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物理学史上,有四种力被认为是足以解释物质之间的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电磁力(造成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强核力(将原子核约束在一起)、弱核力(造成放射性衰变)和引力(在整个宇宙范围内起作用的吸引力)。
“力”是个象形字。“力”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
① 有学者认为:力颇像古代的犁形,上部为犁把,下部为耕地的犁头,古代称为“耒耜(lěisì)”。耕田要用力,所以“力”字就用为“力量”之“力”。
② 有学者认为:力是手连臂的象形,手和臂加起来表示有力量。
③ 有学者认为:力像“人筋之形”。《说文》:“力、筋也。象人筋之形。”筋下曰:肉之力也。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力”是个象形字。“力”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
◎ 力 lì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effort;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force;power;strength]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ability;capability]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power;might;influence]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force]。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penal servitude;forced labour;(domestic)servant]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merit]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soldier]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词性变化
◎ 力 lì
〈动〉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engage]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 力 lì
〈副〉
(1) 尽力,竭力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常用词组
◎ 力臂 lìbì
杠杆的受力点和支点之间的距离
◎ 力不从心 lìbùcóngxīn
心里想做,但能力达不到
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后汉书·西域传》
◎ 力场 lìchǎng
一种矢量场,其中与每一点相关的矢量均可用一个力来量度
◎ 力促 lìcù
竭力促使
力促此事成功
◎ 力大无比 lìdà-wúbǐ
形容力量巨大。指因质或性能使某物具有的力量(如体质健壮情况或军事组织中的巨大设备),能使之产生力量,或在抵抗、进攻、持久中显示出的巨大力量
力大无比的人
◎ 力度 lìdù
(1)指曲谱或音乐表演中音响的强度
(2) 力量的强度
◎ 力攻 lìgōng
以强大的武力攻伐;极力指摘、驳斥
力攻顽敌
力攻智取
◎ 力戒 lìjiè
极力避免
力戒临战分散兵力
力戒浪费
力戒骄傲
◎ 力矩 lìjù
使物体转动时力和力臂的乘积
◎ 力量 lìliang
(1) 力气
当这一打击临到他身上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
(2) 能力
国防力量
(3) 强大的性质或程度;产生某一效果的能力;势力或影响的来源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革命)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 力偶 lì’ǒu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在一直线上的力。它可使物体转动
◎ 力排众议 lìpái-zhòngyì
竭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三国演义》
◎ 力气 lìqi
(1) 拉弓用力的计量单位,一力气等于老秤九斤十二两
(2) 身体肌肉收缩或扩张产生的效能
(3) 体力
力气活儿
◎ 力求 lìqiú
尽最大的努力
我们力求取得一致意见
◎ 力士 lìshì
力气大的人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 力所能及 lìsuǒnéngjí
尽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
倘使那价目为我力所能及,大约明年便当去印。——《鲁迅书信集》
◎ 力图 lìtú
(1) 竭力谋求
(2) 功力的分布图
◎ 力挽狂澜 lìwǎn-kuánglán
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秋瑾集》
◎ 力心 lìxīn
中心力作用的点
◎ 力学 lìxué
努力学习
力学不倦
◎ 力学 lìxué
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能和力以及它们与固体、液体及气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
◎ 力战 lìzhàn
努力奋战
◎ 力争 lìzhēng
极力争辩;尽力争取
力争当班主席
◎ 力争上游 lìzhēng-shàngyóu
尽力争取先进
动员大家力争上游,完成计划
◎ 力主 lìzhǔ
极力主张
力主和谈
◎ 力作 lìzuò
(1) 努力劳作
耕田力作
(2) 精心完成的作品
这个剧本是他晚年的力作
【子集下】【力字部】力 ·康熙笔画:2 ·部外笔画:0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林直切,陵入声。【说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劲健之形。【增韵】筋,力气所任也。【礼·聘义】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又【曲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又【韵会】凡精神所及处,皆曰力。【孟子】圣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又【韵会】物所胜亦曰力。【家语】善御马者均马力。【杜甫·张旭草书诗】溟涨与笔力。又勤也。【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前汉·司马迁传】力诵圣德。【注】师古曰:力,勤也。又【礼·坊记】食时不力珍。【注】力,犹务也。又【后汉·铫期传】身被三创,而战方力。【注】力,苦战也。又病甚曰力。【唐书·汲黯传】臣犬马病力。又为人役者曰力。【晋·陶潜·与子书】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又姓。【韵会】黄帝佐力牧之后。又【韵补】叶力蘖切,苓入声。【苏轼·香积寺诗】此峯独苍然,感荷祖佛力。幽光发中夜,见者惟木客。
【卷十三】【力部】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灾。凡力之属皆从力。林直切〖注〗?,古文。