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 “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河北、北京、天津、辽宁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朝鲜大同江北部的燕赵周边部分地区。
燕国都城在蓟,称为上都因为在今河北易县还有一个都城始建于燕昭王,由于在蓟的南面故称燕下都考古上经常提及的燕下都遗址就位于易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当时称为武阳城。
河北俗称燕赵之地。以北京为中心是燕,以邯郸、邢台县为中心是赵。燕赵的分界线在保定。在保定南门外,有一块黑色陨石,这块石头正是燕赵分界的标志,此石现存保定城内钟楼中。
扩展资料:
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春秋时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
自汉代开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
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赵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
出处: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原文: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译文: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扩展资料
文章一上来就先赞美河北“多感慨慷慨悲歌之士”;接着即叙述董生“怀抱利器”而“不得志于有关部门”,因而要到河北去,“我知道他一定有合的”,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首段先说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笔。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
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现在或许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第二段指出古今风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相助。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
如此,这也证明了“现在”的燕赵“不不同于古人所说”,作者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含蓄感慨说:董先生要努力啊。这里应当是“好自为的”研究,鼓励他们不可以“从贼”的。
第三段借用乐毅和高渐离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时,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
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全文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虽然不想这么说。但是从个人看来,从精神层面上没落的可不仅仅是燕赵之士啊……
意思是: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慷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出自唐代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节选: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年间,安徽寿县的董邵南到长安应进士举,屡试不第,准备投靠河北的藩镇。韩愈一直主张全国“大一统”,反对地方分裂主义。董与韩交谊甚厚,正由于此,韩提笔写下了这篇有名的赠序。
主旨赏析:
文章对董少南怀才不遇深表同情,而又不赞成他投之藩镇,所以序中隐含有规劝之意。该作品通过对于朋友考不取进士到河北去做官,作序相送。
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虽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