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可取而代之”是“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
彼 读音[bǐ]
释义:
1、那,那个:~岸。此起~伏;他,对方:知己知~。~此。
2、〈代〉(形声。从彳,皮声。“彳”( chì)。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3、那,与“此”相对
出处:
彼,对此称彼也。——《玉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魏风·伐檀》
此土延续石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彼此腾倒着做(彼此交换。骂西门庆与书童有染,而书童又与李瓶儿有染);彼苍(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4、另一个事物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又如:由此及彼
5、他,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唐· 韩愈《师说》
幸而杀彼,甚善!——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取而代之:
意思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取代。
“彼可取而代之”其实是“可取彼而代之”的倒装,主语省略。
《史记·项羽本纪》中,讲到项羽少年时的一段故事:
秦始皇灭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秦朝。他为了宣扬威德,进一步巩固统治,经常出巡全国各地。
有一次,秦始皇南巡会稽(在今浙江),当他的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经过南江(今江苏吴县附近)时,大路两旁伫立着无数观看的人群。少年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这时,项羽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彼”,即“他”,这里指秦始皇的统治、权势和地位“可以夺取过来并且代替他!”
项梁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急忙伸手去捂住项羽的嘴,小声责备他道:“别乱说!你不怕全家合族都要杀头吗!”但是,项梁却也暗暗赞赏他这个小侄子的胆识。原来项梁也早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推翻秦朝、恢复楚国的事,不过他没有透露罢了。后来他叔侄俩就在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投入了反案的战斗。
“取而代之”就是来源于上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