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和佛,很多人认为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其实敝人认为,魔和佛都是思想到达觉悟顶峰之表现。无所知又无所不知,无所在又无所不在。都是集大成者。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的“悟”寻求到真正的灵魂的净土,然后带领善男信女通过自赎行善达到解脱超脱的究竟法门。也就是涅槃。而魔,也是经过自身苦修,以另一种意义的“悟”,达到“大成”,不去自赎,而去做赎与不赎规则的制定者,做宇宙混沌之下的主宰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神,我就是一切。众生完全换另一种秩序,另一种规律生活,万物臣服,众生魔化。
看这两者,修行过程一是邪恶,一是善行。魔要历万般罪恶,众生诸相,了悟心魔发展,然后物极必反,九九归一,脱离罪恶,修心练识,做到心到识到,一切由心,重定规则,颠倒众相,一切唯我。成就了这最大的恶。而佛,定要脱离尘世纷扰,一尘不染,明心见性,五蕴皆空,然后明悟,佛法大成,空即是不空,无障即看透万般障,不受障碍,无欲亦无求,无乐即极乐,而达到极乐世界。归于创世神,溶于自然而然。
当魔与佛都脱离众生,参天道,悟明法之时,四者无有多少分别,只所悟方向不同罢。此时此刻,成佛成魔仅在一念之间。在于此一悟也!倘使魔悟到天之正道,顿悟妙谛,即佛家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此一悟,须舍弃万般魔法,实非易事,魔总归是自私的,如何可轻易舍弃?多是真正大成大德之佛祖,方可教化,使之顿悟。如一例:
“三十年来寻刀剑,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石之轩,这个聪明绝顶,风流倜傥,多才多艺,武功卓越,佛法高深,魔法大成的邪王,在长安古刹做住持,俨然一代得道高僧。做邪王,不死印法,无人能出其左右,欲统一魔道。性格分裂,喜怒不着于颜色。阅历人生,百转千回。石青璇,才冠当世,一曲箫音,使其魔头父亲最终选择自杀,而恰时四位高僧梵音唱和,佛偈教化,使之顿悟,皈依佛门,终成正果。如此魔头,一念之间,尽断青丝,舍弃罪恶,即刻成佛。
而佛依然,到此境界,就看悟得悟不得了。悟得了,成佛。悟不得,又不知要苦修经年。舍弃肉身,究竟涅槃,此一舍不易舍也。哪怕你心中有一丝的波动,一丝的犹豫,一丝的不舍,均不可成佛。此一丝,即心魔。百年功法,实现五蕴皆空,再大的心魔也难撼分毫,但此一丝,却在灵魂最深处,非到成佛之际不出现,却能做致命一击。正如大厦可挡万钧之力,劲暴之风,但动一基石,或可致其倾倒。故佛要修成浑如天成,浑然一体,无隙可乘,无懈可击。磐石即为一体,但若中心有一丝裂纹,或可从中而裂。如另例:
杨耀文选编的《一日佛门:文化名家谈佛录》中提到的鸠摩罗什,不论其说对与不对,可考否,姑做一例。以书中论点而言,其只能被称为大智者,而不能称其为佛,多年苦修,已臻大成之境,却因其表妹一欲,再难步佛道极境。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终究未成正果,乃至火化后只剩当初舌灿莲花的牙齿,而未有舍利。
所以,成佛非心真修至浑然天成无隙可乘之境界,切莫自诩或舍身试道。成佛着多出世后又入世历练,以身试魔,心起一丝波澜,再度出世修行,以避将来之险。心浑然一体者,不为世事万象所惑也。凡人饮酒,若我亦饮酒,入口为水也,不起一丝酒气。凡人爱人,我亦爱人,凡人爱异性私欲,我爱天下所有善男信女也。古往今来,能大成者几人哉?如此一叹,心便生一隙也。心魔无所不在,不断修行,心无质疑,无质疑故。
最后以一偈结尾:混沌为空又无空,万物不在其身中。天道却做自然道,无空创造诸众生。
突然萌发一个想法所用的时间,形容时间非常短暂。
此为佛教词语。
一念之间:就是一个念头的时间。什么是念头呢,就是你的思想在动。形容非常快、非常短暂、非常容易。
众生起心动念皆造无量罪过。一念善则般若生。一念恶则般若绝。
修行人要抓住这个念头,把念头放在一处,此名收摄身心。
一念之间是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niàn zhī jiān,是一个理学,心学用语,亦是直指人心,最为切要的一句话。
我们在世间生活,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福是祸?是贵是贱?都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哭婆变笑婆;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一念之间,立地成佛。
一念之间,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念私我,画地自限;一念为众,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福德因缘。对于「一念之间」。
扩展资料:
佛学意见:
第一、天下无难易之事,只问有心无心之人:世间的事情困难吗?容易吗?很困难的事情,在有心人的前面都不困难;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反之,即使很容易的事情,在无心着意之人的前面,也是无法成功。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难易,有心无心,只在「一念之间」。
第二、天下无善恶之事,只问好心坏心之人:天下没有什么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像父母管教子女,老师教育学生,有时候给予挫折、压力,或打骂、棒喝,却能成就他的奋发向上,不能说它是不好的。
若是父母溺爱,或酒肉朋友助其吃喝嫖赌,玩乐滋事,这种看似爱心的布施,反而成为造罪的根源。所以天下无善恶之事,只在好心坏心。好心行恶事都是功德,伪君子假恶为善,并非真善。所以善恶好坏,在于「一念之间」。
第三、天下无成败之事,只问得心失心之人:综观天下历史,谁是成功之人?谁是失败之者?贵为帝王的纣王、夏桀,在人间留下千古的骂名。
曾经在囚牢里度过悠悠岁月的文天祥,为人间留下浩然正气;史可法忠君爱国,战败犹荣,赢得清王朝的尊敬,追谥为忠正。可见天下没有完全的成败,成败只在得心、失心的“一念之间”。
第四、道家言众生皆苦唯我独乐。天下之事,只问烦心之人:在烦恼人之前,快乐也是伤心。对平等心的人来说,无苦亦无乐。譬如千年暗室,点燃一灯,就大放光明。所以伤心与快乐,只在一念心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念之间
- 上一篇:一生九死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一横是什么意思,功字力为什么不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