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师,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六祖慧能在韶关南华寺弘法三十几年,不知不觉到了晚年了,他觉得自己快离开人间了,于是他把身边要好的弟子叫来,他说你们回我的家乡建一个报恩塔,建好之后我要回老家去。于是他的弟子就会他的家乡去建了这个塔,他是从韶关南华寺出发的,据文献记载是说他是坐船回去的,从北江转到西江。其中路经肇庆,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六祖慧能喜欢梅花,摘了一株梅花插在地上,后来那梅花开得非常漂亮,后来宋代的和尚在那里建了一个梅庵纪念六祖慧能,现在这个梅庵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很多人从建筑风格、建筑艺术来研究这个梅庵,(见PPT)里面还有六祖井,这个来历、故事也很多。
他第二天就离开那里回到了新兴老家国恩寺,他还做了很多好事,其中在国恩寺旁种了一颗荔枝树,这颗荔枝树,到现在1300多年,他亲手种的荔枝树。这棵树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尤其是文革,当年红卫兵几乎把这个树烧成了木炭,到了改革开放才慢慢的长出新芽,之后大家重点把它护理起来,现在每年还能结很多果。
六祖慧能觉得自己马上要离开人间了,所以跟弟子再三交待一些事情,弟子们问,你走后这个衣钵袈裟传给谁?慧能说,这个不用再传了,释迦牟尼说不要再传了,就“一花开五叶”,五祖也说传到我这里也不用传了,不然会出问题的,你们以后传颂《六祖坛经》就是我的宗旨了。很多弟子们听到师傅要走了,都哭哭啼啼的,只有一个叫做神会的弟子没有哭。慧能说,你们都不行啊,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你,人早晚要走的,很平常的事,所以应该向神会学习,保持平常心态。所以慧能交待好各种事情,于公元713年农历八月初三晚上正式圆寂,在人间一共活了76年。根据文献记载,他圆寂时发生了很多奇异的事,满山的“银木”——树都变白的了,周围的动物都在哀鸣,尤其是他圆寂之后真身化成一道白光飞走了,弟子们到处找都找不到他的真身。第二天弟子们向着白光飞去的方向找,终于在离国恩寺大概4、5公里叫寺田村(音同)的深坑里头发现一个大石头,并看到了六祖慧能在那安然坐化,所以那里被称为“藏佛坑”,关于“藏佛坑”的说法很多,现在那里在搞开发,原生态,有非常不错的风景。六祖慧能的一生大概是这样了
六祖好像不是一个人吧 好像分别是:达摩,(?~535)梵名 Bodhidharma。意译作道法。又称菩提达摩、菩提达磨多罗、达磨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磨。为我国禅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南天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波斯国)国王之第三子,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之后受衣钵。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说南朝宋代末年),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时人不解其意,称壁观婆罗门。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经九载,欲归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岭时,适逢达磨携只履归西方。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慧可,(487~593)我国禅宗二祖。南北朝之僧。河南洛阳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又作僧可。幼时于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出家,于永穆寺受具足戒。早年周游听讲,参禅冥想,精研孔老之学与玄理。北魏正光元年(520),参谒达磨祖师于嵩山少林寺,从学六年。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师访达磨时,终夜立于雪中,至天明仍不许入室,师乃以刀自断左臂,表求道之至诚,遂面谒而大悟,达磨乃付予大法,并传衣钵。然续高僧传卷十六载,师之手臂,系遭贼所斫断。 达磨西归后,师于北齐天保三年(552)授法予弟子僧璨,其后赴河南邺都演说楞伽经意,凡三十余年,韬光晦迹,人莫能识。后于筦城匡救寺盛扬宗风,学者云集,复与沙门辩和论道,辩和不能胜,兴谤于邑宰翟仲侃,仲侃惑其邪说,加以迫害,师乃于开皇十三年(一说十二年)示寂,世寿一○七。帝赐「正宗普觉大师」、「大祖禅师」之谥号。 僧璨,禅宗东土六祖之第三。得法于慧可禅师,隐于舒州皖公山。后遇周武破灭佛法,往来太湖县司空山。隋开皇十二年得沙弥道信付法。炀帝大业二年寂。唐玄宗谥为鉴智禅师。 道信,(580~651)为我国禅宗第四祖。嗣法于僧璨,传于弘忍。蕲州广济(湖北广济)人,俗姓司马。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师于幼时即慕空宗诸解脱门而出家,隋开皇十二年(592),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一说十年),得其衣钵。大业十三年(617),领徒众至吉州庐陵,遇群盗围城七旬,其时泉井枯涸,众皆忧惧,师乃劝城中道俗念摩诃般若;盗贼遥望城,如有神兵守之,相谓曰:「城内必有异人,不可攻矣!」遂解围而去。 后师欲往衡岳,路出江州,道俗请留庐山大林寺。唐武德七年(624),归蕲州,住破头山三十余年,传法于弘忍,另有弟子法融别立「牛头禅」。又破头山后改称双峰山,故世人又称师为「双峰道信」。贞观十七年(643),太宗闻其道风,三诏入京,师均上表辞谢,帝乃遣使,谓若不起,命取首级,师伸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异之,还入奏,帝愈叹慕,赐珍缯。永徽二年闰九月(一说永徽元年)垂诫门人,安坐而寂,世寿七十二。建塔于东山黄梅寺。因弟子弘忍居于黄梅东山弘传禅法,故世人并称师与弘忍之道法为东山法门,并遥尊师为东山法门之初祖。大历(766~779)年中,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塔铭号「慈云」。 弘忍,(602~675)唐代僧,为我国禅宗第五祖。浔阳(江西九江)人,或谓蕲州(湖北蕲春)黄梅人,俗姓周。七岁,从四祖道信出家于蕲州黄梅双峰山东山寺,穷研顿渐之旨,遂得其心传。唐永徽二年(651)五十一岁,道信入寂,乃继承师席,世称「五祖黄梅」,或仅称「黄梅」。咸亨二年(671),传法于六祖慧能。 我国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至唐代弘忍之传承,为后世禅宗各派所承认。弘忍继此传承,发扬禅风,形成「东山法门」,禅宗传教自楞伽经改为金刚般若经即自其始。弘忍之思想以悟彻心性之本源为旨,守心为参学之要。门下甚众,其中以神秀及慧能二师分别形成北宗禅与南宗禅两系统;至后世,分衍出更多宗派。于高宗上元二年示寂(即于传法后四年),世寿七十四。代宗敕谥「大满禅师」。 慧能,(638~713)唐代僧。又作惠能。我国禅宗第六祖。号六祖大师、大鉴禅师。祖籍范阳(河北),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广东)。据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载,其父早亡,家贫,常采薪汲水以奉寡母。一日负薪至市,闻客读诵金刚经,心即开悟,时五祖弘忍住蕲州黄梅之东禅院,法门甚盛。师乃前往拜谒。五祖试问其所来及欲求何物,师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谓:「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对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惊异其禀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历八月。一日,五祖令众人各述一偈以传衣授法,上座神秀遂于壁廊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师闻之,谓此偈未见本性,遂请一童子代于壁间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闻之,识其为真能传大法者,乃夜召师入室,潜授衣法,并遣其连夜南归,隐于四会、怀集之间。 仪凤元年(676)至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于韶阳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神秀于北方所倡之渐悟法门相对,史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其弟子法海将其教说汇编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盛行于世,为后来禅宗之宗经。后应刺史韦据之请,于大梵寺树立法幢;未久归曹溪,弘布大法,道俗归崇。神龙元年(705),中宗派遣内侍薛简召师至京师,师称疾固辞未往,帝乃敕赐摩衲袈裟等物,并敕改宝林寺为「中兴寺」。三年,更赐「法泉寺」额。 师又曾舍宅为国恩寺,先天元年(712),命门人于寺内建立报恩塔。翌年七月,归返国恩寺,八月示寂,世寿七十六。师肉身不坏,迄今仍存,归停曹溪。宪宗时谥号「大鉴禅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中(976~983)加谥「真宗禅师」;后由仁宗谥号「普觉禅师」,神宗赐「圆明禅师」之谥号。
-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 下一篇:中国信仰什么宗教?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