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的典故应该说是晋朝谢安的典故,东山是指的会稽山。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生意或者是政治失败之后,朋友都会说会东山再起的,或者是他自己会在某个场合说自己也会东山再起,所谓东山再起,就不得不提到晋朝的一位名人谢安。东山再起这个典故正是从谢安身上流传出来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人们总把王家和谢家作为顶级世家的模范代表,其实谢家也确实如此,西安青年的时候,家中非常的富裕,父亲在做官,自己的兄弟也在做官,而他不喜欢做官,所以朝廷多次征辟他,他都拒绝了,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不愿意去,没必要。而谢安寄情山水当了一个纨绔子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来谢安40岁的时候,自己的兄弟因为战争原因,打了败仗,所以被罢免了职位,而父亲也去世了,这个时候谢安就必须转出来主持大局,要不然他们的家族就会衰落。这个时候,朝廷再次的争辟谢安,谢安没有拒绝答应了,朝廷这一次让谢安去抵抗前秦的80万军队。
这场战斗在历史上有记载,对方的军队开过来,西安和朋友下棋,非常的淡定,一点也不慌张,然后略用计谋让对方的军队士气溃散,大举而逃,谢安本人率领军队,追击敌军,成了一段佳话。而谢安本人,前40岁纨绔子弟而后为了家族东山再起,毅然选择了出山。
A。 谢安
中华成语故事集
东山再起指的是晋朝的谢安,出处是《晋书·谢安传》,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古时,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
东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谢安,他不仅才学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谢安不愿意做官,开始他做个著作郎,不久便以病为理由辞官。他隐居在浙江会稽上虞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召他做吏部郎,他拒绝了。
后来,朝廷的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作司马,他不得已才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扩展资料:
升平四年,谢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之邀担任他帐下的司马,谢安从新亭出发,百官都为他送行,御史中丞高崧对他开玩笑说:“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常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江东百姓!而今江东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呢!”
谢安深有愧色。他到桓温的府第,桓温十分高兴,二人畅谈。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是否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后来,桓温去谢安的住处,正碰上谢安整理头发。谢安性情迟缓,许久才理罢,让侍从取来头巾。桓温制止说:“让司马戴好帽子再相见。”桓温就是如此器重谢安。
升平五年,在桓温即将北征时,谢万病逝,谢安乘机投书请求奔丧,离开了桓温。不久,被任命为吴兴太守,他在任上声誉一般,但离开后便为众人所怀念。其后被征召入朝,担任侍中,又升任吏部尚书、中护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