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注释:
①洞明:了解透彻。
②皆:全,都。
③学问:本谓学习,问难,后指通称各种知识。
④人情:人心,世情,人情世故。
⑤练达:熟练通达。
意思是:
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出处:
出自名著《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
秦可卿带贾宝玉到一上房睡午觉。门上贴着一副《燃藜图》,还有一副对联,就是这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看后就不肯进去了。
世间的事,异常复杂,在林林总总的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世理”,人在世上活,如果要活得好些,是需要去洞察明了其中的“世理”的。
对于“世事”只有深入地去看,去分析,去探究,方能达到“明”的状态,明世理才是真正的长学问。如果混混沌沌地在世上混,处事不认真,遇到问题不深究,当然也不会有学问的。
扩展资料
“人情”也是需要讲究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要与人打交道的,人与人之间总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有复杂的利益关系,还有很微妙的各种感情关系,有亲情、爱情、友情、嫉妒之情、敌视之情等等。
人与人相处,如果要相处得好,“知情”是很重要的,只有“知情”方能“达理”,在合情合理的状态下,才算是“人情练达”。而这“知情达理”、“人情练达”可不是一篇容易写的文章,人的感情是最复杂的,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是最微妙的,行走人世间,需要好好做“识人情”这门功课。
对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可以从做学问写文章的角度去理解,曹雪芹或许是在说,世间的万事万物,如果你能深入洞见,能明了个究竟,就能成为是有学问的,学问之道,不在死读古书,搬弄知识,而在于明了世理。
人间情势,复杂而丰富,如果能熟练地了解各种情缘,能通达各种情理,那就有了写文章的根本,文章之道,不在咬文嚼字,不在搬弄是非,而在于写出通达人情的深刻性。
意思说的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原文节选:宝玉在东府神游幻境,因午困而须小憩,遂到尤氏上房。一进门,见正面高悬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宝玉一见此等言词,立即叫道:“出去,出去!”因此才转到秦可卿室中。
扩展资料:
红楼梦第5回主要讲了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贾宝玉观赏会芳园的梅花后,在侄媳秦可卿的卧房里睡午觉,做了个神游太虚幻境的美梦。梦中,他遇到了袅娜翩跹的警仙幻姑。仙姑邀请宝玉到她居住的太虚幻境一游。
到了那里,忽见有一座牌坊,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内有“痴情司”, “结怨司”, “朝啼司”, “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诸司。宝玉在“薄命司”里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
入室,闻一缕幽香,品“千红一窟”茶,饮“万艳同悲”酒,聆听《红楼梦》仙曲十二支。仙姑又将其妹秦可卿许配给宝玉,并授以云雨之事。宝玉与可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难解难分。次日,二人携手游玩,至迷津处,被雷声惊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说的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原文节选:
宝玉在东府神游幻境,因午困而须小憩,遂到尤氏上房。一进门,见正面高悬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一见此等言词,立即叫道:“出去,出去!”因此才转到秦可卿室中。
读者大多数认为,这是宝玉对“世事人情”厌恶,对“学问文章”的反感。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宝玉的误读,也是对曹雪芹的曲解。
扩展资料:
解析:
“人情世故”,是封建社会十分重视与讲究的待人接物的重要处事经验。剥削阶级都要利用这一套处事哲学,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弟学会这种“学问”。会做这种“文章”,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面所说的“人情世故”,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情达理”与“合情合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剥削阶级讲究精晓“人情世理”的“圆通学”,实际上是通晓官场上趋炎附势的“关系学”,人与人之间表面上温良恭俭让,而内心里却充满着尔虞我诈。
而今天我们提倡“通情达理”,是说话做事要合情合理,符合社会的公德,符合道理,它与旧社会的“人情世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 上一篇:与鼠有关的成语故事
- 下一篇: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