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
出自:《易·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爻解:此爻为坤卦第六爻龙为阳,此爻为阴,故龙战指阴阳交战。城外为郊,郊之外为野。玄黄,分别指天、地之色。天地为最大的阴阳,其血玄黄,是指阴阳交战流出了血,说明此爻是凶爻。
喻人事,则为上下交战,至于死伤流血的情形。三国后期,高贵乡公曹髦与司马昭交战的故事,正可与此爻爻义相通。
龙战于原野,血流遍地,两败俱伤。
扩展资料:
注释: ⑴“龙”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周易·坤·上六文言》:“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称:举。《史记·周本纪》:“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龙:举龙。)
⑵“战”泛指争斗,比高下,争胜负,比高低。(论战。争战。)
⑶“于”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和原因的介词,可译为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在……中,在……方面。《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告之于帝。”
⑷“野”郊外。《说文》:“野,郊外也。”
⑸“其”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⑹“血”染,涂。《康熙字典》又【山海经】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注】谓染玉可以作光彩。
⑺“玄”天色。《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或玄而萌,或黄而芽。”刘良注:“玄,天也;黄,地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爻解:此爻为坤卦第六爻龙为阳,此爻为阴,故龙战指阴阳交战。城外为郊,郊之外为野。玄黄,分别指天、地之色。天地为最大的阴阳,其血玄黄,是指阴阳交战流出了血,说明此爻是凶爻。喻人事,则为上下交战,至于死伤流血的情形。三国后期,高贵乡公曹髦与司马昭交战的故事,正可与此爻爻义相通。
故事:三国的魏国,是一代英杰曹操所建立的,在三国中是最强大的。谁知,曹氏子孙不肖,后来的魏国竟成为司马氏的大下。到魏主曹芳当政时,司马氏实际上已经操纵了大权。司马师带剑人殷,一切政事都由他决断,根本不把曹芳放在眼里。曹芳气愤不过,下密沼诛杀司马氏。谁知,事不机密,反而被司马师废了他的王位。司马师因篡位不到时机,只好另立曹髦为新王。这位曹髦是魏文帝的孙子,原先被封高贵乡公的爵位,如今做了皇帝,倒想有一番作为。那知,司马氏控制了整个朝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自封天下兵马大都督,处处挟制高贵乡公,篡权的野心日益显露,以至天下无人不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就出自此处。
眼见司马昭的专横,曹髦是恨在心里,但又怕司马昭的权势,只好作《潜龙诗》一首,以泄不满。诗曰: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播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如然。一位名叫贾充的官吏知道后,马上向司马昭告发了此事。司马昭一听,诗中将他比喻成鱼鳅黄鳝,恼怒万分,立刻身带宝剑随从,直入宫殿。当着百官大臣,厉声责骂曹髦,公然威胁说:“你曹髦是不是想作第二个曹芳!”曹髦回到后宫,痛哭一天。终于下定决心要铲除司马昭。他召来王经、王沈、王业三位大臣合谋。王经劝告他,要以鲁昭公讨伐季孙氏不成,反被流亡的史事为鉴。可是,曹髦表示,宁死也不能让司马昭猖獗了。于是,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诛杀司马昭,王经死谏也不听,而王沈、王业则投靠司马昭,当了叛徒。还不用司马昭动手,曹髦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王经与三百兵士也—一惨遭杀害,血流遍市。
人生启示:坤卦上六爻为阴盛之极的物象,阴盛之极而逼阳与之交战,有龙战于野之象。司马氏身为人臣,权倾天下,威逼魏主,发生交战,结果以司马氏篡国,魏主身亡失国而结局。此爻爻义及故事告诉世人,在矛盾双方力量悬殊很大时,较弱的一方一定不要轻易行动,以防以卵击石,而应变等待和创造时机,审势以后动。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82065。html?si=3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是周易坤卦的第六爻。王弼注云:阴之为道,卑顺不盈,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阳之地,阳所不堪,故战于野(《十三经》,上海书店出版社)。意思就是说,阴本应卑顺于阳的,但目前阴极盛,而与阳为敌,双方交战于野,两败俱伤。这是变革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