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训条吧!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评论: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领导人本身端正,思想纯正,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如果本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是没用的。所以首先自己得树立榜样。
榜样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言教很重要,但身教胜于言教。无论是当教师还是为人父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禁止;要求别人爱岗敬业,自己首先勤奋忘食;要求别人互相理解,团结友爱,自己首先与同事和睦相处,配合协作;要求别人不占便宜,首先自己要公正无私。正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管好自己才是我们的本分。
- 上一篇:《送给小狐狸的礼物》中有哪些内容?
- 下一篇:《红楼里的那些事》最新txt全集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