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不论你是什么名将都不要认为自己防御狼顾,不论带了多少军队遇到白袍将军你也能逃跑。
这个白袍将军说的就是南梁儒将陈庆之,他的一生战功显赫,死后也得到了极大的尊荣,就连后世人都无比敬佩他,甚至将他比作是孙武再生之人,可以说是他最大的褒奖了。
历史上的陈庆之是年逾不惑之时才开始统军作战的,之前的他不过是默默无闻的文官而已。另外他也不是如小说中描述的那些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他不仅力不能开弓,甚至连骑马都不是很会。他能攻城拔寨,完全是因为他的头脑和治军有方。陈庆之一生征战无数,无一不是以少胜多,以寡击众,可谓是自古未有的场面,梁朝皇帝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自己的手下居然这么能打,他才能够高枕无忧。
陈庆之的用兵如神主要还是因为他头脑过人,因为他经常陪皇帝下棋,所以需要不断思考和布局,更要懂得如何取舍;另外陈庆之他深得军心,也得到皇帝的足够信任,没有受到太多的猜忌,所以能够在战场之上无后顾之忧,这些或许就是他日后能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原因。
其实看过陈庆之一生的战绩,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对他如此的推崇神往了。虽然陈庆之以文人身份活了大半生,不惑之年才从戎,却在短短十五年时间里立下不世之功,他征战沙场,战功显赫,少有败绩,纵观历史,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其常穿白袍,所以才有“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童谣传诵千古。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是一首洛阳城流传的童谣,源自于南梁著名将领陈庆之。
这句话可翻译为:功成名就的将帅们啊,千万别自作牢笼,任从你有千军万马,也要避开白袍将军陈庆之率领的军队的锋芒。
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当时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指挥艺术的最大特色是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善于打运动战。陈庆之不但在战场上注重士气的作用,在平时也注意士气的积累。在荥阳之战中,陈庆之的演讲让梁军将士没有了任何顾虑,于是梁军在陈庆之指挥下“相率攻城”,创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
陈庆之中年领兵,他的主要战绩有:征战涡阳,北伐北魏。
扩展资料: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梁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
梁大通元年(527年),与领军将军曹仲宗、寻阳太守韦放会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仅率麾下200骑奔袭,破其前锋,旋引还,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魏军筑13垒,欲制梁军。陈庆之领兵夜袭,陷其4垒,迫涡阳城主王纬出降。梁军乘胜再战,鼓噪强攻,击溃其余9垒,俘斩甚多。大通二年(528年)十月,为飙勇将军,奉命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次年四月,乘虚自铚县(今宿州西南)至梁国(今河南商丘县南),击败拥兵7万、筑垒9座相拒的魏将丘大千。旋于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大败魏将元晖业2万人。五月,引兵西进,连拔荥阳、虎牢二城,护送元颢入洛阳(今洛阳东北)。陈庆之以数千之众,取32城,威震中原。后因北魏重兵进攻,庆之孤军兵少,终遭惨败,只身潜返江南。中大通二年(530年),领兵围魏悬瓠(今汝南),击败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又破魏行台孙腾等于楚城(今信阳北)。大同二年(536年),破东魏将领侯景,进号仁威将军。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武”。长子陈昭继承他的爵位。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庆之(南梁著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