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宋朝,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出来。
最惨的应该是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北方的五胡乱华的时代,几乎平均11年便有一次朝代更替,成为秦以后中国古代分裂时间最长、动乱频率最高的历史时期。因此,常被史学家称之为“乱世”。在这个时代,号称是中原陆沉、中原沦陷,这是一场汉族的灾难。
当时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
记录中很多字句:“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
西晋的实际户口为在册户口的2倍多,最高时大约是公元300年前后,有3500万人。前秦灭燕,统一北方:当时北方实际人口至少也有1300万(有一些是南渡到江南地区)。从人口变化就能看出那个时代的人民有多苦难。
最好的应该是唐开元盛世期,封建社会的巅峰;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都与唐朝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唐朝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
西域地区政权的恢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碎叶镇,第二阶段是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来。
杜甫在《忆昔》中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译文: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到处是贸易往来的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宫中天子奏响祭祀天地的乐曲,一派太平祥和。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互相友善,关系融洽,百馀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国家昌盛,政治清明。
至于文景之治,百姓也是属于安居乐业,但边疆不稳,经济文化交流也不如唐朝;隋朝开皇之治,时间有点短;宋朝的仁宣盛治时期,辽国、西夏的问题就不说了;明朝的三大盛世,一个不如一个;康乾盛世时期,对思想的禁锢也不必提,对外的文化交流更不用说。
过得差的朝代肯定都是些战乱年代,像什么春秋战国、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近现代中国,全是些悲惨苦难的年代人民到处逃难,正像曹操说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活过得去只能是一些统一的强盛王朝,比如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统一王朝
这个必须有一个标准,我认为有一个标准比较简单,就是看人口数量,百姓生活苦,甚至活不下去的时候,人口数量就会减少,战乱瘟疫等可能导致人口急剧减少;而生活较好的时候,人口数量就会增加。
这个标准可能出现的问题:①古代没有很完善的人口统计数据,且多是统计户数;②古代盛行人口税,为了减少纳税,很可能存在隐户;③有些混乱的时代没有户口统计,只能依赖学者的估算;④朝代的疆域是在变化的,疆域的变化一般会带来人口的变化;⑤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即便是“盛世”,也只能让普通的百姓满足温饱,很难让多数人过上小康生活,这一点必须明确。但总的来说,户口统计和估算不一样完全真实,但大致的增加和减少趋势则基本正确。所以用研究人口的变化基本可以看出普通百姓的生活。
资料显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
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
以此来推断,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生活最差的几个年代:秦末战乱、西汉末年战乱、东汉末年战乱、五胡十六国时代、隋末战乱、唐末战乱、蒙古灭金时代、明末战争。基本上每次战争都将导致人口锐减50%或者更多。
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生活比较好的年代:文景之治、开元盛世、、明朝洪宣之治、清康雍乾盛世。
- 上一篇:中国古代有哪些女英雄?
- 下一篇:中国古代少年时期的智慧故事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