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7)两湖书院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7)两湖书院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2-08-21 10:01:34
阅读:

内容导航:
  •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 〖问津书院〗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经心书院
  •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三) 查查362
  • 一、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白鹿洞书院
       朱熹是南宋革名理学家,他兴复白鹿洞书院并在此讲学,撰书此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之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联“读万卷”书即含杜诗之意。联公寥寥八字,内涵十分丰富深刻,是朱熹撰的经验之谈,是又对后学诸子的千试劝勉。

      岳麓书院对联二副: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袁名曜、张中阶撰。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语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此联四言,简约有力,气势非凡。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程颂万撰。上联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下联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此联语集句自然,贴切生动。是岳麓书院名家云集、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
      学业精进,驰誉两湖。
      ——两湖书院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
       “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下联称赞书院众生好学深思,志行不苟,多闻博览,才识出群,致使书院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二、〖问津书院〗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三) 四海一棋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在湖南省衡山县。李泌,字长源,唐京兆(今陕西长安)人。曾筑室南岳烟霞峰隐居读书,后宫至宰相,封邺侯。书院在福严寺“极高明”石刻下,称明道山房,又名端居室。李泌子建书院在南岳庙左,名南岳书院。宋代移至集贤峰下,改称邺侯书院。元明清三代幸免有修茸。现存建筑为1922年重建,对游人开放。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三万轴”,古代用帛写书,可卷。卷端有杆通惯,故称之为“轴”。李泌藏书甚富,韩愈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诗句,后世也以“邺架”喻藏书甚多。上联生发感慨:“故人已去书不存,入室更觉庭院空,睹物追思名宰相,当年盛况何日兴?”“九千丈”,言其高,并非实数。“云山”,即衡山,因山高对立面雾缭绕而称。“古烟霞”,指书院所在烟霞峰原有的风貌。下联从“下联从“云山”写起,发思古之幽情:江山未改,人事早非,当年的风貌还能辨认出来吗?联语由物及人,由景及情,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云山不改,书卷无存,名相已杳,烟霞可认。作得抒发思古怀人之深情,寓含重振书院雄风的期望。读之使人思绪颇多,感司颇深。

    ----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在湖北省黄冈市。相传孔子自陈蔡去楚过此时,使子路问津于此,故名。元初宋遗臣龙仁夫所建,大盛于明,万历中曾建分院于河南商城。清亦兴学不断,康熙六年(1667)扩建,规制宏敞,直至光绪七年(1881)还募资重修。
    圣迹巍然,仰止高山如阙里;
    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

    詹大衢撰。詹大衢,字丽门,清湖北黄冈人。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形容品德崇高,令人景仰。“阙里”,春秋时孔子的住地。“津”,渡口。“津声”,指孔子使子路问路之事。“洙源”,洙水之源。洙水、泗水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之处。联语将书院和孔子之行紧紧联系在一起,称“津声宛在”、“圣迹巍然”,而当地确有“孔子山”、“问津河”、讲经台“、晒书场”等与孔子有关的名胜古迹,仿佛此间便是“阙里”、“洙源”,进而颂赞书院的古老和正宗。联中还嵌“高山流水”,用古代名曲称这里弦歌之音不绝,又暗指联语联语乃后世知音的由衷之作。

    执辔问津,耦耕人哪知道一腔悲悯;
    升堂入室,知德者才洞彻片席渊源。
    王化龙,号栋瞻,清康熙年间廪生,曾在问津书院任教。此联即为书院所题。
    “执辔”,手执驾驭牲口的缰绳。“问津”,询问渡口。《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后用以指探求途径或进行尝试。“耦耕”,两人各持一器并肩而耕。《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上联引孔子到此间时受”耦耕“人长沮、桀弱(非真姓名,系隐士)奚落之事,指出”耦耕人“误解了孔子悲天悯人的救世苦心。孔子终身所行乃一”仁字,四处奔波也是力图以古代礼乐制度救世。理学大题程颢、程颐就认为孔子的这种做法,表现了“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
    “升堂入室”,典出《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千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路说(即仲由)的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未达到精深的地步后用“升堂入室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孔子还对子路说过由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知德者指领司了天地道德之人“洞乇”了解洞悉通晓片席一张坐席。又,旧时称教师为“教席”。“渊源”,本谓水源,也泛指事物的根源。下联指出只有在学问道德上“升堂入室”而知德者“,才能洞彻了解孔子学说的本源。
    此联嵌“问津”二字,紧扣书院,将熟典信手拈来,巾切自然,表达了对孔子的尊崇仰慕,读来含蓄隽永,令人深思。
    丈夫非出则处,一蓑遥傍陇云深,安见耦耕的不是间中经济;
    圣贤因病为医,双毂特咨烟水渡,岂容徇世者妄参言下津梁。
    李长庚,字梦白,湖北麻城人,明万历进士。此联题问津书院大成殿,殿祀孔子。
    “问津书院”因子路问津而得名。《论语微子》中记术了孔子师徒在楚国遭奚落的事。“问津”一词,本义是孔子使子路向“耦耕”的人打听过河的渡口,但问答之间却在暗寓人生道路口,也即封建士子的人生去向。在耦耕者长沮、桀溺看来,天下礼崩乐坏,无人能够改变。与其像孔子那样自命高洁,四处奔走讲释礼乐教化,倒不如像他们一样隐居归耕来得痛快些。再说,孔子既然是圣明者,又怎能么会不知道哪里是“渡口”呢,还用得着派子路前来“问津”!
    上联写“耦耕”的隐士。“非出则处”,“出”即指出仕,“处”则指退隐。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说,君子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一蓑遥傍陇云深”,是对躬耕陇上隐士仙风道骨的生动摹写。“经济”,经世济民。联语的意思是:耦耕者谁说不是有经世济民才略的高人,只是因天下无道才被近退隐归耕。
    下联写救世的圣贤。“因病为医”,借喻圣贤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立志做救世的“医国手”。“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孔用以插轴代指车轮双毂特咨烟水渡”,摹写孔子师徒一行驻车问津的情状。“徇世者”,随顺世俗的人。“妄参”,随意评论。“津梁”,本指渡河的桥,又借指以佛法引渡众生,联中借借指孔子学说开辟的路径。联语的意思是:圣贤之人因天下无道而立志像医生治病那样救世,其心志岂容世俗之人妄加评断。
    此联结合书院之名,化用历史掌故,构思精巧,意境浑成,议中含情,发人深思。
    圣人在上,贤人在旁,恍见当年执辔时,车马风尘,早已化成南国;
    传道得徒,行道得与,试观此日问津处,文章礼乐,居然教衍东山。
    黄自芳,清湖北黄冈人,儒生,乾隆年间岁贡。曾在问津书院任主讲。此联即为书院祭祀孔子的大成殿题写。
    大成殿正中塑孔子像,旁立其七十二贤徒像。上联起句“圣人在上,贤人在旁”,正是对殿中塑像摆设位置的如实记述。望塑像“恍见当年执辔时”,指孔子到此使贤徒子路问津于两位隐士之事,而“车马风尘,早已化成南国”,是说圣贤的辛劳没有白费,已经熔铸在这所水乡南国的书院中了。
    “传道得徒,行道得与”,意思是传道授业自有生徒追随,躬行实践更有志同道合者相与。孔子当年赴楚不遇于时,常叹“吾道不行”,却没想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儒学成为后世正宗,他也被后人尊崇的“大成至圣先师”,传达室播儒学的书院遍及全国各地。“此日问津处”,指因孔子使子路问津而得名的书院。“文章礼乐,居然教衍东山”,意即此书院正在努力弘扬孔子的学说。《孟子尽心上》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联中“东山”借指孔子出身立学的鲁国,指出著名的问津书院在传播孔子创立的儒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此联用典述古,勾勒拾掇,浑然天成,借颂赞圣贤而激励后学,语含教化,用笔轻灵,耐人咀嚼。

    ----两湖书院

    两湖书院在湖北省武昌。清光绪十六年(1890)总督张之洞建于营坊口左老天符庙都士湖,并将火星堂原经心书院并入,规模宏敞。书院前后有两湖,“风廊月榭,荷红藻荇,雅擅一城之胜”,加之生徒以调取湖南、湖北“两湖”高才生为主,故名。先后任教者皆为硕名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设置的课程为经学、史学、地理、数学、博物、化学及兵操等科唐才常、黄兴等人皆成就于此时。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之洞将其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现在原址内分别扩建成湖北艺术学院、武昌实验小学等。
    荆衡秀气;
    邹鲁遗风。
    《书.禹贡》:“荆衡阳惟荆州。”孔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联指湖南、湖南、湖北两省,因生徒多从两省选拔而来,故以”秀气”赞这些选中的的优秀子弟。
    “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邹”,孟子的故乡;“鲁”,孔子的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亦借指孔孟。“遗风”,谓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联指书院正是承传孔孟学说的理想之地。
    宋学积分三舍法;
    楚材淹贯九丘书。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壶公,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中国近代教育活动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先后督鄂十六年,“办实业”、“兴学堂”、“练新军”等,多有建树。
    “三舍法”,宋时太学为三等:初入外舍,绩优千内舍,再千上舍。上联对历史久远的“三舍法”予以肯定,勉励学生刻苦努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逐步登堂升舍。
    “淹贯“,《新唐书柳登传》:”淹贯群书。“指淹博贯通。“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疏引《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下联饱含深情,相信来书院学习的楚地(指两湖)人才,成为“淹贯九丘书“ 渊博学者。
    主恩先后三持节;
    臣本烟波一钓徒。
    张之洞撰。“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凭证。魏晋后以“持节”作官名。据有关史料记载,张之洞先后三次赴湖北为官司:首次任湖北学政,再次为湖广东省总督,又次受命督办湖北境内的铁路修建。“先后三持节”即叙此宦迹。“主恩”写承圣恩浩荡,得以三次仕鄂,官运亨通,笔端流露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烟波钓徒”语出《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后泛指放浪江湖,寄情山水,渔樵为友之人。张之洞借用此语,暗喜自己居官得志,闲暇如意,自由舒适,驰目江湖。表现了作者自感平生仕途畅达的欢愉情怀。
    用“三持节”的自豪和“一钓徒”的喜悦为联题书院,旨在要后学诸生以他为榜样,以求学业有成,宦海无羁。这种写法,倒也别致。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
    学业精进,驰誉两湖。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
    “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下联称赞书院众生好学深思,志行不苟,多闻博览,才识出群,致使书院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惟楚庆多才,夹袋宏搜,安得万间开广厦;
    取人不求备,锁闱清课,何妨六艺重专门。
    张之洞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施师点字上联起句即用此,“庆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字圣兴,官至参加政事。他注意访求贤才,常常记下放在“夹袋”中,以备选用。上联用此典,称书院旨在“宏搜”人才,并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意,使天下寒士得到进修与深造的机会。
    “求备”“即”求全责备”,谓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直言“取人不求备”。“闱”,科举时的试院。“课”,考核的课目。“锁闱清课”,即指对学生进行测验与考评。“六艺”,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张洞在主张“取人不求备”的同时,还提倡“何妨六艺重专门”,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主攻一门,兼及其他,做到学有专长,求精而求多。这在当时封建教育制度成为许多学子的桎梏锁的情况下,是颇有见地,难能可贵的。

    ----很山书院

    很山书院在湖北省北省长阳(今土家族自治县)。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始建,后倾圯。雍正三年(1725)修茸,并新建讲堂学舍,合亦颓倾。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并延题主讲,生徒甚众,于是扩建,并书白鹿洞条规于壁,以督生徒。
    师道立则善人多;
    教化行而风俗美。
    “师道”,旧指求师学习的道理。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上联强调尊师重道,只有这样,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教化”,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诗经周南关睢序》:“美教化,移风俗。”《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下联指明加强教育,有助于革除陋俗,培植新风。
    此联出语自炙朴实,表明了作者之所以重新扩建书院的原因,可视为书院兴学重教的宗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争消长于晷刻,旦昼何浊,夜气何清,即此是人禽境界;
    辨义利于毫芒,徇人则虚,为已则实,到处见舜跖关头。
    “消长,”增减,盛衰。“晷刻”,片刻,谓时间短暂。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旦昼”,白昼。《孟子告子上》: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夜气“,比喻纯洁清明的心境。《孟子告子上》:”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上联引用孟子的句义,指出瞬间的考验,可以辨明”人禽境界“,强调兴学重教有益于远禽兽而近圣”义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询,小人喻于利。”“义”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利”主要指人们的物质利益。“毫芒”,犹毫末,谓极微细。“舜”,古代贤帝。“跖”,春秋战国时起义领袖,旧时被诬称为盗跖。下联指出细微之处可见人的义利念,强调要虚心待人,严格律已,在“舜跖关头”做出明确的选择。
    此联有明显的局限性,便“旦昼何浊,夜气何清”、“徇人则虚,为已则实”的劝勉,还是有可借鉴之处。
    塑心源于往古,虞夏商周,或帝王,或卿相,百于圣授受相传,只此精一危微,炯然清灯朗照;
    衍道统于来兹,濂洛关闽,为朋友,为师生,亿万言讲习不倦,无这存养省察,卓尔万派同归。
    “心源”,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授受”,一方交付,一方接受。“精一危微”,宋儒为宣传道统,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尧舜禹相传授之心法。后泛谓以心性精义想传。“炯然”,明亮貌。上联指出自古以来,不论帝王卿相,但凡有所成就,都要接授教育,使精义得以授受想传,也正因此,书院才受到重视,“炯然清灯朗照”。
    “衍”,拓展,展延。“道统”,儒农会心系统。《论语尧曰》历叙尧舜传授之言噗此说之所本。“濂洛关闽”分别指宋儒的四大学派代表人物。周敦颐居濂学;程颢、程颐是洛阳人,称洛学;张载曾讲学关中,称关学;朱熹讲学福建(简称闽),称闽学。“存养”,指存心养性,古代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语出《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省察”,检查,内省。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卓尔”,形容道德学问等的成就超越寻常,与众不同。下联颂赞书院继承儒家正统,使不同的学派如江河归宗,师生在这里“讲习不倦”,“存养省察”,定会成为卓尔不群的人才。
    此联溯古衍今,遥想当年“百千圣授受想传:的情状,描绘此间”亿万言讲习不倦“的盛况,读来感人。

    ----天门书院

    天门书院在湖南省大庸市(今张家界)。始建于无大德七年(1303),因此间有天门山、天门洞、故名。早已毁弃,后在遗址上建有学堂。
    天作君师;
    门罗将相。
    “天作”,犹天造,天生。谓自然形成。“君师”,古代君、师皆尊,故边称。“门罗”,指书院罗致培养。联嵌书院之名“天门”,要学子尊奉古圣先贤,以其典籍深造修身,使自己成为建功立业的“将相”之才。
    天上麒麟原有种;
    门前桃李自成春。
    “麒麟”,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有种”,谓世代相传。《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联集引旧诗句,在此处也应用问号,指出并不是世代相传都可成为“麒麟”之才的。
    “桃李”,喻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杨万里《送刘童子》:“长成来秦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下联之句当用感吧号,称只要尊师勤学,自强不息,定会“桃李成春”,大有作为。
    天地为炉,陶钧之大;
    国家造士,车服以庸。
    陈逢元(约1869—约1920),字桐阶,湖南大庸人,喜诗文联作,在湖南境内题联甚多。此联题由天门书院灵敏度建的大庸学堂。
    上联工嵌“大字”。“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创建。杜甫《瞿墉怀古》诗:“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下联嵌“庸”字。“车服”,为荣,故天子之赏诸侯,皆以车服赐之。“庸”,功劳。《国语晋语》:“无功庸者不也居高位”
    对仗嵌入“大庸”二字,非学识广博者不能化难为易。巧用“陶钧之大”、“车服以庸”两个词语,说明书院或学堂都是培育造就建功立业人才的地方。用语古朴,自然贴切,寄情抒怀,匠心可见。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九江市市庐山。唐代贞元年间,李渤与李涉兄弟于五老峰下山谷中陷居读书。李渤“蓄一白鹿驯,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宝历中,渤为江洲刺史,就今书院地创台榭,引流植花,遂以白鹿名洞”(《白鹿洞志》)。南唐升元四年(940在此建庐山国学,宁开宝九年(976)于国学旧基张建为书婉。淳熙六年(1179)朱熹各南康军,兴复书院,自兼洞主,讲学其中,复定规章(《白鹿洞书院揭示》)。吕祖撰《白鹿洞书院记》其始末,始称其为四大书院之一。元至正十一年(1351)毁于兵火。明正统三年(1438)重建,奠定明清两代建置的基础。康熙二十六年(1687)赐“学达性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复赐“洙泗心传”额。咸丰间毁开兵火,同治间重修,清末必为江西林业学堂。1988年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是南宋革名理学家,他兴复白鹿洞书院并在此讲学,撰书此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之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联“读万卷”书即含杜诗之意。联公寥寥八字,内涵十分丰富深刻,是朱熹撰的经验之谈,是又对后学诸子的千试劝勉。
    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
    朱熹撰。此联从山水生发开来,贵在载合书院。“山秀可藏书”陷含“藏之名山”之意。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此联激励书院诸生治学修身,肯清泉之洁,建名山事业。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对贤心。
    朱熹撰。汉代扬雄天《法言●修身》中曾说:“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上联也以日月作喻,将明亮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喻为天地的两只明澈的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为此,治学要珍惜光阴,刻苦努力;做人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这个比喻新颖独到,有深刻,有深刻的寓意。
    “对贤”,德才并美之人。下联劝戒人们只有读万卷诗刊书,方能领会圣贤之心,也即聆听圣哲贤达的有益教诲,以增强自己的修养。
    此联比喻新颖,意味隽永,表达了朱熹作为一代大题,对于复兴儒学的的近切心情,以及对诸学众生的殷切期望,给人以启迪。
    泉石可人,烟霞友我;
    青山傍屋,绿树盈门。
    据《白鹿洞志》载:“初,鹿洞有名无洞。”白鹿洞庭湖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朱熹当年到此勘踏考察,高兴地说:观其四面山水,清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他竭力介导,书院才得以重建。此联用凝练概括这语,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书院清幽隽美的环境,与朱熹所说之玉器意同。
    “可人”,犹言可人意,使人满意。在联语作者的笔下,清澈碧澄的山泉从石洞中缓缓地流出,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天空中云蒸霞蔚,色彩斑谰,好似可抒可抒襟的朋友一般。更有那书屋偎依在葱茏郁森的青山之中,色欲滴的碧树掩映着院门。这是一处多么幽静而美妙的处所啊。对于读书治学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联语写景寄情,绘声绘色,将自然景致注入浓郁的情感,使眼前之景成为心中之境,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言传物意,感人至深。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林俟(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明成化进士。累官司刑部员外郎、刑部尚书。著有《见素文》、《西征集》等。
    “藏藏修焉”,《礼记学记》:“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攸胃修习不能废也。”谓向学,使业不离身。“江山”,江河山岳,借指政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上联激励诸生刻苦学习,潜心研究,领司治理国家所需知识的旨趣。
    “高矣美矣”,形容书院建筑高大俊高大俊美,寓指学习条件优越。“天地”,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犹言天下。下联劝戒诸生要珍异书院学习的宝贵机会和优越条件,尽快掌握报准备祖国的有用本领。
    此联交“藏修”与江山之趣“、”天之功“联系在一起,阐明了书院兴学之旨,,”静“、妙”二字,实有静思妙得之情韵,意味依永,内涵丰富,值得深思。
    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
    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
    朱熹撰。“鹿豕与游”,语出《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原文说舜虽与鹿豕游,然异于深山野人。朱熹曾解释说: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些具。“白鹿洞因唐李渤隐居时养鹿而名。故上联七引”鹿豕与游“之语。”物我相忘“的”物“指客观世界”我“指高观世界。“相忘”即一切都忘度了。苏轼《前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列尽也。”上联写书院环境之清静幽美,足可以使读收治学者忘掉尘俗的烦恼,而于“鹿豕与游”的山野情趣中,体司圣人“至虚至明”的襟怀和境界。
    “仁智”之内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下联借也子的山水之喻,实写书院之清丽明净。将此间的清泉秀峰,视作物意为读书治学的仁智之士安排造就的,只有真正的仁智之士方能领司其中的妙趣。言外之意是将广博的知识比作”泉峰交映“尢为可贵的是要”独得“,即”读书要有特识“,”学得当自树其帜“。
    此联从《孟子》、《论语》中所引之句借题发挥,描绘书院所处环境之美,烘手工春文化氛围,表达哲人的情趣,融入哲理的体验,写得灵活不滞,恰切新颖,手法可谓七矣,内容光焕发可谓深也。
    二李读书看白鹿,书中得几分,白鹿中得几分;
    三贤讲道对表山,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
    “二李”即李渤、李涉兄弟,渤养一白鹿以自娱,人称“白鹿先生”上联借”二李“谈司道之理。他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本身,就充分表现了体性司道的真谤。这是因为,”二李“的心志完全摆脱了尘俗欲望的羁绊,所以无论是从”书中“还是“白鹿中”都能感爱到对道的体司。这比那种一味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有效得多,也有趣得多。
    “三贤”指朱熹、李渤、周敦颐虽然李渤不是理学家,但白鹿洞庭湖之名因他而得,所以亦入祀。后来三贤祠改为宗儒祠,李渤就不在其内了。“讲道”即谈论道学,此处指理学。重要场所。下联“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正是对理学修身体性内涵与境界的具体描述。 “道外无一事”是说“
    三贤”心中只有道。“青山外无一事”是说道不在“三贤”的谈论之中,而在“对青山”的直觉观照中,也就是关键在于人之修别情趣。
    此联讲司道的妙理及其内涵和境界,颇有些神秘色彩。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有志治学者不公要读有字书,“书中得几分”;还要学会读无字书,“白鹿中得几分”,而不必过分拘泥于其“讲道”之说。

    ----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在湖北省汉口县,又名甑山书字。清康熙六十年(1721)始建,祭祀并纪念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朱熹别称紫阳,故名。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后废。嘉庆五年(1800)重立,改名甑山书院。道光十年(1830)清理书院学田并修茸。
    紫绶千秋绳祖德;
    阳春一曲谱贤声。

    “紫绶”,缈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绶或服饰,借指贵官司。何景明《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绶,万里为苍生。”“绳”,继承。《诗经大雅下武》:“昭兹亚许,绳其祖武。“祖德”,祖宗的功德业。
    “阳春一曲”,琴曲名,亦指高妙的文学作品。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贤声”,贤明的名声。李开先《送王杏里上京改任》诗::“历官司籍著贤声,藩臬迟迦半此生。”下联劝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谱写令人称誉的新曲。
    此联以鹤顶格嵌“紫阳”书院名,寄寓了美好的愿望,情调高昂,催人向上。
    到南渡后,谁知孔圣人尚存,即今日仰庙貌于黄鹤楼前,无非是秋阳江汉;
    便北朝中,也问朱先生安在,想当年学规寄于白鹿洞口,何处寻汴水钱塘。

    三、中国书院对联赏析经心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中的对联
    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粹的汇聚之地,士人学子在此研习经典,探求修身治国之道、应举准备之策;大师也多在此讲学论道,阐发自己的学术主张,而且地方书院一般还起着教化一方礼仪道德的作用。对联则是书院有形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一副含义隽永、文字精工的对联,往往是一座书院的画龙点睛之作。徜徉古代的书院,此类佳联可谓是琳琅满目。
    书院中的对联多与当地人文环境融为一体。
    如湖南澧县澧阳书院有联云:
    “故老说宋玉、屈原。自六经以来,骚坛影响;大江历岷山、沱水,挟九澧同去,学海朝宗。”
    此联便是以楚地著名的诗赋大家屈原、宋玉来做文章的。明代贵州著名的“龙岗书院”,后改阳明祠,仍书书院名,到清代又改名为王文成公祠,其中有道光年间贵州布政使罗绕典题写的对联两副云:
    “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卫是全才。”(一)
    “ 十三郡人文,此为根本。五百年道统,得所师承。 ” (二)
    再如清代贵山书院,雍正年间由阳明书院改名而成,光绪六(1880)重修之际,贵州巡抚岑毓英乃撰联云:
    “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酬知在居恒造就, 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
    这几副对联都是以明代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而大悟良知之道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为主题展开的。 广西阳朔寿阳书院有联云:
    “科名开自大中,更期继起有人,议谥当如祠部直;山水甲于天下,何幸宦游到此,论文因悟史迁奇。”
    其中首联说的便是桂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曹邺的事迹。《唐诗纪事》记载,曹邺,唐桂林人,大中四年进士及第,著有《祠部诗集》。咸通初年,为太常博士,这是一个专管国家祭祀礼仪方面的官职。曹邺当时是以“直”闻名的。而书院用地方上的名人为典故人联,也多含有勉励学子继承先人优秀品德、学识的用义。   书院对联的另一个主题便是宣扬自家的学派源流及办学思想,教导学习方法。如广东著名的广雅书院,开张之日张之洞亲自为书院“无邪堂”撰联云:
    “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为师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会汉儒经学宋儒理学宗旨,  同造圣贤。 ”
    为“礼堂”题联云: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两副对联可用作广雅书院的“教学大纲”了。清代旷敏本题岳麓书院讲堂联云: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报,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微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是古代关于个人修养的绝好座右铭。
    清代广西桂林书院有对联云:“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语境阔大,当可激励学子的士气。”
    清代福建鳌峰书院有对联云:“反己有真修,须留神检到心神界上;加工无别法,务著力打开义利关头。”
    耳提面命,言之循循,是过来人告诉学习方法的口吻。
    清代湖南长沙书院有对联云:“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
    是一副关于学习态度及目的的绝好对联。
    湖北两湖书院有对联云:“荆衡秀气;邹鲁遗风。”
    湖南岳麓书院有清人罗典题写的二堂对联石:“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湖南衡阳岳屏书院有对联云:“地域接衡岳潇湘,自昔秀异钟英杰;人群同礼义廉耻,学问何曾变古今。 ”
    三副对联立意相仿,皆以发扬地方人杰地灵与儒学之传统为主旨。
    另外书院对联以标榜继承先辈书院遗风的也不少。如江苏江阴南菁书院有黄体芳撰写的对联云:
    “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
    又有黄以周撰写的对联云:“七十子六艺兼通,文学溯薪传,北方未必先于吴会;九百里群英毕萃,礼仪表茅蕝, 东林以后乃有君山。” 二联皆以继承邻近的东林书院(地址在明代无锡)遗风为主题,对本地的文化传统有极大的自信。
    又如王闽运为湖南衡阳船山书院撰写对联云:
    “海疆归日启文场,须知回雁传经,南岳万年扶正统;石鼓宗风承宋派,更与重华敷衽,成均九奏协箫韶。”   其中“石鼓宗风”指的当然是著名的石鼓书院了。
    张之洞为广雅书院“清佳堂”所撰对联云:
    “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瑗。”
    此联乃集自朱熹诗句,内含对朱熹当年恢复、发展白鹿洞书院的敬仰之情。书院中的对联更像是一幅幅色彩绚丽却有斑斑驳驳的图画,其中有百年历史影像的变迁,有千载中华人文思想的积淀,品读之下,回味无穷。

    四、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三) 查查362

    两湖书院在湖北省武昌。清光绪十六年总督张之洞建于营坊口左老天符庙都士湖,并将火星堂原经心书院并入,规模宏敞。书院前后有两湖,“风廊月榭,荷红藻荇,雅擅一城之胜”,加之生徒以调取湖南、湖北“两湖”高才生为主,故名。先后任教者皆为硕名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设置的课程为经学、史学、地理、数学、博物、化学及兵操等科唐才常、黄兴等人皆成就于此时。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之洞将其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现在原址内分别扩建成湖北艺术学院、武昌实验小学等。
    荆衡秀气;
    邹鲁遗风。
    《书.禹贡》:“荆衡阳惟荆州。”孔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联指湖南、湖南、湖北两省,因生徒多从两省选拔而来,故以”秀气”赞这些选中的的优秀子弟。
    “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邹”,孟子的故乡;“鲁”,孔子的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亦借指孔孟。“遗风”,谓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联指书院正是承传孔孟学说的理想之地。
    宋学积分三舍法;
    楚材淹贯九丘书。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壶公,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中国近代教育活动家。他于光绪十五年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先后督鄂十六年,“办实业”、“兴学堂”、“练新军”等,多有建树。
    “三舍法”,宋时太学为三等:初入外舍,绩优千内舍,再千上舍。上联对历史久远的“三舍法”予以肯定,勉励学生刻苦努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逐步登堂升舍。
    “淹贯“,《新唐书柳登传》:”淹贯群书。“指淹博贯通。“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疏引《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下联饱含深情,相信来书院学习的楚地(指两湖)人才,成为“淹贯九丘书”渊博学者。
    主恩先后三持节;
    臣本烟波一钓徒。
    张之洞撰。“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凭证。魏晋后以“持节”作官名。据有关史料记载,张之洞先后三次赴湖北为官司:首次任湖北学政,再次为湖广东省总督,又次受命督办湖北境内的铁路修建。“先后三持节”即叙此宦迹。“主恩”写承圣恩浩荡,得以三次仕鄂,官运亨通,笔端流露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烟波钓徒”语出《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后泛指放浪江湖,寄情山水,渔樵为友之人。张之洞借用此语,暗喜自己居官得志,闲暇如意,自由舒适,驰目江湖。表现了作者自感平生仕途畅达的欢愉情怀。
    用“三持节”的自豪和“一钓徒”的喜悦为联题书院,旨在要后学诸生以他为榜样,以求学业有成,宦海无羁。这种写法,倒也别致。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
    学业精进,驰誉两湖。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
    “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下联称赞书院众生好学深思,志行不苟,多闻博览,才识出群,致使书院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惟楚庆多才,夹袋宏搜,安得万间开广厦;
    取人不求备,锁闱清课,何妨六艺重专门。
    张之洞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施师点字上联起句即用此,“庆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字圣兴,官至参加政事。他注意访求贤才,常常记下放在“夹袋”中,以备选用。上联用此典,称书院旨在“宏搜”人才,并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意,使天下寒士得到进修与深造的机会。
    “求备”“即”求全责备”,谓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直言“取人不求备”。“闱”,科举时的试院。“课”,考核的课目。“锁闱清课”,即指对学生进行测验与考评。“六艺”,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张洞在主张“取人不求备”的同时,还提倡“何妨六艺重专门”,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主攻一门,兼及其他,做到学有专长,求精而求多。这在当时封建教育制度成为许多学子的桎梏锁的情况下,是颇有见地,难能可贵的。

    相关推荐

    •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7)两湖书院

      内容导航: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问津书院〗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经心书院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三) 查查362 一、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白鹿洞书院

      成语故事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内容导航: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么呢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意思 一、 三十而立,四

      成语大全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 “落雁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 落霞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成语解释
    •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是?

      内容导航: 老马识途的典故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 老马识途是不是历史典故 《老马识途》的典故 一、 老马识途的典故 “老马识途”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典故

      成语造句
    • 见的成语有哪些

      内容导航: 带见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前面是见的成语有哪些 中间有个见字的成语有哪些 “见”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 带见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少见多怪、一见钟情、可见一斑、重见天日、见死

      成语故事
    • 垂丝海棠的外形是什么

      内容导航: 垂丝海棠的外形垂丝海堂有白色花吗 海棠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海棠花是什么形状 垂丝海棠开出的花是什么样貌,这种花的品种有多少种颜色? 一、 垂丝海棠的外形垂丝海堂有白色花吗

      成语大全
    • 什么林什么美的四字词语

      内容导航: 什么林什么美四字成语 带林的唯美四字词语 带有林的四字词语 带有林字的四字成语 一、 什么林什么美四字成语 没有“什么林什么美”的成语,“美”结尾的成语如下: 不敢掠美

      成语解释
    • 有关十年的成语

      内容导航: “十年”方面成语有哪些? 有关十年方面成语 磨一剑.还有什么和“十年”有关的谚语或成语 代表十年的词语有哪些 一、 “十年”方面成语有哪些? 1、十年生聚 【shí nián shē

      成语造句
    • 带有谈字的成语

      内容导航: 写出带有谈字的成语 带有“谈”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谈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谈的成语 一、 写出带有谈字的成语 纸上谈兵、 无稽之谈、 夸夸其谈、 抵掌而谈、 混为一谈、

      成语故事
    • 赤子之心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赤子之心具体什么意思? 常怀赤子之心是什么意思? 赤子之心 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赤子之心是什么动物 一、 赤子之心具体什么意思? 赤子之心的意思是:

      成语大全
    聚合标签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名句(摘抄) 形容人的aabb词语 ()风()雨的成语 文的成语 网易旗下人数最多的网络游戏 网易什么游戏好玩 “歪”字的偏旁是什么? 什么才算真正的爱情?你懂爱情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通字开头成语大全 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 情深不寿,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 乌黑乌黑的什么? 《爱的教育》里的好词好句好段有哪些? 第二个字是腾 黑灯瞎火是什么动物 恬淡的意思是什么 "残山飘渺剩水流 曲幻佳人舞芙蓉"谁能告诉我它的含义呢??? 蹄闲三寻开头的成语 表示火热的成语 AAcc的成语 什么什么手臂 女性阴阳失调怎么办 古田临水宫的简介 道什么接成语 斅怎么念? 成语大全什么不动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星()棋()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感情 "佛说 形容人多的成语AABB式的 相亲相近水中鸥 李世民为什么逼李渊退位﹖ 当我和别人说了白道黑道随便你玩以后 人的心情.....的形容词 怪物猎人X游戏,能直接更新吗 带铁的成语有哪些 猜一数:里应外合 形容心神不定样子的成语 形容声音绵长悠扬的成语 臂组词有哪些词语 为什么基督徒可以杀生? 形容不动的词语 “奋袖出臂 带“举”字的成语有哪些? 红旗上面腾腾腾打一成语 请问易经中的上上卦,中上卦,下下卦是什么意思,怎样区分的呢? 帮忙找一部小说, 佛为心 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从事... 成语"徙木为信"的典故是怎样的?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首词的... 厚德载物 实为吾之股肱,小惩大诫,虽已贬官,今者敕令其从此不得入仕我... 飞黄腾达造句一个? 柳永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最著名的词是什么? 望天上云卷云舒 带才成语有哪些成语 含虎字的四字成语 人这一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当一个人蓦然回首,发现该做... 求职就业)觉得干建筑施工比较苦,不好找媳妇,毕业时就找了一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什么意思? 6十4成语 最后一个字是全字的成语有哪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典故 杞人忧天谜底是什么生肖 五劳七伤是指哪五劳?哪七伤? 比较优美的长篇古诗词有哪些? 完美世界境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