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1、原文
“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2、解释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扩展资料
“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
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
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定时期的产物有一定的理由与作用 然而时代是往前走的 这样的东西应该一分为二看待 当时是有益的而在当代却是一种封建时期的产物 不适宜了 而当中的内容我想也是有益有弊 我们依旧是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
《三字经》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儿。所谓糟粕与精华,很大程度上由权力说了算,由权力选择性地“去伪存真”,哪怕民意并不认可。
“该不该删减国学糟粕”是新年伊始讨论得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继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禁向中小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国学读本之后,湖北媒体昨天也报道了该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删节的消息。
这么看来,删除国学中的“糟粕”,似乎在一定范围内已形成共识,当然,这个范围主要指教育系统。但这事儿在民间却存在另一种共识:反对“删除糟粕”。理由包括,学生有了解原著的权利;学生有区分是非对错的能力,诸如此类。但掌握教育管理大权的人提出,“带有糟粕性的内容”可能“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如此良好的出发点,起码可以打动不少学生家长。于是,我们在网络辩论中可以看到另一种微小的声音:中小学生恐怕并没有区分是非对错的能力,所以原则支持“删除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然是个无比正确的道理。但这个道理不能乱理解,以读一本书为例,意思是说:读到好东西要吸取,读到不好的东西就要放弃;而不是说:我们只能读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就要删除或撕掉。显然,山东等地教育部门采取的就是后一种野蛮手法。有人说,等青少年们长大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可以再读原著嘛!貌似很中庸的这句话,其实挺不靠谱的——中学生如果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难道要让他们成年了再去读原著?小学生压根就读不懂国学,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才行,既然有家长和老师在,还怕孩子们学到“糟粕”么?
其实关于国学糟粕的定性,本身就有问题。国学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在有些人眼中,国学中的许多著作糟粕多得惊人,根本不值得一读。譬如《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理解成是鼓吹愚民政策;“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被理解为宣扬等级、愚忠思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则是歧视妇女的一句名言。这些内容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理解,至少现代人不会认为它们是“精华”。如果都“去其糟粕”,恐怕有些国学读物会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如此看来,所谓糟粕与精华,很大程度上由权力说了算,由权力选择性地“去伪存真”,以适合教育需要,哪怕民意并不认可。如报道所示,在湖北部分学校新编印的经典读本里,“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经典语句被删掉。至少在我看来,这两句话并不像“糟粕”,反而具有现实的讽刺意义。譬如前一句,在“学位房”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当代“孟母”其实无所不在。后一句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意思,这话对如今的许多穷人仍有意义,但现实又往往遭到“拼爹游戏”的无情嘲弄。
通过这件事,我怀疑我们如今读过的所谓国学原著到底是不是原著,有没有经历过类似“删除糟粕”的过程。譬如有人说到,“以德报怨”被他误解了很多年,直到后来才知,这词儿原文应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此看来,如今的青少年将来能否读到国学原著,好像还是件挺悬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