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墨。
①张衡《归田赋》:“挥瀚墨以奋藻,陈三王之轨模。”
②元稹《酬瀚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瀚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
③唐 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东壁图书府 ,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 ,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 情竭为知音。”
2、指文辞或文章。
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瀚墨,见意于篇籍。”
3、 指书法或绘画。
①《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②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③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馀,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荆、关、倪、黄辈所不到者。”
翰墨书香的意思是书法、文章、书信写得好或是中国画画得好,有赞叹妙笔生花的意思。
具体释义:
①翰墨:义同“笔墨”,原指文辞,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出自 三国 魏 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白话译文:古时候的作者,寄身于文辞笔墨中,见其中的意思于文章中。
②书香:指书中文字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图书纸张、油墨及装帧中掺进的有形成分;亦指有读书先辈的人家 ,书香人家、世代书香;读书风气、读书的习尚等。出自 宋·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诗:“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白话译文:家世书香,产微业薄,不幸父母早丧,愈加零落。
“翰墨书香”的意思是比喻是书法、文章、书信写得好或是中国画画得好。一般用来赞叹妙笔生花的意思。
扩展资料:
一、翰墨书香近义词
①翰墨丹青:形容文章、书画。
②翰墨流香:形容文章、书法写得好,或者绘画画得好。
③翰墨凝香:形容某个人或者某件作品非常有书香味,有知识和文化底蕴
④翰墨飘香:整个意思就是书画这种高雅艺术弘扬,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⑤书韵飘香:指文章、书信的韵味深远有文化底蕴。
二、翰墨书香反义词
①铜臭薰天: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白话译文:金色的光铺盖在地上,因为阎王殿上全是阴霾,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所以让枉死城里全无日月。
②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书香与铜臭,本是两种“势不两立”的事物,不可混为一谈。古人认为铜臭的庸俗只会亵渎了书香的圣洁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着秦皇大搜。”
白话译文:什么东西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混合了书香跟铜钱的臭味。商贾儒家的人,怕遇到秦始皇大搜。
三国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
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
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
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王禹〕
元瑜、汝南应〔王易〕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
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马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
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
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
文未能称是。琳、〔王禹〕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王易〕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
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门音〕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
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
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
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
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
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
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
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