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诗经·小雅· 车舝》,是说一个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让人景仰,如大道一般让世人遵循,让人不禁将他的举止作为行为,虽然不能到达和那人一样的品行和才学,但也会心之向往,时刻规范着自己。
意思:看到高山就停下来仰望,看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模仿他,虽然不能达到他们的高度,但心里还是努力那么去做。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诗在《小雅》里,“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读háng。“行止”的“行”就读xíng。
但后来将《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会误读为xíng。
“止”通“之”。
景行(háng 道路)行(xíng 跟随)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义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出自:《 诗经· 小雅· 车辖 》
原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释义:人们行动的准则。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虽然不能达到(上面)这样的境界,但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高山”既喻高尚的德行。
“仰”是慕仰;
“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
扩展资料:
止在古文中的意思:
1、认为、以为。
2、用。
3、原因。
4、介词,因为。
5、介词,用。
6、介词,凭借……身份。
7、通“已”,已经得意思。
司马迁《 史记· 孔子世家》专门引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使得这句话的本来意思发生了变化。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止:语助词。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诗经·小雅·车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马不停走的样子),骄六辔如琴。”
《史记·孔子世家》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也作“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