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万历十年到崇祯十七年这段时期,是明朝的衰败期,自从张居正死后,后来的内阁首辅大臣大多数都选择明哲保身,再也没有出过一位像张居正这样有魄力有手段的政治家,相权的削弱必定导致皇权的加强,而这种皇权的加强体现在万历皇帝身上则变成了不理国事,肆意任性。张居正在时,尚能规劝万历皇帝,张居正一死,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有能力或威信来改变万历的意愿。
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能够勤勤勉勉,想要有所作为,但是不久之后万历皇帝便暴露了种种恶习,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万历皇帝对待政务越来越漠不关心,长期不肯临朝听政,大批奏折被留中,皇帝的怠政必然导致官员的懒政,由于长时间无人考核,各地官员空缺严重,很多部门甚至没有正官,到了万历四十三年,朝廷上尚书侍郎总共剩了五个人,其中三人天天窝在家不去上班,一个人还不知道去哪儿了,办事的仅剩下了一个人。
而此时万历皇帝的生活也越来越腐化,万历二十六年,给事中吴文灿上书批评万历皇帝,买金银珠宝动不动就要花费几十万,宫内的各种仪式也变的越来越奢华,此时的万历皇帝明显就是一副作死的架势,大有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想法。
当然这些还算不了什么,从万历十七年开始,万历皇帝再也不肯接见朝臣,对大臣们的奏折更是不感兴趣,甚至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三大征都是万历通过谕旨的形式与朝臣交流的,很多人非常奇怪,为何万历皇帝会在短短的几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自身的懒惰怠政固然是一方面原因,可是外部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万历皇帝即位时对张居正极为倚重,当然这种倚重是在母亲的支持下才产生的,少年时的万历皇帝认为张先生是一个好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皇帝的权威与尊严在万历皇帝心中越来越重要,而此时的张居正势力很大,为了真正亲政,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展开了清算,但是在清算完张居正之后,万历皇帝却再也没能找出第二个可以代替张居正的人,对于万历皇帝自身来说,处理政事的能力又不足,因此面对纷乱的朝政,渐觉应付不过来,于是心灰意懒,干脆不再理政。
第二,万历一朝比起前朝来说,社会矛盾非常多,朝廷内部官员们虽然争斗平息,但是也缺乏能臣,但是后期结党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而朝廷之外却正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女真人在东北兴起,农民起义不断,这些都给万历皇帝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万历皇帝或许意识到要解决这些矛盾,就算是把自己累死也不一定能处理好,因此干脆一味享乐。
第三,建国之后,在郭沫若的建议下,国家曾经开启了万历皇帝的陵墓,打开陵墓之后竟然发现万历皇帝身有残疾,两条腿不仅不一般长,右腿还有明显的肌肉萎缩的症状,这充分可以解释为啥当年万历皇帝对自己自暴自弃了,作为一个皇帝,他也希望能够保持一个帝王的威严和良好形象,而对于自己的残疾,万历皇帝或许一直自卑,因此从万历十七年开始,他便拒绝见任何朝臣,而选择下达谕旨的方式来传达旨意。万历之后,明朝彻底衰败,不久之后就被李自成灭亡,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一、张居正被抄家的原因:
1、张居正的改革在某些方面确实损害了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而死后被言官攻击,再加上改革功高震主是被历来皇帝所忌惮的,因而被万历皇帝抄家。
2、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居正自身品行有亏。张居正死后,从他家搜出三十万两白银。这虽然无法与那些巨贪相提并论,但也绝非一个官员能有的家底。
而且从各记载上看,张居正的生活十分奢靡。连自己乘坐的轿子都需要32人抬。抗倭名将戚继光曾送给张居正十几个美女,而张居正也照单全收。
从这些方面看,张居正的确存在贪污受贿的问题。所以,在张居正死后,那些平日看不惯张居正的清流们也就对他进行了清算。
二、万历皇帝贪婪怠政的原因:
1、摆脱戒尺。根据《明史·神宗本纪》记载:万历皇帝亲政前,头上悬着三把戒尺: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所以他亲政后就想摆脱这三把戒尺的束缚。但是当他真正地摆脱这三把戒尺之后,开始为所欲为,消极怠政。
2、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明朝晚年党争严重,文官制度确实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制衡,选择怠政,是万历皇帝的任性做法。
扩展资料:
张居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臣,他辅佐明神宗推行了万历新政,对挽救明朝岌岌可危的统治,有了一定的作用,后人在说起张居正的时候,对他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很是赞赏,同时也敬佩张居正大胆的创新精神。
张居正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改革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他推行新政期间,虽然政事很忙,但是张居正依然对宠姬很是喜爱,回到家后沉迷于声色中。
明神宗十岁登基,他的母亲李太后自然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来辅佐明神宗,此人恰是张居正。万历年间,李太后、张居正、冯保三人为铁三角,他们在辅佐明神宗处理政事方面,是不余遗力。
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孩童,而张居正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手中的权力是明朝任何一朝首辅都不可及的。这对于皇权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潜在威胁。这难免不会引起皇权背后势力的怀疑和猜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居正(明万历朝内阁首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翊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怠政
张居正生前干了一番改革事业,反贪和取消赋税特权的改革冲击了皇权,得罪了官僚特权阶层,得罪了阻碍他改革的官场势力,因此万历皇帝厌恨张居正。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扩展资料
张居正辅佐万历帝,执行改革措施:
明代中叶的国家,官场腐败,贿赂成风,经济崩溃,边防危急。官员本着做官就是为了捞钱的宗旨,疯狂捞钱;人事部门与富豪勾结作弊;司法机关利用手中权力贪污。一种以吏治腐败为主体的污浊空气毒害社会,国家处在忧患危困之中。
隆庆六年(1572年)神宗即位,司礼太监冯保掌管代皇帝批阅文件及用印的大权,内阁首辅高拱对此极为不满,要求将这些大权归还内阁,开始密谋驱逐冯保。此事被冯保察觉。六月十六日,冯保宣读皇后、皇贵妃李氏及小皇帝的谕旨,限令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清康熙年间常熟人陶元淳说:“冯保驱逐高拱,其谋全出于徐阶,张居正只是后来听说而已。”徐阶在高拱之前任首辅,是高拱的对头。高拱下野,张居正升任首辅,张居正时代从此起步。
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解除了明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但触犯了一大批官僚富豪的特权和利益,所谓“即达官显贵,亦不能少贷”。他的反腐败措施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但他仍然坚持秉公执法,非议的人愈急,他执行得愈力。
参考资料:人民网-张居正为何身后被抄家
百度百科-张居正
因为明朝开国时,朱元璋为防止自己建立的朝代像以前的一样,皇权分散,便取消了宰相这一职位,内阁是用来取代宰相的。是的,这也是后来张居正胜败名裂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