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于是在70 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并不凉快的“的确凉”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物质还比较贫乏。吃肉、吃油、吃糖要票,连吃豆制品也要票,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穿的颜色不外乎老三种:蓝、灰、黑,拥有一套草绿色的军装在当时来说是很“提劲儿”的行头。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少量的料子布——“的确凉”。“的确凉”,生活在七十年代末的人对它最熟悉不过,它是一种化纤织物,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鲜亮效果,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灰暗国”里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凉”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是“洋气”的象征。它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同 “泡泡纱”等布料做成的服装一起风靡全国。
曾做过学徒工的张大妈如是说:“那时买一节的确凉布需要5至6元钱,几元钱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毫不在乎,可在当时却是一个学徒工工资的三分之一,一个一级工人工资的四分之一,是半个月的伙食费,其珍贵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羊绒大衣了。”
七十年代一旦穿上了的确凉,就好像代表了一种时尚,其感觉并不凉爽,但它的优点很多:挺直不皱、不缩水、干得快、不变形、不怕霉蛀,不用熨烫。“的确凉”最初是女性穿着,主要用来制作衬衣,以白色和蓝色的单色居多。后来各种花色的“的确凉”布料不断面市,给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了更多的光彩。女性从牙缝里抠出钱来,纷纷置办“的确凉”,使抽象而臃肿的妇女形象逐步向“女人”的本义回归。男人们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的确凉”衬衣,把下摆扎在裤腰里,显示出自己的精干与挺拔。
现已年过半百的张女士在回忆起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时,无限感慨的说:下班的年轻姑娘们穿着碎花的“的确凉”裙子,结伴站在栏杆边旁若无人地聊天、看风景,随意的摆弄她们的连衣裙,金色光线斜照着她们细长的腰肢,成为了贫瘠年代唯一的风景。
作为时尚主语“的确凉”,已大有一统天下的味道。人们开始排班站队,竞相争穿摩擦就生火花的“的确凉”。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凉”裙子,她们就会欢喜不已,犹如现在的女人得到珠宝首饰时的狂喜心情。女人们还常把“的确凉”衣服拿出来,在邻居面前摆弄,显示男人对她的关心。看来,小小一件衣服,体现的时代风化还相当复杂。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凉”逐渐退出公众的视线,被其它更高级好看的布料和成衣制品所代替。但它却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体现了一个时期的时代风尚,更是我们生活越变越好的历史见证。
有领子的“假领子”
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内衣服装,只是一件领子而已。曾做过裁缝的王师傅解释道:“假领子又不完全只是领子,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少半截,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困,听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回忆时说:当时收入少,供应紧张,购买许多东西需要票证。单说购买服装,除了有钱,还得有布票、纺织券等等。纺织品基本上也是定量供应,不到年节,一般人是极少添置新衣服的。衬衣更是服装中的上品,穿上它,人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价格相对要贵,且需要布票,于是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风行一时。
那年月,满大街爱体面的人们穿着干净整齐的衬衣,那其中就有不少缺衣短袖的假领子混杂其中,招摇过市。好在假领子穿在外衣里面,真假难辨,谁也不会扒了你的外衣,看看里面穿的是真衬衣还是假领子。况且假领子已经成了一种服装时尚,穿的人多了,人们也都见惯不怪了。
俗话说:需求产生供给。在贫困经济时代,假领子成了世上独一无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替代品。买件假领子穿,不仅节省了开支,也照顾到了着装者的体面。小小一件衬衣,竟能改良得如此完美而周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80年代:色彩缤纷时代的来临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
80年代流行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影片的创作人员在拍摄时也许没有预料到,这部影片会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服装革命的写照。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中国古代服装,是指中国古代的各种衣裳、冠帽、鞋袜等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通过对古代服装的研究,可以认识历代人物的风貌。在鉴定有关文物时,服装也是断代的重要尺度。古代服装存世不多,在研究中除依据实物外,古代雕塑、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为重新振兴中国社会,明朝政府采取了上承?/p>
给你推荐一本书吧,沈从文的《中国服饰史》,
服饰近代化的启动,始于以服饰变革作为风俗改良的活动,并以衣冠之治的解 体作为重要的标志,这在维新运动中有突出的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生,推动了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 痛感到民智不开是中国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 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和裹足所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 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尚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 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陋习,波及千家万户,比前者对社会的震 撼面更为宽泛,其意义也更为深切。 废除摧残妇女的缠足鞋、弓鞋,是对女性的解放,也是鞋履的改制用强体、实 用的观念看待人们的衣冠鞋履,势必要推动服饰的变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 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 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 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 新政 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 发民智的意义。
太平 变衣冠中以放足启动最早,裹足本不是清人的祖制,顺治二年和康熙三年两度 禁止裹足,但终敌不过传统习惯,旋禁旋弛,连清人妇女也被汉化,穿上瘦金莲方。 这种情况说明,改良习俗如果没有新观念的支持,最终免不了要被旧习惯势力所吞 没。到清末维新变革成为社会思潮,反对裹足又得以避开满汉的民族矛盾,容易受 到统治者的支持,有的官员还带头发奖章以表彰放足的女子,所以与剪辫子相比, 较少引起社会风波,它的阻力不在上层,而是传之久远的习惯势力。 但是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又岂 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祖制,然而正是断发易服又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 的火种。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酝酿是以反满的民族革命为召唤的,明亡以后剃发留 辫这一辱没汉人的亡国之痛,重又在清末民族矛盾中升级。“毁我衣冠真正恨,扫 除巢穴待明朝。”(5)“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6) 被视为大清国民标志的发辫,更成为诅咒的对象,“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州之 形状。”(7)一时“猪奴”、“半边和尚”、 “辫发左衽之丑类”几乎成为排满、 仇满的口头禅。
太平 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 命最有力的召唤。直到辛亥革命后,1912年3 月5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剪 辫还强调:“ 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 之俗。当其初,高士 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 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 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8) 这种种断发易服的言论,虽然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情绪,但不是反清复明的简单 回归。有识之士超越种族成见,从变易国民心理的角度,宣传剪辫的利害说: “夫 辫发为物,即不必计其本非汉族制度,及被外人所诮辱,即以利用问题论,试执十 人而质之曰,吾人具此辫发,于起居动作便乎? 吾可决其以当为不便者十而八九也。 ”(9) 虽然更改这沿袭三百年的习俗,会遇到旧习惯势力的种种阻挠,但是这便民 实用的价值,最终又导使满汉居民不分族别地抛弃旧习,选择了剪辫易服的行为。 以剪辫易服为契机,批判封建主义的檄文,嘻笑怒骂,令人叫绝。衣冠之治集 中体现在官服上,这在清代又称补服,即在褂子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补子,绣上飞 禽走兽,以示官职的差别和道德命义,有的文章反其义而用之,说清国所以不振, 是由于文官不事事,武官不能御外外侮,但能杀同类,遂致国事愈坏,民心渐离。
太平 这正是官方制度所为。谓予不信,可观各人的服饰: 文官的补服,是仙鹤、锦鸡、 孔雀、云雁等等,此等鸟者,或示幽逸,或作声而唳,或容止闲暇,或供市儿之玩 弄,这明明是纵容偷闲溺职,愚弄人民;武官的补服都是狮子、豹、虎、熊、彪之 类,面目狰恶,设这些官治民,实以禽兽对人民也。(10) 有的对朝服从头到脚逐 一嘲弄说, 红顶,此物人血做成,其中含有无限冤魂,若将此物置于头上, 胜于 虎狼十倍;朝珠,又名奴隶圈,悬于项间,其人即永有奴隶性;马蹄袖,表示效犬 马之劳,以向主人乞怜;马靴专为护足之用,套之足上,可以终日跪拜奔走。(11) 这种亦庄亦谐而又富有战斗性的檄文,在辛亥革命前夕不断见诸报端,由于它 以老百姓习见常闻的官员服装做靶子,传播革命思想,更易为大众接受,使人们在 断发易服的行动中,受到一次反封建的教育。 断发易服到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发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 开。武昌起义前一些爱国的青年就自发地割掉辫子,脱下清装,“革命,革命,剪 掉辫子反朝廷(12) 成为流行歌谣。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 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地剪 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 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许金城在《民国野史》中记述说: ”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 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 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有的报纸指出,民国建立后政体、国体、官制、礼仪、历法、刑名、娱乐、住所的 诸 多变化,以服装的变化最迅速、最广泛。一时间”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剪 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 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13) 穿着打扮焕然一新。 剪辫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 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即使起自下层的农民起义也 不例外,太平天国的”蓄发易服“,从衣冠上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与清政府 并无二致。
太平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封建主义规章的礼制也随之瓦解。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明确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用以维系 封建等级制度的衣冠之治,由于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缔。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 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 西式或袍褂,丧礼在臂上围黑纱。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此种服制 打破等级界限,不分尊卑贵贱,所以虽是官员的制服,但对生活权利的平等却起了 表率的作用。即使宫廷的遗老遗少无一例外都要遵守服制平等的原则,有记载说 : ”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14) 真 正结束衣冠伦理政治化观念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他在复中华 国货维持会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 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15)这就使得人人须叟不可离身的服装,摆脱 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的干预,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彻底解体,用卫生、 实用、经济、美观的思想来制作和选择服装,使着装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是中国服 装史的重大变革。
- 上一篇:中国古代成语中最生僻的是哪个
-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