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翻译: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
该句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原文意为:每次朝会议事时,陈述各种事情,让皇上自己选择做决定。不愿意当庭拉下脸来进行辩驳争论。
西汉士人精神风貌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专制王权的制约之下,士人群体主要在两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一,在政治上丧失了先秦时期形成的独立人格,积极迎合专制政权,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其行为方式以忠孝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依附人格。其二,在思想意识上,把儒家经典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模式,自觉的按儒家学说要求自己,对外用儒家思想学说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去评价一切客体。而士人群体社会属性,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外在层面的变化就是士风的变化。西汉士风的变化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
1。士人群体的行为趋向和政治追求方面,主要表现为追求入仕,全心全意为专制政治服务。翦伯赞先生曾说:先秦儒家“一般地说,并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追求他们所信奉的真理。董仲舒以后的儒家则不然,他们把儒家哲学当作政治的敲门砖。”这些士人无力摆脱专制政权的制约又抵制不住富贵利诱的诱惑,只有按专制政权规定的方式入世,手捧经书,心在朝堂,奔走于仕宦之途,匍匐于朝廷之阶,奉迎于皇帝脚下。由先秦的“志于道”完全变为“从于王”,成为专制政权的统治基础。这可以从西汉中期以后的高级官吏中窥其端绪:最早纳入汉家王权的士人代表是公孙弘。公孙弘早年为狱吏,独尊儒术后,认识到读经可以飞黄腾达。四十多岁开始学春秋杂说,被推举为贤良文学,因对策迎合汉武帝,被擢为第一,公孙弘入仕前,名儒辕固生曾告诫他:“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④出仕以后,他把这种嘱咐完全置于脑后了,由于畏惧专制君主的淫威和贪恋爵禄,一心迎合皇帝,“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弘揍事,有所不可,不肯廷辩。”⑤公孙弘因此而受到汉武帝信用,数年至丞相封侯,他的行为和遭遇,说明专制政治下的士人许多成为灵魂扭曲的奴才。纳入封建统治者规范的社会体系之中的士人与政治的结合愈加紧密,但逐渐失去了治国安邦的主人翁意识,愈来愈走向迂腐,唯君命是从。
2。在处世为人的行为准则和议人论世的价值标准方面,士人群体局限于儒家忠孝节义的观念之中。西汉中期以后,士人以忠孝节义作为主要标准要求自己,衡量别人,并且影响了社会风气。忠孝是依附人格的体现,忠是依附君主,孝则是依附于宗法家长,两者都是服从的观念,都是对上尽义务和责任。西汉中期以后,忠孝观念深入人心。汉代人编著的《孝经》强调,孝是人不可改变的天性,“夫孝,天之经也,低之义也,人之行也。”忠则是孝的延伸,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理论论证了忠孝的合理性和不可改变性,很多士人则把忠孝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目标。张敞曾说:“忠孝之道,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宦则竭力于君。”⑥刘向强调:“士不以利秽,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⑦他认为“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专取。义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⑧刘向也是愚忠的典型。他历事宣、元、成三帝,目睹宦官、外戚专权,刘氏王朝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先后上书十数次,三次入牢狱,两次被免官,忠心不改,为刘氏政权付出了一生。
3。于儒学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研究风气。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通过一系列的强制规范,士人的学风有很大改革。这里的学风主要指学习内容、学术研究风气等。首先,士人把儒学视为评价一切的价值标准,匡衡的议论代表了许多士人的心态。他说“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指,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⑨班固也强调:“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⑩所以,朝廷每有大议,臣下则“傅经以对”。在学习和学术研究方面,则重师法家法,所谓师法家法,虽然后人解释不同,但基本认识一致,就是对先师传下来的儒学经文、经说只能尊奉传习而不能做任何更改,稍有更改和新的解释,便被视为背师叛道。这就造成了士人主体的思想僵化和学术研究教条化,文化学术因此而停滞不前。
总之,西汉以来士人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士人生存的外在空间,即统治者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政策造成的,士人的精神风貌被束缚在儒家伦理之中,对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影响至深至远。
1: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
2:天下没有不能自我修养却能去治理别人的,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
- 上一篇:“滞”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瓜分豆剖”·“揭竿斩木”分别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