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看落叶、打一数字——答案:6。
秋风扫落叶
【拼音】: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解释】: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出处】: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举例造句】: 对等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
【拼音代码】: qfsy
【近义词】: 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反义词】: 日积月累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势力大
【英文】: like autumn wind sweeping away the fallen leaves
【故事】: 东汉末年,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互相攻伐。袁谭被打败,谋士郭图劝他求助曹操,袁谭派辛毗去请曹操攻打邺城。曹操故意按兵不动,辛毗说曹军打袁尚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一定会马到成功的。曹操于是同意出兵。
这个故事出自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神话,有一个国王从来不肯吃药,后来他得了病,找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最后找到一个神医,神医把药涂在打马球的球棒上让国王用,国王在运动时药随着汗液进入他体内,治好了他的病,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国王很感激神医,把他养在宫中还给了很多赏赐,但国王的近侍嫉妒神医,就对国王说,这个人很危险,他能在不知不觉间将你治好,那也一定能在不知不觉间将你害死,于是国王杀掉了神医,神医临死时,说他能治百病、延年益寿的医书就这样消失太可惜了,在他死后国王就把神医的医书拿来看,那本书的书页有一点粘接,国王就用手沾着唾沫翻书,结果被神医涂在书上的毒药给毒死了。
历史上司马懿很长寿,活了七十多岁,但他不是个好人,残暴而且不讲信用,本来答应蒋济不杀曹爽,却又将曹爽和他的朋友亲信的家族全部杀死,在攻打辽东襄平(今沈阳),破城后将城中无辜百姓里的成年男子杀死七千多人,把他们的头颅摆成金字塔形,称为“京观”,又阴谋杀死贾逵、王凌等人,他临死时总是梦到冤魂找他索命。
大段大段的复制粘贴其实没啥用,楼主如果不是对历史很有兴趣的话,知道这些就差不多了,也可以当故事看。
译文: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魏文帝登基后,想迁移冀州的十万户人家去充实河南。当时连年蝗灾,百姓饥饿,各部门都以为不可以这样做,可是文帝决心很大。辛毗与大臣一起上朝求见皇上,文帝知道他们想进谏,便表情严肃地接见,他们都不敢说话。
辛毗说:“陛下想迁移户口,这个主意是怎么提出的呢”文帝说:“你认为我迁移户口不对么?”辛毗说:“确实认为不对。”文帝说:“我不跟你一起议论。”辛毗说:“陛下不以为我没有才能,安置我在身边,让我杂在谋议之官的行列里,怎么能不和我议论呢?我所说的不是私事,而是国家的忧虑,怎么能对我发怒呢?”
文帝不回答,起身往宫里走;辛毗跟上去就拉住他的衣襟,文帝就用力甩动衣服不回来。过了很久才出来:“佐治,你拉我为什么那么急迫呢?”辛毗说:“如果迁移户口的话,既失去了民心,又没有粮食给他们吃。”文帝就迁移了原计划的一半。
明帝登基后,进封辛毗为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为明帝所信任,掌管决定朝政,大臣们没有谁不与他们往来友好,可是辛毗不与他们交往。冗从仆射毕轨上表说:“尚书仆射王思是专心勤奋的老吏,但是忠直谋略不如辛毗,辛毗应该代替王思。”
明帝就拿这件事咨询刘放、孙资,刘放、孙资回答说:“陛下任用王思,确实是想看到他尽力效劳,不是看重他的虚名。辛毗确实忠诚耿直,然而性情刚愎专断,这是圣上考虑时应当详加考察的。”于是不任用他,让他出京做卫尉。
明帝回答说:“两个敌人没有消灭却兴建宫室,这是直言进谏的人树立名声的机会。王者的都城,应当趁着百姓劳苦的时候同时建造,使后代的人不能再扩大,这是萧何为汉代谋划的策略。现在你是魏国大臣,也应该懂得这个大道理。”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兵渭南。
明帝于是用辛毗做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全军都整齐严肃,听从辛毗的节制调度,没有人敢违犯。诸葛亮死了以后,他又回去担任卫尉。死后,赐给谥号肃侯。
原文: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
太祖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袁氏本兄弟相伐,加以早蝗,饥馑并臻,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方今二袁不务远略而内相图,可谓乱矣。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太祖曰:“善。”乃许谭平。
表贼为议郎。文帝践阼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之河南时连煌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
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
帝送徙其半。黄初五年,文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天下新定,宜息民力,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宽政。”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
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官室大兴。唯陛下为社稷计。”帝乃止。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渭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宣王数数欲进攻,毗禁不听。六军皆肃,莫敢犯违。
扩展资料:
本文重点词语解释:
1、节钺:
符节多是帝国权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军官用以调兵遣将,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诏敕的。《称谓杂记》:“俗说武王钺杀飞廉、恶来,故君以赐钺以事军法,如后之势剑也。”
2、牵裾而谏:
说解:牵裾即拉住衣襟,又作“引据”。“牵裾而谏”是说侍中辛佐治刚正不阿,向魏文帝曹丕直言进谏的故事。文帝无辞可答,起身入内以避之,他跟在后面拉住衣襟据理力争。
后常以“牵裾”或“牵裾而谏”比喻直言苦谏。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云:“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别歆。”
3、持节:
持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í jié,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官名;保持节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钺
百度百科-牵裾而谏
百度百科-持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