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晚春二首》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5、《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
唐代: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这句话的意思是:龙马飞黄腾达,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韩愈想要告诉儿子读书的重要性。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这句话出自韩愈的《符读书城南》。《符读书城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劝学诗,是诗人写给正在求学的儿子符的。
诗人以木喻人,指出同样是人,由于所受的教育不同,有的读书,有的不读书,差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勤学则有成(“飞黄腾踏去”),不学则无成(“蟾蜍”),富有形象性。对比了读书不读书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前途,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以此劝勉儿子用功读书。
《符读书城南》全文包含了读书的作用、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知识与金钱的区别、学习的方法、寄语等五部分组成。全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饱含着一个父亲望子成龙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
扩展资料
《符读书城南》创作背景:
韩愈的这首诗作于1300多年前,那时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入朝做官。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目标。韩愈本人也是通过这条道一路走过来的。韩愈长子将入城南学堂读书,做父亲的写了这首诗劝勉儿子用功读书。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和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 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飞黄腾达之意,韩愈大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