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是什么?_1

《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是什么?_1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7-14 14:58:50
阅读:



三一、情采

《情采》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一篇,主要是论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形式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内容才有意义,内容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二者实际上是一个相依相存的统一体。刘勰认为文学作品必然有一定的文采,但文和采是由情和质决定的,因此,文采只能起修饰的作用,它依附于作者的情志而为情志服务。第二部分从文情关系的角度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种是《诗经》以来“为情而造文”的优良传统,一种是后世“为文而造情”的不良倾向。前者是“吟咏情性,以讽其上”,因而感情真实,文辞精练。后者是无病呻吟,夸耀辞采,因此,感情虚伪而辞采浮华。刘勰在重点批判了后世重文轻质的倾向之后,进一步提出了“述志为本”的文学主张。第三部分讲“采滥辞诡”的危害,提出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是首先确立内容,然后造文施采,使内容与形式密切配合,而写成文质兼备的理想作品。

本篇是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创作风气而发的。为了探索正确的创作道路,刘勰对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他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应该文质并重。他也强调文必有采,但必须以“述志为本”,不能以文害质。这些意见基本上是对的。但他的所谓“情”与“采”,其内容有一定的局限,在理论上的阐述,也还是比较粗略的。

(一)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1,非采而何2?夫水性虚而沦漪结3,木体实而花萼振4:文附质也5。虎豹无文6,则鞟同犬羊7;犀兕有皮8,而色资丹漆9:质待文也10。若乃综述性灵11,敷写器象12,镂心鸟迹之中13,织辞鱼网之上14,其为彪炳15,缛采名矣16。故立文之道17,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18;二曰声文,五音是也19;三曰情文,五性是也20。五色杂而成黼黻21,五音比而成《韶》、《夏》22,五情发而为辞章23,神理之数也24。《孝经》垂典25,丧“言不文”26;故知君子常言27,未尝质也28。老子疾伪29,故称“美言不信”30;而五千精妙31,则非弃美矣。庄周云32“辩雕万物”33,谓藻饰也34。韩非云35“艳采辩说”36,谓绮丽也37。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李》、《老》38,则知文质附乎性情39;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40。若择源于泾渭之流41,按辔于邪正之路42,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43,而盼倩生于淑姿44;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45。故情者46,文之经;辞者,理之纬47。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48。

〔译文〕

古代圣贤的著作,都叫做“文章”,这不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文采吗?虚柔的水可以产生波纹,坚实的树木便能开放花朵:可见文采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实物。虎豹皮毛如果没有花纹,就看不出它们和犬羊的皮有什么区别;犀牛的皮虽有用,但还须涂上丹漆才美观:可见物体的实质也要依靠美好的外形。至于抒写作者的思想情感,描绘事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然后组织成辞句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就因为文采繁茂的原故。所以,文学艺术创作的道路有三种:第一是表形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颜色而成的;第二是表声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成的;第三是表情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性情而成的。各种颜色互相错杂,就构成鲜艳的花纹;各种声音互相调和,就构成动听的乐章;各种性情表达出来,就构成优美的作品。这是自然的道理所决定了的。如《孝经》教导后人:“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又如老子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巧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巧妙的议论多么华丽”,这是说文采太多了。文采太多的议论,修饰得很巧妙的描写,文章的变化这就达于极点了。体会《孝经》、《老子》等书中的话,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明白作品的华丽是过分淫侈了。如果能够在清流与浊流之间加以适当的选择,在邪道与正路面前从容考虑,也就可以在文学创作中适当地驾驭文采了。但是红粉和青黛只能装饰一下人的外容,妍媚的情态却只能从人固有的美丽姿容中产生出来。文采也只能修饰一下语言,文章的巧妙华丽都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的经线,文辞好比是内容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首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文辞: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

〔注释〕

1 文章:《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何晏注:“章,明也;文,彩。形质著见,可以耳目循。”
2 采:文采。本篇多用以泛指艺术形式。
3 性:性质,特征。沦漪(lúnyī伦一):水的波纹。
4 萼(è饿):花朵下的绿片。
5 文:即采。质:即情。这句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一个方面。
6 文:这里指虎豹皮毛的花纹。
7 鞟(kuò扩)同犬羊:《论语·颜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去了毛的皮革。
8 犀兕(xīsì西寺):都是似牛的野兽(犀是雄的,兕是雌的),皮坚韧,可制铠甲。
9 资:凭借。
10 质待文:这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又一个方面。
11 综:交织,这里是加以组织的意思。性灵:指人的思想感情。
12 敷写:即描写。敷,铺陈。
13 镂(lòu漏)心:精心推敲。镂:雕刻。鸟迹:指文字。相传黄帝时的仓颉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造文字。(见许慎《说文解字序》)
14 织辞:编织文辞。鱼网:指纸。《后汉书·蔡伦传》说蔡伦开始用树皮、鱼网等造纸。
15 彪炳:光彩鲜明。
16 缛(rù入):繁盛。名:《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实使分明也。”
17 道:道路,途径。
18 五色:青、黄、赤、白、黑,指作品的形象描写。《诠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19 五音:宫、商、角、徵(zhǐ止)、羽,指作品的声韵。包括《乐府》篇“声为乐体”、“诗声曰歌”的“声”,和《声律》篇讲的宫商声韵。
20 五性:指从心、肝、脾、肺、肾产生出来的五种性情。晋代晋灼《汉书音义》说:“肝性静”,“心性躁”,“脾性力”,“肺性坚”,“肾性智”。(《汉书·翼奉传》注引)这里指作者的思想感情。
21 黼黻(fǔfú斧扶):古代礼服上的花纹。黼:半白半黑的斧形。黻:半黑半青的两个“己”字形。
22 比:缀辑。《韶(sháo勺)》:舜时的乐名。《夏》:禹时的乐名。
23 情:当作“性”。
24 神理:神妙的道理。从《文心雕龙》全书多次所用“神理”一词的意义来看,所谓神妙的道理,就是《原道》篇所说的“自然之道”。数:定数。
25 《孝经》:孔门后学所著儒家“十三经”之一。垂:留传下来。典:法度。
26 “言不文”:指哀悼父母的话不应有文采。《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ī以),礼无容,言不文。”
27 常言:指不是哀伤父母的话。
28 未尝质:并不朴质。
29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著有《老子》八十一章,亦称《道德经》。疾:憎恶。
30 美言不信:这是《老子》最后一章中的话,是针对某些虚华不实的文辞说的。
31 五千:即《道德经》,因它共有五千多字。
32 庄周:即庄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著有《庄子》。
33 辩:巧言。《庄子·天道》:“辩虽雕万物,不自说(悦)也。”
34 藻:辞藻。
35 韩非: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著有《韩非子》。
36 采:当作“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
37 绮(qǐ起):有花纹的丝织品。
38 《李》:当作《孝》,指《孝经》。《老》:指《老子》。
39 文质:本指形式和内容,这里是复词偏义,只指形式。
40 华实:也是复词偏义,这里只指华。淫:过分。
41 泾、渭:泾水和渭水,一清一浊,二水会合于陕西高陵县。这里用以喻“文质附乎性情”和“华实过乎淫侈”两种创作倾向。
42 辔(pèi配):马缰绳。
43 铅:铅粉;黛(dài代):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44 盼:美目。倩(qiàn欠):动人的笑貌。《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淑:美好。
45 情性:指作品中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6 情:这里泛指作品内容。
47 理:和上句“情”字意义相近。
48 本源:根本,这里指文学创作的根本原理。

(二)

昔诗人什篇1,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2,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3,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4: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5,心非郁陶6,苟驰夸饰7,鬻声钓世8: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9。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10,逐文之篇愈盛11。故有志深轩冕12,而泛咏皋壤13;心缠几务14,而虚述人外15。真宰弗存16,翩其反矣17。夫桃李不言而成蹊18,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19,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20?

〔译文〕

从前《诗经》的作者所写的诗歌,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成的;后代辞赋家所写的作品,则是为了写作而捏造出情感来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像《诗经》中《国风》、《小雅》等篇的产生,就是由于作者内心充满了忧愤,才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情,用以规劝当时的执政者:这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文章的。后来的辞赋家们,本来心里没有什么愁思哀感,却勉强夸大其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情感。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到文辞精练而内容真实;仅仅为了写作而勉强写成的文章,就往往是过分华丽而内容杂乱空泛。但是后代的作家,大都爱好虚华而轻视真实,抛弃古代的《诗经》,而向辞赋学习。于是,抒写情志的作品日渐稀少,仅仅追求文采的作品越来越多。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却虚情假意地来抒发尘世之外的情趣。既没有真实心情,文章就只有相反的描写了。古人曾说:“桃树李树不用开口,就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出路来。”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古书上又曾说过:“男子种的兰花即使好看,却没有香味。”那是因为男子缺乏真诚细致的感情。像花草树木这样微小的东西还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如果作家所写的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1 诗人:《诗经》的作者,同时也指能继承《诗经》优良传统的作家。什:诗篇。
2 辞人:辞赋家,同时也指某些具有汉赋铺陈辞藻的特点的作家。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3 《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等代表作品。
4 讽:婉言规劝。上:指统治者。
5 诸子:这里指汉以后的辞赋家。
6 郁陶(yáo摇):忧思郁积。《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王逸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文选》卷三十二)
7 苟:姑且,勉强。
8 鬻(yù玉):卖。声:名声。钓:骗取。
9 滥:不切实。
10 体:体现。制:作品。
11 逐文:单纯地追求文采。逐:追逐。
12 轩冕(miǎn免):指高级官位。轩:有屏藩的车。冕:礼冠。
13 皋(gāo高)壤:水边地,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14 心缠几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几务:即机务,指政事。
15 人外:指尘世之外。
16 宰:主,这里指作者的内心。
17 翩(piān篇):疾飞。《诗经·小雅,角弓》:“翩其反矣。”郑注:“翩然而反。”
18 “桃李不言”句:这是古代民谣。《史记·李将军列传赞》中引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路。
19 男子树兰:《淮南子·缪称训》:“男子树兰,美而不芳。”芳:花的香气。这个说法当然不可信,刘勰借用此话是意在强调真实感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0 征:证验。

(三)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1;采滥辞诡2,则心理愈翳3。固知翠纶桂饵4,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5,殆谓此也6。是以“衣锦褧衣”7,恶文太章8;《贲》象穷白9,贵乎反本。夫能设谟以位理10,拟地以置心11;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12;使文不灭质13,博不溺心14;正采耀乎朱蓝15,间色屏于红紫16:乃可谓雕琢其章17,彬彬君子矣18。

〔译文〕

因此,写文章时运用辞藻,目的是要讲明事理。如果文采浮泛而怪异,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然模糊不清。这就好比钓鱼的人,用翡翠的羽毛做钓绳,用肉桂做鱼食,反而钓不到鱼。《庄子·齐物论》中说“言辞的涵义被过繁的文采所掩盖了”,指的大约就是这类事情。《诗经·卫风·硕人》说“穿了锦绣衣服,外面再加上罩衫”,这就是因为不愿打扮得太刺眼。《周易》中讲文饰的《贲卦》,最终还是以白色为正,可见采饰仍以保持本色为贵。进行创作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规范来安置作品的内容,拟定一个适当的基础来表达作家的心情;只有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确定了,才能据以配上音节,缀以辞采;从而做到形式虽华美,但不掩盖其内容;辞采虽繁富,但不至埋没作家的心情:要使赤、青等正色发扬光大,而把红、紫等杂色抛弃不用:这才是既能美化作品,又能使内容形式都符合理想的作家。

〔注释〕

1 经:王利器校改作“理”。理: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上文所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中的“情”、“理”意同。
2 诡:反常。
3 心理:作者内心所蕴蓄的道理,表达而为作品的思想内容。翳(yì意):隐蔽。
4 翠纶:用翡翠鸟毛做的钓鱼线。桂:肉桂,喻珍贵食物。饵(ěr耳):引鱼的食物。《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录《阙子》:“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5 言隐荣华:这是《庄子·齐物论》中的话。隐:埋没。《庄子》原文“隐”下有“于”字。
6 殆(dài代):几乎,大约。
7 褧(jiǒng迥):一种套在外面的单衣。这句是《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话。
8 章:鲜明。
9 《贲(bì必)》:《易经》中的卦名。贲:文饰。穷白:最终是白色。《贲》卦的最后说:“白贲无咎。”王弼注:“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在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
10 谟(mó魔):王利器校作“模”,规范的意思。
11 地:底子,这里指文章的基础。本书《定势》篇中曾说:“譬五色之锦,各以本来为地矣。”心:指作品的思想内容。
12 摛(chī吃):舒展,发布。
13 文:指作品的文采。质:指思想内容。
14 博:指辞采的繁盛。溺(nì逆):淹没。《庄子·缮性》:“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
15 正采:即正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疏引皇氏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駠黄(即留黄)是也。”朱:属赤色;蓝:属青色,都是正色。《说文》:“蓝,染青色也。”
16 间色:由正色相间杂而成的杂色。屏:弃。红、紫:都属杂色。
17 章:文采。
18 彬彬(bīn宾):指文质兼顾,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恰当。《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

赞曰:言以文远1,诚哉斯验。心术既形2,英华乃赡3。吴锦好渝4,舜英徒艳5。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译文〕

总之,语言要有华美的文采才能流传久远,这确是不错的。运用文思的方法既然明确,作品中的文采就能适当丰富了。但吴地出产的锦绣容易变色,木槿花虽美而不能持久;写文章如果类似这样,只有繁丽的文采而缺乏深刻的思想情感,看起来必然令人生厌。

〔注释〕

1 远:指流传久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 心术:运用心思的道路,这里指写作的方法。形:显著,明确。《礼记·乐记》:“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孔疏:“术,谓所申道路也;形,见也;以其感物所动,故然后心之所由道路而形见焉。”
3 赡(shàn扇):富足。
4 渝:变。
5 舜:木谨(jǐn仅)花。英:花。木槿花朝开暮落,有花无实。
时俗随着朝代的气数一起推移,文风的质朴或华丽也因朝代不同而变化,从古到今的写作情况及其道理,或许可以总结一下吧。从前尧帝时期,功德广大、教化普及,老百姓唱出“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歌声,儿童咏着“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童谣。接下来的虞舜时期,政治昌明、百姓安闲,于是舜帝咏出了《南风诗》,又与群臣同唱《卿云歌》。为什么都是一些颂美的诗篇呢?因为百姓心情舒畅所以诗歌就是安乐的。到了大禹治理好神州大地,各项工作都走上了轨道,所以大家颂扬他的功绩。商汤圣明严谨,《诗经?商颂》的《那》诗就有“猗欤”的颂声。到了周文王的时候,恩德隆盛,所以《周南》的诗篇,体现了作者勤劳但无怨言的思想。周太王的教化很淳厚,所以《豳风》诗篇表达了欢娱但又不过分的情感。周幽王、周厉王昏庸无道,《诗经?大雅》中的《板》、《荡》等诗篇就充满了愤怒。周平王时周朝的势力衰微,于是就出现了含着无限哀愁的《黍离》。由此可知,歌谣的思想感情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就像风在水面上吹,波浪就会在下面震荡一样。
  到了春秋以后,群雄以武力争战,儒家六经被弃置泥淖,诸子学说风起云涌。这个时候,韩、魏等国以武力征伐,燕、赵等国崇尚权诈,而秦国对于所谓的“五蠹”、“六虱”控制得非常严格,只有齐国和楚国,还颇有一些文化学术。齐国为学者们开通康庄大道、建造高门大屋;楚国也扩大了兰台宫殿。孟子到齐国去被奉为上宾,荀子到楚国去做了兰陵令。齐国的稷下发扬了优良的风气,楚国的兰陵也形成了美好的习俗。邹衍因善谈天文而驰名,驺奭因文才而著称。屈原的作品可与日月争光,宋玉的作品文采也美如风云。他们作品之华美,甚至超过了《诗经》的篇章。可知他们光辉灿烂的奇巧文意,源自于纵横家诡异的风尚。
  到了汉代,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汉高祖也是崇尚武功,戏弄儒生,忽视学术。虽然那时草创了仪礼和法律,但《诗经》、《尚书》等经典仍是来不及研读的。即便如此,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和《鸿鹄歌》,也可以算是上天赋予的杰出作品了。到了汉惠帝,以至于文帝、景帝,研究经学的风气颇为盛行,但是并不重视作家。这从贾谊受压抑以及邹阳、枚乘等沉于下僚的事实可以看出来。到了汉武帝时,崇尚儒学,润色鸿业,这时礼制和音乐都争放光彩,文学创作也异常活跃。汉武帝在柏梁台上欢宴群臣并赋诗,在黄河的金堤之上吟出了关怀百姓的《瓠子歌》,以安车蒲轮邀请枚乘,用盛宴款待主父偃,提拔了对策写得好的公孙弘,称赏善于草拟奏文的倪宽,让以前曾以卖柴为生的朱买臣衣锦还乡,让过去曾在酒店洗涤器具的司马相如荣归故里。此外,司马迁、吾丘寿王、严助、终军、枚皋等人,口头应对固然随机应变,创作文章也是成绩斐然。其影响之大、流传的作品之多,谁也比不上。到了汉昭帝和汉宣帝,都继承了汉武帝的功业,召集学者在石渠阁热烈讨论,在闲暇的时候还聚会写作,因而集合了不少辞赋高手,创作了很多既有文采又有启发意义的作品。于是王褒等人,都得到了官禄,以待差遣。从元帝到成帝,都留意于图书,重视美好的言辞,清扫了金马门的道路以招揽人才,于是扬雄锐意于众多诗赋,刘向校雠了儒家的经典,都是很美好的。自汉朝开国到成帝、哀帝,虽然时间上远远地超过了一百年,作家的变化也很大,而大概的趋势,是学习楚辞。屈原的影响,显然是存在的。
  自从哀帝、平帝之时,汉朝的国势衰败,到光武帝刘秀时又重新建立了汉朝。光武帝只是深信谶纬之说,对于文学艺术漠不关心。然而,杜笃因为献上一篇《吴汉诔》就被免于刑罚,班彪因为奏章写得好就被任命做了县令。虽然光武帝没有广泛搜罗文人才士,也没有抛弃他们。到了明帝、章帝时期,可谓是争光耀采,他们都推崇儒家学说,明帝曾亲自到璧堂讲习礼乐,章帝曾在白虎观召集学士讨论经义,让班固执笔修国史,给贾逵纸笔作《神鸟颂》。这个时期,东平王刘苍也创作了不少好文章,沛王刘辅撰写了《五经论》。可以说,帝王定下了法则,藩王做出了表率,相互辉映,光彩照人。自汉和帝、汉安帝之后,直到汉顺帝、汉桓帝时期,则有班固、傅毅、崔骃、崔瑗、崔寔、王延寿、马融、张衡、蔡邕等,学者众多,人才辈出,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就不用一一列举了。然而东汉建立之后,作家们的道路与前代稍有不同,他们在作品的艺术形式及思想内容上,都依据儒家经典。这是因为他们既有政治经验,又常聚学讲经,所以慢慢接受了儒家的影响。到了汉灵帝,喜爱文学,曾经创作《羲皇篇》一书,并招集文士到鸿都门写辞作赋。但是乐松等人,招集了一些不学无术之辈,所以杨赐把他们称作驩兜,蔡邕把他们比作俳优。他们的文风和作品,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
  自从汉献帝颠沛流离,文学之士亦如飞蓬飘移不定。到了建安末年,国内才大体安定下来。当时曹操以丞相与魏王的尊贵,非常喜爱诗歌;身为魏王太子的曹丕,十分善于写作辞赋;公子曹植,更是写出了美如珠玉的作品。他们父子三人都很重视有才能的作家,所以一时间俊才云集:王粲从荆州来归顺,陈琳从冀州来听命,徐干从北海来从仕,刘桢从东平来依附,应玚运用其斐然文思,阮瑀施展其翩翩才华,还有路粹、繁钦之辈,邯郸淳、杨修等人,他们在筵宴之前傲然而优雅,从容不迫于诗酒之间,下笔而成酣歌,挥毫可助谈笑。看看这一时期的作品,常常是慷慨激昂。这的确是由于长期的社会动乱,风气衰落,人心怨恨,再加上作者的感情深沉、文笔优秀,所以写得慷慨激昂很有气势。到了魏明帝继位,喜欢做诗度曲,并且设置了崇文观,何晏、刘劭等人,都相继发挥才华。魏明帝之后,几位年轻皇帝相继继位,但只有高贵乡公尚有文才,顾盼之间含有文采,谈吐之间就成为妙论。这时还有正始年间留下的风气,文章风格轻淡。嵇康、阮籍、应璩、缪袭等,都活跃在当时的文坛上。
  晋宣帝司马懿为晋国打下了基础,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能够继承父志,但他们都在学术文化方面没有什么成就,而深深地致力于政治权术。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新的王朝,平安地统治着天下,但教育事业及文学艺术等,并没有放在他的心上。降及晋怀帝、晋愍帝,帝王只是徒有虚名(自然更谈不上文学)。然而晋代虽然不重视文学,但文学人才却是很多的:张华摇动笔杆如抛金散玉,左思挥洒笔墨如铺锦列绣,潘岳、夏侯湛有“连璧”的佳誉,陆机、陆云有“二俊”的美称。还有应贞、傅玄、张载、张协、张亢、孙楚、挚虞、成公绥等,他们的作品都文辞清新、韵味华美。前代的史书认为西晋国运衰颓,作家们没能完全地发挥才能。这话真是有道理啊,让人为之叹息!
  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提倡文化学术。刘隗、刁协等讲究礼法的官吏受到荣宠,郭璞因文思敏捷而被提拔。到了晋明帝,富有智慧,喜爱文学,先被立为太子而后登上帝祚,孜孜不倦地讲习儒家经典,他对诰命策文非常熟悉,有时自己也提笔写辞作赋。庾亮以文笔见长而更被亲信,温峤因文思敏捷愈受宠爱。明帝重视并弘扬文学,可以说是晋代的汉武帝。其后的成帝、康帝,年龄短促;穆帝、哀帝,在位时间较短,简文帝时开始振兴,他非常的清高严峻,微妙的言辞和精深的道理,常常洋溢在他的玄谈之中。淡泊的思想和浓郁的文采,时时表现在创作之中。到了孝武帝,已有晋室将终的说法,安帝、恭帝都被害死,东晋也就灭亡了。这时在文学和史学方面的人才有袁宏、殷仲文等人,孙盛、干宝之辈,虽然他们的才华深浅不一,但就其才德而言都是可用之才。自从西晋崇尚玄谈以来,到东晋更加盛行。随着清谈风气的传播,流变而成玄言文体。虽然世道极为艰难,但作品的内容却显得安泰。写诗,必然表现老子的思想;作赋,简直就像为庄子的学说作注解。由此可知,作品的变化必然反映着社会的风尚,文坛的盛衰与时代的发展关系密切,查清其来龙去脉,即使时间再长也可以知道。
  南朝宋武帝爱好文学,宋文帝彬彬儒雅,因为继承了文帝的美德,孝武帝也多才多艺,创作了很多富有文采的作品。自宋明帝以后,文坛的风气就变化了。当时缙绅士大夫家,人才如云蒸霞蔚又如狂飙突起。王、袁二姓,世代都有飞龙般的文采;颜、谢二姓,数辈都有凤凰般的辞藻。还有何承天、范晔、张敷、沈怀文等人,真是数也数不完。这些作家都闻名于世,所以只是举其大概。
  到了皇齐开国,国运可谓美好光明。太祖以其圣武接受天命,世祖以其天赋之才继承大业,文惠太子也富有文采,高宗凭着最高的智慧中兴国运,他们都秉承天命,在伟大帝祚之上大放光明。当今圣上刚刚继位,文化学术普遍开展,山川钟灵毓秀,人才如繁花盛开,像乘着飞龙翱翔天衢,像跨上骏马驰骋万里。著作和典章制度,都超过了周代和汉代,简直和唐尧、虞舜时期一样,真是兴盛极了!对于这些有着巨大教育意义和美好文采的作品,我这支短笔哪敢妄加评论?对于这个时代的评论与赞美,还是交给高明的人来做吧!
  总之,在文采照耀的十个朝代,文章的风格有多次变化。中心开始产生了变化,然后广泛地影响到周围。文风的质朴或华丽随着时代而变化,文学的繁荣或衰落也与世相关。历史虽然很久远,但文学的时代变迁仿佛就在眼前。

  (你知道吗?这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我为自己的耐力而自豪!——当然,里面可能有不确切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我是山东大学的学生。山东大学一度是《文心雕龙》研究的重镇。谨以此文向做出重大贡献的牟世金先生及各位前辈表示敬意!)

为什么只能上传一百字啊,那么长的译文咋长传啊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什么什么不动四字词语 带有顺字的成语代表美好的寓意 陈靖姑 百度知道里面关于她的出处有错误 第二个字是腾 【开心学国学】《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一... “倜傥 ” 这个词怎么读的,发拼音 形容声音绵长悠扬的成语 "宠辱不惊 太行山行的读音 水气病分为几类?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关于带有人的成语 与“灯”有关的故事 将军指的是什么生肖? 关于灯的神话故事 篇幅较长唯美古诗词整首 比喻一件事情想有好的效果结果越弄越糟糕 有个成语怎么说来... 前面有我字的成语 飞黄腾达怎么造句 飞黄腾达造句大全及是什么意思 死蚬子没吐沙怎么办 有一首歌 三皇五帝中“五帝”分别是谁? 这是什么成语 “歪”的偏旁是什么? 死乞白赖的同义词 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 最后一个字是全字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灯的成语故事 花团锦簇和团花簇锦是一个意思吗 上无片瓦遮身 评价李白的痛饮狂歌 逆道而行,顺天而为是什么意思 形容心神不定的词语 ()棋()定补充完整词语 郭德纲偷斧子相声的稿子 形容老师学识渊博的词语都有哪些 腾的组词有什么 教学相长的译文和原文? 山西在古代战争中一度出现军阀割据,到底是什么让山西成为兵家必... 混黑道和白道会有什么区别 水字开头成语接龙 请问“宠辱不惊 什么学什么练成语 官本位是什么意思?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什么 逃能组什么词语 滕字开头的成语 山东、山西的“山”指哪座山? 狗长犄角装佯打一生肖 徙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关于我爱中国的诗句有哪些? 飞黄腾达的意思 痛饮狂歌空度日 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大全 什么深浅的四字成语 最有学问的人 成语 成语接龙 出头露面 成语接龙 为人说项 瞎灯黑火迷底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7月1日还是7月23日? 城南旧事10句好句加赏析 形容灯的成语有哪些 如何用食物调节身体阴阳? 关于“灯”的故事名 中国古代传说的十大妖女分别是什么 无()无()式成语 带有“文”字的成语 带乌成语有哪些 形容为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