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殿”:指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
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
佛,指觉悟人生的真相,进而教导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
法,指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的教法、真理。
僧,指修学教法的僧团,三者都是令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缺一不可。
因此,佛法僧称为三宝。 三宝的宝是譬喻,用来彰显佛、法、僧的胜德。拥有金银、珍珠、玛瑙等世间的珍宝,能使我们物质生活不虞匮乏;
扩展资料:
”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句成语,反映一般人上佛殿总是有求而来。但与其临时抱佛脚,为何不在平时就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藉由信仰力量而得解脱众苦,三宝如同众生的指南针,可以引导吾人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风港。
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度苦海,回归真实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有了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不但让我们在现世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更让未来有家可归。
”无事不登三宝殿“ 例句:
1、夫妻二人一看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2、无事不登三宝殿,将军,我要谢必安和他的战利品。
3、眼前的胖子,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4、这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俩家伙今天来这里一定又有什么勾当。
5、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前来有何要事?
6、你孙老弟除了开会一般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事不登三宝殿
在这句话中,三宝不是一个意群,三宝殿才是一个意群。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由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而来。“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有着现代意义的词汇。
中文名
无事不登三宝殿
拼音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解释
比喻没事不上门
出处
《金瓶梅词话》
词目
无事不登三宝殿
拼音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三宝殿
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
“三宝殿”也是通常说的中国三大殿,为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和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比天贶殿晚了411年。大成殿建成无考,有史记载是宋天禧五年(1021年)大修时,移今址。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比天贶殿晚12年。
“三宝殿”源自佛教。“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chǎn)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也有说法说,佛指释迦牟尼);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
“三宝殿”只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才有,像少林寺、栖霞古寺、普陀寺等。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所以也就有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俗语,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