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样没啥差别,形容人民的词语而已
为什么又有“黎民”一词与“百姓”连用? 这就得先从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和图腾崇拜说起了。因为,姓的最早起源,就是这两者相结合,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演变来的。至于“百姓”和“黎民”之称,那则是在已有“姓”的基础上,经黄帝战蚩尤的历史事件后才有的。这,已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历史时代的事了。 当着炎帝被蚩尤所逐逃到涿鹿,求助于轩辕黄帝、并结成部落大联盟共同攻打蚩尤之时,虽并非人人有姓,而是一个部落只有几姓的不同氏族群团,但作为一个部落联盟,其姓也就比较可观了。古人好举成数,以百而言多,故称这种军事大联盟中的人群变为“百姓”。而将战败被俘的九黎人,则称作“黎民”,以与“百姓”相区别。是时的“百姓”与后世百姓绝不相同,而是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总称。如《国语·楚语》载:“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而“黎民”或简称为“民”则是奴隶。他们没有家室,也无姓氏,并被刺瞎一目作为特有的标记。他们甚至可以被奴隶主作用人牲,杀死以祭神或殉葬。古时,鬲为炊器,又为葬礼中用的陪葬器皿,故“黎民”也被称作“人鬲”。如《令簋》记:“姜商(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蔡沈集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这里所说的“民首皆黑”,即是“墨面”、“黔首”之意。不过,这里应当指出:黎民可以被称作人鬲、“民首皆黑”的人,但人鬲和“民首皆黑”的人却并不等于黎民,因为,“百姓”也有犯法而沦为奴隶地位的,而奴隶中的黎民,或也会有因立功而改变地位为“百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百姓和黎民的差别越来越小,都成为被统治的平民。于是,终至将“黎民”与“百姓”联在一起,统作普通人民的一种称谓了。
很多人以为“黎民”和“百姓”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在炎黄时期,甚至于周朝以前两者的意思是大相径庭的。现就两词的出处和原意做简略考证:
要了解两词的区别,我们首先从“民”字谈起。甲骨文中还没有民字,但《尚书·盘庚篇》有民字。金文民字是从最初民字沿袭下来的。并非周人所创。民字义训为瞑、为盲、为冥都含有恶意。近读左安民和王尽忠所著的《细说汉字部首》一书。书中对民字进行了考证。书中引用了《说文解字》对民字的解释:“民,众萌也。”还说金文(如图1)“民”是一把锥子剌进了眼睛而失去了瞳子的形象,在我国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剌瞎,强迫他们劳动,所以“民”的 本意是奴隶。但文字发展到小篆(图2),已经看不到原来字意的形象了。后来从奴隶把“民”引申为被统治的人。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民在古代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在春秋时代,“民”的地位仍然很低,这在《论语》中得到验证。《论语·季氏》:“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遇到困难不学习,这就是下等人。到了战国时期,事情就悄悄发生了变化,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在他的《孟子·尽心下》里有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直到汉代“民”才与“人”联系到一起。《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了解了“民”的本意后,理解“黎民”就容易多了。中国人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可是很多人却不知中国人的另一位老祖宗叫蚩尤。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记载:在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是最早进入中原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各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的首领。九黎族以黎族人和苗族人居多。故称九黎。
蚩尤带领九黎进入中原地区后,被黄炎夷三族的联盟打败。黄炎夷三族联盟,是由一百个(数字不必拘泥)氏族组合而成。属于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这就是“百姓”一词的来历。
蚩尤被黄炎夷三族打败后,战争中的俘虏称为民、黎、苗,因俘虏中以黎族为多数,故又称作黎民,这是“黎民”一词的来历。
“黎民”被俘后就成了“百姓”的的奴隶。为了防止奴隶逃跑,或给他们穿上木靴再加上锁,或用锥子剌瞎他们一只眼睛,成为终生奴隶。
古书中称百姓与黎民、苗民,显有贵贱的区分的。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实际上是用刑法强迫苗民和黎民耕种来养活百姓。百姓与黎民的区别,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 上一篇:“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_1
- 下一篇:“鲤鱼跳龙门”的寓意是什么?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